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明
,
服部修次
,
田川纪英
,
後藤光昭
,
石川纯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5.018
采用平面弯曲疲劳试验,测定了C1100P-1/4H纯铜和C2801P-1/4H黄铜的S-N曲线.结果表明,实验铜合金没有疲劳极限.随外加交变应力增大,疲劳寿命缩短.在相同外加应力条件下,轧制态合金的疲劳寿命高于退火态合金的疲劳寿命.利用Manson-Coffin法则和塑性应变幅与疲劳循环次数的理论关系,通过计算得到了铜合金的理论S-N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理论S-N关系曲线可用来预测铜合金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
铜合金
,
疲劳
,
S-N曲线
,
寿命预测
张忠明
,
服部修次
,
田川纪英
,
後藤光昭
,
石川纯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4.011
采用自制的平面弯曲疲劳试验装置,进行振动频率为60Hz,应力幅值恒定,平均应力为零的疲劳试验,得到C1100P-1/4H纯铜和C2801P-1/4H黄铜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利用位错增殖和湮灭机制,推导出试验合金材料疲劳过程中的塑性应变幅的变化仅由可动位错密度和伯格斯矢量决定,而可动位错密度可被描述成疲劳循环数的函数,从而建立起了平面弯曲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与循环次数的理论关系模型.利用该理论关系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表明该理论关系模型可用以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
铜
,
黄铜
,
疲劳
,
应力-应变曲线
,
塑性应变幅
高建峰
,
徐春彦
,
王建中
,
王久芬
,
庄源益
催化学报
利用自制的超深度脱硅剂将山西铝厂生产的偏铝酸钠母液进行精制,使母液中的硅铝比(m(SiO2)/m(Al2O3))和铁铝比(m(Fe2O3)/m(Al2O3))稳定达到万分之一以下,以制取高纯拟薄水铝石. 用氨气作为循环介质,采用缓冲溶液沉淀法,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加料方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老化洗涤等条件对拟薄水铝石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得的粉末状拟薄水铝石的比表面积达到300 m2/g以上,孔体积达到0.7 ml/g左右. 经自制的高效脱钠剂处理,可使拟薄水铝石中杂质钠的质量分数降到5×10-5以下,其性能达到了德国用有机醇铝法生产的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偏铝酸钠
,
脱钠剂
,
脱硅剂
,
拟薄水铝石
,
SB粉
王振
,
徐龙华
,
代波
,
刘磊
,
冯小伟
,
胡垚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XY15041101
对四川平武某难处理结合钨精矿进行了成分及物相分析,发现其中所含主要矿物为白钨矿(26.47%)、黑钨矿(14.82%)、电气石(47.65%)、石英(11.06%),通过化学分析得出该试样中WO3含量为32.66%.放大300倍的光学显微照片清晰显示大部分黑钨矿在白钨矿中以细粒嵌布形式产出,因此通过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将该结合钨精矿分离以分别获得合格的黑、白钨精矿.在物相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通过湿法浸出的方法充分回收其中的钨元素.通过矿样筛分试验及碳酸钠焙烧浸出条件试验确定了磨矿细度为-74 μm占75.68%,碳酸钠用量0.25 g·g-1矿样,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800℃;浸出时间t2=30 min的纯碱浸出流程,获得钨浸出率97.61%的结果.通过研究纯钨酸钠溶液中CaO的添加量与CaWO4生成量的关系并结合条件试验结果讨论了浸出过程的返沉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导致石灰的生成,会造成浸出液中的WO42-发生返沉,导致浸出率的下降,所以焙烧时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是必要的.
关键词:
结合钨精矿
,
碳酸钠焙烧
,
浸出
,
返沉
熊晶晶
,
李可心
,
黄黎明
,
颜流水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共缩合结合溶剂热合成技术制备出一系列介孔电气石/TiO2复合材料,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孔隙率、光吸收性质以及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电气石/TiO2复合材料具有纯锐钛矿晶相、均匀的介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205~242 m2·g-1)、均匀的孔径分布(3.4~3.8 nm)以及较低的带隙能(3.0 eV).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电气石/TiO2复合材料可以被成功地应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和诺氟沙星的降解.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电气石的掺杂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量子效率,降低了TiO2的带隙能.对罗丹明B的降解,电气石掺杂量为1wt%~5wt%的电气石/TiO2复合材料表现出比纯TiO2更高的降解速率,对诺氟沙星的降解,电气石/TiO2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高于纯TiO2的.
关键词:
电气石
,
TiO2
,
光催化降解
,
溶胶-凝胶
,
溶剂热合成
,
罗丹明B
,
诺氟沙星
门金凤
,
程海峰
,
陈朝辉
,
楚增勇
材料导报
吲哚七甲川菁染料以其特有的结构,已经成为在光谱增感、光盘存储、生物分析、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功能染料--.总结了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主要合成方法,概述了近年来吲哚七甲)ll菁染料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夜视兼容照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吲哚七甲川菁染料
,
近红外吸收
,
合成
,
应用
梁利喜
,
熊健
,
刘向君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08
分形维数是多孔介质不规则程度的度量。对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氮气吸附法测量结果分析,采用基于 FHH 模型的分形维数计算模型,得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的分形维数。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及较大的分形维数,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在2.6005~2.648,平均为2.6252。页岩分形维数与页岩比表面积和孔容呈正相关,且页岩中的微孔对页岩分形维数有重要影响。有机质、石英和黏土矿物对页岩分形维数影响较大,长石和碳酸盐对页岩分形维数影响较小;页岩分形维数与有机碳含量和石英含量呈正相关,而与黏土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其中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和绿泥石对页岩孔隙结构影响不同。页岩分形维数越大,页岩孔隙结构越复杂或孔隙表面越粗糙,页岩的吸附气体能力越强,但页岩气的解吸、扩散及渗流变得越困难。
关键词:
川南
,
龙马溪组
,
页岩
,
分形维数
,
孔隙结构
,
氮气吸附法
,
FHH 模型
郭旺
,
卢铁城
,
仝世红
,
张颖
,
邹萍
功能材料
探讨了影响生成纯相YAG纳米粉体的各种因素,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了纯相并具有单分散、无团聚、颗粒尺寸分布窄且近似球形特点的YAG纳米粉体.实验中,配制不同浓度的NH4HCO3水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不同浓度的Y(NO3)3和NH4Al(SO4)2混合水溶液作为母液,在不同的的温度下,采用不同的滴定速度,得到不同的前驱体,前驱体在900℃以上的温度焙烧2h即可获得不同的粉体.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这些粉体进行了物相分析,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法(F-IR)对部分前驱体进行了定性分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纯相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在共沉淀过程中,混合溶液和沉淀剂的浓度直接决定了是否生成YAG为主相的粉体,环境温度和滴定速度则对是否生成纯相粉体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共沉淀法
,
钇铝石榴石(YAG)
,
纳米粉体
,
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