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42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锰掺杂对PbZr0.5Ti0.5O3铁电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 孟祥键 , 王根水 , 林铁 , 李亚巍 , 马建华 , 孙兰 , 褚君浩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5.02.018

采用Sol-gel方法在生长有LNO3的Si(100)衬底上制备了掺Mn的PbZr0.5Ti0.5O3铁电薄膜(PMZT).PMZT薄膜具有优良的铁电性.在外加电场下观察到了非对称剩余极化翻转行为.这种剩余极化的翻转不对称随着锰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大,从而表明极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建偏压电场是由Mn的掺杂引起的.当薄膜厚度保持不变时候,PMZT薄膜的剩余极化(Pr)和平均矫顽电场(Ec)随着锰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低频下,PMZT薄膜的介电常数随着锰的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瞬时电流随着时间的呈指数衰减,最后到达饱和的稳态值.样品的漏电流密度随着电压的增加而近似地线性增加,显示出欧姆特性.在相同电压下,漏电流密度随着Mn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铁电薄膜 , 剩余极化 , 介电特性

LaNiO3缓冲层对Pb(Zr,Ti)O3铁电薄膜的影响

王根水 , , 孙璟兰 , 孟祥建 , 戴宁 , 褚君浩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4.03.004

采用化学溶液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PbZr0.4Ti0.6O3/LaNiO3(PZT/LNO)多层薄膜.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LNO缓冲层的引入使PZT薄膜(111)择优取向度减小,(100)取向增加.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表明引入LNO缓冲层使得PZT薄膜表面更加平整、致密.在LNO缓冲层上制备的PZT薄膜具有优良的铁电特性和介电特性:LNO缓冲层厚度为40nm时,500 kV/cm的外加电场下,剩余极化(Pr)为37.6μC/cm2,矫顽电场(Ec)为65 kV/cm;100 kHz时,介电常数达到822,并且发现LNO缓冲层的厚度为40nm,PZT的铁电、介电特性改进最为显著.

关键词: LaNiO3 , PbZr0.4Ti0.6O3 , 铁电薄膜 , 剩余极化 , 介电特性

钙钛锆型人造岩石固化体的制备现状

车春霞 , 滕元成

材料导报

钙钛锆型人造岩石将放射性核素固定在其晶格中作为晶体的一部分固定起来,大大提高了放射性废物处置的长期安全性,是固化高放射性废物理想的固化介质.对制备得到的性能稳定的钙钛锆型人造岩石固化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评价.

关键词: 高放射性废物 , 人造岩石 , 钙钛锆

有机蒙脱对改性硅酸钾锌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

齐杉 , 李三喜 , 王松

硅酸盐通报

为了提高锌防腐涂料的综合性能,以硅丙乳液、硅溶胶、氢氧化钾、鳞片状锌粉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经HOOC(CH2)17NH3+有机改性的蒙脱、经CH3(CH2)17NH3+有机改性的蒙脱作抗沉剂,制备改性的硅酸钾锌防腐涂料.探讨了有机蒙脱种类、用量对锌涂料涂层性能、表面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端基含有-COOH的有机蒙脱作抗沉剂的锌防腐涂料综合性能优于以端基含有-CH3的有机蒙脱作抗沉剂的锌防腐涂料,后者的综合性能优于未添加抗沉剂的锌防腐涂料.以经HOOC(CH2)17NH3+改性的有机蒙脱作为抗沉剂,加入量为涂料总质量的0.3%所配制的涂料涂层表面平整、致密且机械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优异.

关键词: 锌涂料 , 有机蒙脱 , 抗沉剂 , 防腐性能

镧混合稀土对莫来短纤维增强ZL109复合材料高温强度的影响

赵平 , 高升吉 , 沈保罗 , 涂铭旌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1999.05.008

本文作者在基体合金中加入适量镧混合稀土和适当提高锰量及铁量,使该复合材料在300℃时的瞬时强度提高到165MPa,350℃时的瞬时强度提高到114MPa,400℃时的瞬时强度提高到77MPa.作者通过对莫来短纤维增强ZL109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特性及高温下的断裂机理的分析,认为适量加入镧混合稀土,可以改善基体合金液同纤维之间的润湿状况,生成以纤维为基底长大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改善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结合状况.

关键词: 莫来短纤维增强ZL109复合材料 , 镧混合稀土 , 高温瞬 时强度

烧绿氧相Ce2Zr2O8的Rietveld结构精修及其Raman光谱研究

谢华 , 王烈林 , 罗德礼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410

采用石墨还原法成功制备了烧绿氧相Ce2Zr2O8,选用缺氧型烧绿Nd2Zr2O7作为Ce2Zr2O8相前驱体CeZrO3.5的替代物与之进行结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e2Zr2O8相中富余氧主要占据前驱体中的氧空位,且氧离子扩散不会破坏原本有序排列的阳离子(Ce/Zr)亚点阵;同时,Ce2Zr2O8相中Zr-O配位体由前驱体中共项联接的八面体转变为共棱联接的立方体,其反相畴界密度和振动光谱谱带亦较前驱体明显提高.以上结果说明Ce2Zr2O8相结构处于亚稳态,该结构特征有利于氧离子的快速吸附或释放,这为其成为汽车尾气净化剂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行性,但也说明当An2Zr2O7烧绿在自辐照条件下向氧相An2Zr2O8发生转变时,其抗辐照和化学稳定等性能有下降趋势.

关键词: Ce2Zr2O8 , 有序阳离子 , 反相畴界 , 配位体

哈贝壳螺旋微结构研究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哈贝壳多级微结构特征及螺旋交叉微结构的韧性机制

陈斌 , 孙士涛 , 彭向和 , 范镜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文蛤贝壳的微结构.结果显示:哈贝壳是一种由无机霰和有机胶原质组成的多级生物陶瓷复合材料.贝壳由平行的霰层组成,每一霰层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每一霰石片又是由直径在纳米尺度的霰纤维组成;在不同霰层中的霰纤维具有不同的方向,它们构成一种螺旋交叉微结构.对螺旋交叉微结构和平行微结构进行了与材料断裂韧性有关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螺旋交叉微结构的最大拔出力明显大于平行微结构的最大拔出力,螺旋交叉角越大,拔出力的差值也越大.

关键词: 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多级微结构 , 螺旋交叉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中原油田23气田气井腐蚀原因分析

郑家燊 , 傅朝阳 , 刘小武 , 彭芳明 , 黄先球 , 赵景茂 , 吴灿奇 , 徐卫东 , 王选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XRD、XPS和EPMA对中原油田23-1、23-8气井油管腐蚀产物和管材进行分析,并试验了碳钢在CO_2介质中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中的CO_2及凝析水是气井腐蚀的主要原因。管材的非金属夹杂物(MnS、Al_2O_3)含量超标,是加速油管在CO_2环境中局部腐蚀穿孔破坏的另一原因。还探索了应用缓蚀剂防止气井CO_2腐蚀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气井 , Oil pipe corrosion , Failure analysis , Inhibitor

O-去甲基拉法辛合成的新方法

史兰香 , 张宝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351

拉法辛为原料,分别以新的脱甲基试剂半胱氨酸钠盐和青霉胺钠盐制备了O-去甲基拉法辛,收率为86%和82%.一锅中分别完成了半胱氨酸钠盐、青霉胺钠盐的制备与拉法辛脱甲基反应,简化了操作步骤.最优反应条件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温度175℃,产物析晶pH值9.5.

关键词: O-去甲基拉法辛 , 拉法辛 , 脱甲基化 , 半胱氨酸钠盐 , 青霉胺钠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4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