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0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钢内衬增强纤维缠绕筒横向抗冲击性能研究

徐光磊 , 阮文俊 , 王浩 , 杨庆平 , 陈涛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5.007

以两种φ120 mm含钢内衬增强纤维缠绕筒为研究对象(一种为纯玻璃纤维缠绕筒,另一种为玻、碳纤维混合缠绕筒),进行落锤冲击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悬臂弯曲试验,研究这两种含钢内衬的不同纤维缠绕筒在横向低速冲击下的抗冲击性能.对比试验表明,玻、碳混合缠绕筒的整体刚度比纯玻璃纤维缠绕筒高.悬臂弯曲试验中纯玻璃纤维缠绕筒和玻、碳混合缠绕简的钢内衬主应力随载荷的变化率分别为64.39 MPa/kN和79.77 MPa/kN,表明玻、碳混合缠绕筒的钢内衬对外载荷更为敏感,钢内衬的抗冲击能力下降.

关键词: 钢内衬 , 增强纤维缠绕 , 横向低速冲击 , 抗冲击性能

南地区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初步分析

方华 , 程靖 , 刘芳 , 丁俊杰

腐蚀与防护

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南地区集输管线腐蚀严重,频繁穿孔。通过离子分析、细菌分析、腐蚀速率检测等分析手段,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认为管线腐蚀穿孔的原因为: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以及Cl-、HCO3-等腐蚀性离子的侵蚀作用共同引起的垢下腐蚀。

关键词: 集输管线 , 腐蚀 , 硫酸盐还原菌(SRB) , 腐蚀速率

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的设计实践

陈光富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7.006

结合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介绍了山铁矿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露天生产、挂帮矿体开采、深部矿体开采在时空关系、产量衔接、开拓系统、采矿方法、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设计实践,技术方案值得借鉴.

关键词: 山铁矿 , 露天转地下开采 , 挂帮矿体开采 , 技术方案

镍离子对氧化亚铁微螺菌和温嗜酸硫杆菌活性的影响

赵雪淞 , 倩倩 , 李彩霞 , 张孝松

硅酸盐通报

氧化亚铁微螺菌和温嗜酸硫杆菌是浸矿细菌的一种两种常见的浸矿细菌,为了测定重金属镍离子对它们活性的影响,设置了不同浓度镍离子的摇瓶实验,在温度为45℃,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开展实验.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在小于2g/L时,氧化亚铁微螺菌和温嗜酸硫杆菌的活性不受影响;镍离子浓度在4 g/L时,细菌的活性受到影响,活性降低,但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还可以继续生长;镍离子浓度大于8g/L时,细菌几乎不生长.

关键词: 氧化亚铁微螺菌 , 温嗜酸硫杆菌 , 活性 , 镍离子

温嗜酸硫杆菌YN12菌株的鉴定及其镉抗性能

丁建南 , 朱若林 , 康健 , 张成桂 , 吴学玲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自云南酸性热泉水样中分离出一株中度嗜热硫氧化菌YN12.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证明,该菌株归属于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重金属抗性实验表明,YN12菌株对3CdSO4-8H2O具有超强抗性,其最高初始Cd2+耐受浓度达4.8 g/L.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3CdSO4-8H2O浓度,其最终Cd2+耐受浓度可达31.5 g /L(相当于3CdSO4-8H2O 210 g/L).在该最终Cd2+耐受浓度下,经过连续3代的适应性生长,YN12菌株的生长速度和硫氧化活性均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关键词: 温嗜酸硫杆菌 , YN12菌株 , 镉抗性 , 最高耐受浓度

湖南省隆回县枫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陈武 , 张寿庭 , 伦生平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05

枫山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典型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床.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成分、成矿作用过程等分析研究,提出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青白口系高涧群初始矿源层的形成;第二阶段,区域深大断裂,变质作用阶段,金元素聚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沉淀、再循环,形成矿化富集层;第三阶段,多次岩浆活动,成矿热液形成,断裂构造活动,形成运移通道;第四阶段,岩浆活动,旧断裂复活,新断裂产生,金富集成矿.

关键词: 枫山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湖南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双内标法同时测定复方香兔耳风胶囊中的10种有效成分

范晓苏 , 庞倩 , 徐远金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11008

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香兔耳风胶囊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 C、黄芩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白术内酯 III 和白术内酯 I 等10种有效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 / MS)双内标分析方法。以咖啡酸和淫羊藿苷为内标(IS),在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 18色谱柱上,以甲醇和含0.3%甲酸的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为0.3 mL / min。在电喷雾电离(ESI)正、负离子切换模式下,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 C、黄芩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白术内酯 III、白术内酯 I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00~24.0 mg / L、0.0170~2.00 mg / L、0.0150~30.0 mg / L、0.00400~30.0 mg / L、0.0105~24.0 mg / L、0.00300~30.0 mg / L、0.00300~5.00 mg / L、0.00600~5.00 mg / L、0.00150~4.00 mg / L、0.000600~0.900 mg / L;检出限分别为1.0、11、5.0、1.5、3.5、1.0、1.0、2.0、0.50、0.20μg / L。10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为92.5%~106%,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3.2%。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已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有效成分 , 复方香兔耳风胶囊

仿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熊二明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0.07.004

介绍了仿涂料的组成及各种原材料的选择原则、施工方法和检测标准.

关键词: 仿涂料 , 组成 , 应用 , 标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