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二茂铁甲酰基苄基肼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徐喜民 , 边占喜 , 李树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6.002

合成了新的配体二茂铁甲酰基苄基肼(L)和它的十四种高氯酸盐配合物RELx(ClO4)3*nH2O (RE=La、Ce、Pr、Nd、Sm、Eu、Tb、Dy、Er、Tm、Yb、Lu,x=4,n=1,2,4;RE=Gd、Ho,x=3,n=1).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摩尔电导率表征,并对Sm、Tb、Dy的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配体是用羰基氧原子和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配合物为电解质,高氯酸根为外界.配合物中均未出现稀土金属离子f-f跃迁的特征荧光光谱.

关键词: 二茂铁甲酰基苄基肼 , 稀土配合物 , 合成 , 荧光

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舰载光电全息控系统

李焱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3.0378

针对舰载光电设备易受到载体摇摆、武器震动、烟雾,或是受到大气、云雾、海面杂波等环境影响而导致跟踪失败的情况,研制了能为伺服系统提供高精度的二次引导及控制视轴跟踪低空掠海目标的全息控系统.将CA模型、有限记忆的最小二乘滤波和创新提出的“近似-比较”超低空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稳定跟踪低空掠海目标特别是为伺服系统提供跟丢目标角度信息的全息控制策略.介绍了该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试验证明,该全息控系统在为光电设备提供外部控制信息和对外引导设备提供反馈信息的同时,能够连续6 s提供比雷达引导精度高11.8'的二次引导数据及控制视轴稳定跟踪低空掠海目标的能力,实现了舰载光电设备全自动的无人职守.

关键词: CA模型 , 全息信控系统 , 低空掠海 , 舰载光电 , “近似-比较”

预热温度对钢包钢时的内衬温度及应力影响

程本军 , 李鹏飞 , 谭慎迁 , 赵启成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210

为了确定合适的钢包烘烤预热温度,以某钢厂90 t整体铝镁浇注料钢包为原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间接耦合法进行计算,得出了不同烘烤预热温度工况下,钢包钢时的内衬温度变化及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提高钢包预热温度可以降低钢包内衬的温升及钢液温降幅度,减小钢包内衬的温度梯度,减少内衬材料受热应力所引起的热震破坏,从而延长钢包使用寿命.综合考虑钢包内衬水分排除、节能及热应力分布等因素,钢包预热温度取1 173~1 273 K最佳;钢包底部的烘烤预热温度应提高到1 373 K.

关键词: 预热温度 , 钢包 , 数值模拟 , 应力分布

速度和创新决定一切——浅谈朝阳百锆业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刘远清 , 陈炜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6.06.003

主要介绍了朝阳百锆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公司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公司的进步得益于创新和速度,提出了创一流企业,创一流产品,开拓创新,永无止境,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发展宗旨.

关键词: 海绵钛 , , 海绵锆

基于DSP的液晶控终端设计与实现

初华 , 刘春光 , 袁东 , 万强 , 黎伟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4.0501

设计了车辆控终端的整体结构,采用动态切图和波形平移的方法,利用DSP编程实现虚拟仪表和虚拟示波器的功能.装车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终端运行可靠,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关键词: 控终端 , 动态切图 , 波形平移 , 虚拟仪表 , 虚拟示波器

轻质隔热砖气孔率的测定方法

高帅 , 马明锴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z1.085

介绍了轻质砖气孔率的试验方法,并引入了表观密度的概念,此方法避免了测量试样饱和重的过程,减少了试验过程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轻质砖 , 气孔率 , 体积密度 , 表观密度

热除霜方式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梁彩华 , 张小松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除霜方式-热除霜.深入分析了热除霜的机理和作用过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热除霜不仅具有良好的除霜效果,还可以较大程度缩短除霜时间,同时避免四通阀换向除霜给制冷系统带来的冲击,消除"奔油"现象.除霜过程中系统供热水温度波动在5℃以内.

关键词: 热除霜 , 试验研究 , 风冷热泵 , 换向除霜

云南斑铜的斑着色工艺研究

王少龙 , 周荣 , 蒋业华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2.016

斑铜是云南省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对斑铜生产工艺中的有关表面处理的关键步骤作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斑铜斑着色液的配方及其工艺参数,并用金属学原理分析了斑纹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斑铜 , , 着色 , 斑纹

VxWorks的连续变焦控系统设计分析

李焱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5.0793

利用Origin偏移增益指数函数方法,把传统连续变焦系统测量焦距离散化采样点变成非线性连续化的e指数函数点,并设计开发一套强实时性,可裁剪性VxWorks连续变焦控系统,能方便直观地修改连续变焦参数,解决了上述传统连续变焦离散采样点连续化后精度不高的问题,而且易于用计算机来编程实现.通过试验分析:这种控技术不仅实用可靠,其拟合可信度达到99%以上,真值比最高可达93.6%,精度完全满足使用要求.该项技术成功地应用在某项目中,并对连续变焦光学设备的焦距公式化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借鉴性.

关键词: Origin , VxWorks , 连续变焦 , 增益偏移指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