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8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的湿法机械球磨剥离

李存军 , 卢红 , 林茵茵 , 谢襄漓 , 王林江

硅酸盐通报

以内蒙古钙基为原料,通过湿法改型、改性制备了钠基和有机.分别以钙基、钠基和有机为对象,在乙醇中湿法机械球磨、超声处理,利用XRD、TEM、AFM等手段研究了机械球磨法对不同层间离子的剥离效果.结果表明,内蒙古钙基湿法钠化及有机化效果良好,机械球磨法剥离钠基效果最佳,剥离型脱石片层尺寸小于200 nm,其平均厚度约为15 nm;有机层间有机物具有稳定脱石片层的作用,有机改性不能促进机械球磨法对脱石片层的剥离.

关键词: 机械球磨 , 湿法 , , 剥离

吸水膨胀结构特征分析

杨魁 , 李贞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L16(43)设计方案,选取水浴温度、压力、初始含水率为考察因素,以的膨胀倍数为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建立了最大膨胀倍数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应用XRD测试膨胀后晶胞中d(001)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在温度80 ℃,压力7 MPa,含水量为5%时产生最大膨胀,其中温度对晶胞d(001)变化的影响最显著,膨胀幅度最大.

关键词: , 膨胀结构 , 正交设计

表面电荷特性研究及模拟

曹晓强 , 陈亚男 , 张燕 , 邱俊 , 李琳 , 吕宪俊 , 赵晓菲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31

以钠基为研究目标,利用酸碱电位滴定方法并结合表面络合模型,对表面电荷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溶液离子强度为0.1,0.01和0.001 mol/L,的表面零净质子电荷点(pHPZNPC)分别为6.26,7.47和8.18,并且pHPZNPC与溶液离子强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H 值<pHPZNPC,的质子化反应发生在结构电荷位和可变电荷位,p H 值>p H PZNPC ,的去质子化反应则主要发生在可变电荷位。在质子化-去质子化反应中,表面的结构电荷不会被中和。

关键词: , 表面络合模型 , 结构电荷 , 可变电荷 , 电位滴定

单细胞分析研究进展

, 宋志花 , 耿旭辉 , 吴大朋 , 关亚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8039

单细胞分析可以揭示生命基本单元———细胞物质组成、生理行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当今生命分析的主流前沿技术。同时,也对分析技术的定量检测极限、分辨率和精密操控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文章着重从单细胞分离、检测、成像等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单细胞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分离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单细胞 , 分离 , 检测 , 成像 , 综述

THPC改性的制备与表征

赵艺 , 孙一博 , 杜有成 , 潘晨 , 王锦成

硅酸盐通报

以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为插层剂,对钠基(MMT)进行有机化改性.探索不同pH值条件下THPC对插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X)对改性后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强酸条件更有利于THPC稳定存在与插层,插层后的(OMMT)的层间距及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 四羟甲基氯化磷 , , 改性 , 热稳定性

热处理产物的MASNMR研究

吴平霄 , 张惠芬 , 郭九皋 , 胡澄 , 刘小勇

无机材料学报

本文对广东和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 在热处理温度为500 ~700℃ 时, 其 Si、 Al 的 M A S N M R 谱表现为变的谱学特征加热到659℃ 时,八面体片中的羟基开始脱失, 但层状结构仍然保持, 这种羟基的脱失过程对应着八面体片中 Al ( Ⅵ) 向 Al ( Ⅳ) 的转变温度达到900℃ 时, 与有关的 Si 谱消失, 标志着其层状结构完全被破坏, 并有新的矿物相χ-SiO 产生1000℃ 时, 出现较多的χ= Si O , 同时热产物的 Al 谱发生较大的变化当温度为1200℃ 时, 则出现方英石及莫来相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350℃ 时,方英石及莫来的含量略有减少, 并出现较多的堇青石相.

关键词: , null , null , null

载铜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吸附研究

夏枚生 , 胡彩虹 , 徐勇 , 赵文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652

以钙基、钠基、酸活化为原料制备了载铜并研究它们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吸附性能. 和嗜水气单胞菌的Zeta电位随pH值升高而降低; 载铜的Zeta电位随pH值升高而增大, 当pH=4~6时Zeta电位从负值转变为正值. 酸活化、钠基和钙基对细菌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36.5%、20.1%和14.3%, 其相应的载铜对细菌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99.6%、93.1%和87.4%. 对细菌的吸附率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小, 载铜对细菌的吸附率先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到pH=5.0后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 载铜Cu2+脱附实验表明, 经过脱附后的沉淀物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吸附活性, 而经过脱附后的上清液对细菌的吸附率很低. 载铜的抗菌作用是静电吸附细菌与铜离子抗菌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 , copper-bearing montmorillonite , aeromonas hydrophila , adsorption

载铜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吸附研究

夏枚生 , 胡彩虹 , 徐勇 , 赵文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7.04.016

以钙基、钠基、酸活化为原料制备了载铜并研究它们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吸附性能.和嗜水气单胞菌的Zeta电位随pH值升高而降低;载铜的Zeta电位随pH值升高而增大,当pH=4~6时Zeta电位从负值转变为正值.酸活化、钠基和钙基对细菌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36.5%、20.1%和14.3%,其相应的载铜对细菌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99.6%、93.1%和87.4%.对细菌的吸附率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小,载铜对细菌的吸附率先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到pH=5.0后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载铜Cu2+脱附实验表明,经过脱附后的沉淀物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吸附活性,而经过脱附后的上清液对细菌的吸附率很低.载铜的抗菌作用是静电吸附细菌与铜离子抗菌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 , 载铜 , 嗜水气单胞菌 , 吸附

头孢拉定/插层化合物的制备

赵彦钊 , 郭文姬 , 王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55

采用医药级和钠基作载体材料, 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头孢拉定/插层化合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计算其载药量, 采用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定性分析其结构, 研究其层间结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头孢拉定与发生插层反应主要是由于离子交换作用, 简单的物理混合不能使二者发生插层反应. 钠化后的医药级有较好的离子交换特性, 易于发生插层反应. 医药级和头孢拉定在水中进行插层反应后, 的层间距减小; 而钠基和医药级钠化改性后制备的插层化合物层间距均增大.

关键词: ; 头孢拉定; 离子交换性; 溶液插层法

头孢拉定/插层化合物的制备

赵彦钊 , 郭文姬 , 王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655

采用医药级和钠基作载体材料,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头孢拉定/插层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计算其载药量,采用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定性分析其结构,研究其层间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头孢拉定与发生插层反应主要是由于离子交换作用,简单的物理混合不能使二者发生插层反应.钠化后的医药级有较好的离子交换特性,易于发生插层反应.医药级和头孢拉定在水中进行插层反应后,的层间距减小;而钠基和医药级钠化改性后制备的插层化合物层间距均增大.

关键词: , 头孢拉定 , 离子交换性 , 溶液插层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