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彦
,
占春瑞
,
张新忠
,
储晓刚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6.016
首次建立了同时检测大豆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环氧嘧磺隆、噻吩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氟磺隆、吡嘧磺隆、氯嘧磺隆和氟嘧磺隆)多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Florisil填充柱净化后,采用RP-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DAD)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优化.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质量浓度在0.1~10.0 mg/L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0.9997;在0.05~2.00 m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9.8%~100.7% ,相对标准偏差为1.89% ~10.43%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20 μg/kg(S/N=3).该方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较好,可同时满足进出口大豆中多种除草剂残留量的检验工作需要.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多残留分析
,
除草剂
,
磺酰脲类
,
大豆
祁彦
,
储晓刚
,
黄骏雄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2.003
采用置换色谱法在Kromasil KR100-10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10 μm)上成功地分离了二元异构体表阿霉素和阿霉素的混合物,并研究和探讨了置换剂类型、浓度、流动相的组成及流速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30 g/L的海胺1622为置换剂,流速0.2 mL/min,以及在有机相比例较低的流动相中加样,而将置换剂溶解在有机相比例稍高的流动相中进行置换展开,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在最佳分离条件下,采用置换展开方式可以在分析色谱柱上一次分离30 mg异构体的混合物.该结果充分显示了置换色谱上样量大,可充分利用高效的色谱填料、产率高、分辨率好以及溶剂消耗少等优点,适用于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制备分离.
关键词:
置换色谱
,
表阿霉素
,
阿霉素
,
异构体
,
制备分离
万利敏
,
陈冰丽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206
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建矿已近40年的老企业,保有储量持续下降,急需增加新的矿产资源.通过对祁雨沟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矿区内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花岗斑岩网脉型金矿体,均分布在一个成矿系统内,并以此建立祁雨沟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应用该成矿系统指导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键词:
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
,
斑岩型金矿体
,
角砾岩型金矿体
,
石英脉型金矿体
,
成矿系统
,
祁雨沟金矿床
赵露露
,
黄绍锋
,
薛明环
,
任芳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4.005
随着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逐步推广,国外矿山软件逐渐应用于国内矿山.通过利用Micromine软件对矿体进行储量计算,经与传统算法做对比验证,结果可信.应用Mieromine软件采用不同工业品位对祁雨沟J4角砾岩型金矿体进行测算研究,得出矿体具有大而贫的特点,适当降低工业指标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说明利用Micromine软件对资源进行动态估算速度的优势.
关键词:
Micromine软件
,
矿体模型
,
资源评价
,
动态管理
,
祁雨沟矿区
,
J4角砾岩型金矿体
黄彦良
,
曹楚南
,
吕明
,
林海潮
腐蚀学报(英文)
指数律衰减电流极化电位响应的解析及其在测定金属的瞬时腐蚀速度方面的应用黄彦良,曹楚南,吕明,林海潮(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沈阳110015)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2;4:264.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腐蚀科技论文讲评会优秀奖黄彦良,1996年3月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8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90年6月获该校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科学....
关键词:
赵晓峰
,
陈晓飞
,
王晓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9
以金源矿业公司祁雨沟矿区主竖井提高提升能力改造为工程背景,论述了通过加大箕斗容积,更换主电动机和部分电控装置,使提升能力提高20%的竖井提升系统改造优化方案.改造工程应用表明:生产竖井提升系统改造优化方案投资少、工程量小、工期短、见效快.通过设备更新和系统改造,使竖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关键词:
竖井提升系统
,
生产竖井
,
改造
,
安全性
,
优化方案
黄锦涛
,
张秉忠
,
朱钧国
,
杨冰
,
徐世江
材料研究学报
<正> TiN 材料具有高熔点(2949℃)、高硬度、高温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已广泛应用于耐高温、耐磨损领域。TiN 晶须除具有以上特点外,由于它在结构上接近理想单晶,有着较高的抗拉强度,在晶须增强复合材料中很有发展前途。近年来,日本、波兰、美国等国科学家已开展了TiN 晶须的研制工作,而国内尚属空白。高桥武彦等研究了放电法生长TiN 纤维。Bojarski 等研究了在钨丝基体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TiN 晶须的方法,讨论了晶须生长形态和晶须结构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金属基板上化学气相沉积生长TiN 晶须的工艺和晶须形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