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0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接触反应钎焊中间层材料的选择原则--接触反应共晶液相产生的方向性

董占贵 , 钱乙余 , 马鑫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Al/Cu, Al/Si接触反应偶为例, 研究了不同基体与反应材料组合下, 共晶液相的产生及其铺展行为. 结果表明: Al/Cu, Al/Si接触反应偶中共晶液相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优先在Al侧产生, 这是扩散偶之间的互扩散系数不等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而在接触反应钎焊的中间层材料选择过程中, 考虑接触反应液相产生的方向性是发挥接触反应钎焊优越性的保障.

关键词: Al/Cu , 接触反应偶 , 共晶反应 , 中间层选择

蒙脱对胰岛吸附行为的研究

彭琪 , 杨春柳 , 朱建君 , 于永生 , 杨性坤

硅酸盐通报

以胰岛为模型药物、钠基蒙脱为载体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出胰岛/蒙脱(INS/MMT)复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A)等分析表征手段对该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胰岛确实插层进入了钠基蒙脱的片层,但由于分子体积太小,胰岛对钠基蒙脱层间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蒙脱 , 胰岛 , 复合物 , 吸附

凹凸棒对液相磷的吸附-解吸性能研究进展

张燕 , 吕宪俊 , 曹晓强 , 寇小燕 , 娄洪春

硅酸盐通报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同时,由于凹凸棒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利用其吸附净化液相磷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凹凸棒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介绍了凹凸棒的矿物学特性,详细阐述了凹凸棒吸附液相磷机理.文章首次重点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酸碱度对磷素净化效果的复合影响机制,同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解吸过程,这对凹凸棒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

关键词: 凹凸棒 , , 吸附 , 解吸 , 特性

羧甲基纤维对微细粒蛇纹的絮凝及抑制作用

冯博 , 朱贤文 , 彭金秀

硅酸盐通报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吸附量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不同种类抑制剂在蛇纹浮选中的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蛇纹表面亲水,可浮性较差,微细粒级蛇纹能够通过泡沫夹带上浮进入精矿.高分子抑制剂羧甲基纤维(CMC)能完全抑制细粒级蛇纹的浮选,而抑制剂水玻璃不能抑制细粒级蛇纹的浮选.机理研究表明,CMC和水玻璃均能在蛇纹表面吸附,而高分子抑制剂CMC能对细粒级蛇纹产生絮凝作用,增大蛇纹颗粒表观粒度,降低泡沫夹带,从而实现细粒级蛇纹的完全抑制.

关键词: 抑制剂 , 蛇纹 , 絮凝 , 抑制

伊利对四环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孙文 , 王珊 , 王高锋 , 郑水林

硅酸盐通报

对伊利石原矿和采用擦洗分散-离心分选方法选矿提纯后的精矿吸附溶液中四环的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pH值对四环在伊利上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伊利石原矿与选矿提纯后的伊利精矿在常温条件下(T=25℃)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8.11 mg/g与45.37 mg/g;pH值为4~6时伊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伊利吸附四环分子的过程描述更为准确;伊利对四环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一个不可逆的自发吸热过程,吸附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G0)<0,焓变(△H0)>0,熵变(△S0)>0.

关键词: 伊利 , 四环 , 吸附 , 动力学 , 热力学

式外燃式热风炉高温长寿研究

孙永芳 , 唐兴智 , 李震

钢铁

鞍钢6号高炉采用的是马式外燃式热风炉,该热风炉已安全高效运行了近30年(其间曾3次更换砖格子和陶瓷燃烧器),其热风温度最高达到1310℃,目前风温仍维持在1100℃以上.经分析认为,该热风炉高温长寿的原因主要是炉型设计和炉衬结构独特、耐火材料选择合理、砌筑方式正确、施工质量优良等.

关键词: 式外燃式热风炉 , 高温 , 长寿

湖南新生矿区花岗岩的锆U-Pb年龄、Hf同位特征及地质意义

孔华 , 费利东 , 钟江临 , 王高 , 刘士杰 , 周伟平 , 全铁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新生矿区花岗岩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总体上具有富钾、高硅的特征,为钙碱性到弱过铝质花岗岩的过渡(A/CNK为0.93~1.13)。花岗岩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为0.15~0.35),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不对称的“海鸥型”,与典型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一致。花岗岩的10000Ga/Al为3.62(3.47~4.00),与世界A型花岗岩平均值3.75相接近。锆U-Pb年龄为(147.5±3.5) Ma(MSWD=2.6),显示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第二阶段。锆的εHf(t)为-5.79~-4.15,暗示岩浆来源于均一源区,锆的Hf同位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208~1.290 Ga,平均为1.227 Ga,说明岩浆源区有中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为造山后(A2)的板内花岗岩。成矿花岗岩是在燕山早期晚阶段板内拉张背景下侵入地壳,并带来成矿物质形成矽卡型铜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 A型花岗岩 , U-Pb定年 , Hf同位

甘肃寨上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锆SHRIMP法U-Pb同位测定及地质意义

李文良 , 陈勇敢 , 赵玉锁 , 张国利 , 张玉杰 , 路彦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7.002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以泥盆系、二叠系为主,受近SN向挤压作用影响,普遍发生褶皱变形作用.对寨上金矿3件含金石英脉中的锆样品的SHRIMP法U-Pb同位年龄实验,结果表明:锆U-Pb年龄有4个集中分布区间,分别为:1 800~2 000Ma、800~1000 Ma、400~500Ma、300Ma;石英脉中的锆均为捕获围岩的锆,没有发现热液锆;锆U-Pb同位年龄印证了矿区及外围缺失二叠系以后古生界及中生界的地层或岩浆岩.

关键词: 石英脉 , , SHRIMP法 , U-Pb同位 , 甘肃寨上金矿

羧甲基纤维钠/坡缕(CMC/PG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

杨发翠 , 孙士淇 , 常玥 , 查飞

硅酸盐通报

碱性条件下,将羧甲基纤维钠(CMC)负载到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修饰的坡缕(PGS)表面,得到羧甲基纤维钠/坡缕(CMC/PGS)复合材料,利用FT-IR、XRD和SEM/EDS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b2浓度对pb2吸附量的影响,当温度为291 K时,在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 =5.0的pb2水溶液中,加入10 mg吸附剂对pb2的最大吸附量是97.8 mg/g,该吸附剂对pb2+的等温吸附曲线属于Langmuir型.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 , 坡缕 , 吸附 , pb2

河北平泉下金宝花岗斑岩锆U-Pb年代学、Hf同位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张建国 , 邵拥军 , 刘忠法 , 汪程 , 邹艳红 , 李宏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下金宝岩体位于永安-下营坊-毛家沟构造岩浆岩活动带上,与本区金、银、铜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对下金宝含矿花岗斑岩的锆进行LA-MC-ICP-MS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岩体锆U-Pb年代学表明,锆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8.0±2.5) Ma(1σ,MSWD为0.76,n=16),表明该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锆Ti温度计计算结果显示,下金宝岩体中锆的结晶温度除一个测点小于700℃外,其余测点温度均大于700℃,表明锆结晶于形成深度较深、温度较高的岩浆.锆εHf(t)为-10.913~-7.5828,均为负值,Hf同位特征表明,下金宝岩体主要起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其动力学机制如下:燕山早期华北地块发生岩浆底侵作用,下地壳岩石重熔,并伴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形成深部岩浆房,在深部压力作用下,原始岩浆沿深断裂上升,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导致岩浆出溶流体,形成富水的岩浆热液,在近地表伴随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岩浆冷凝形成本区含矿斑岩体.

关键词: U-Pb年代学 , Hf同位 , 成岩过程 , 成岩动力学 , 下金宝岩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0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