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帅锋
,
尹鸽平
,
程新群
,
高金龙
,
马玉林
,
左朋建
,
高云智
,
杜春雨
表面技术
目的:研究界面导电性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提升TiNb2 O7的循环稳定性。方法研究纯相TiNb2 O7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对比不同荷电态( SOC)的极片,研究材料导电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的碳源构建导电网络,提升其导电性。结果得到了导电性对材料的影响机理,加入不同碳源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结论 Lix TiNb2 O7的导电性随嵌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材料的脱锂行为不能彻底进行。通过加入碳纳米管或者蔗糖热解碳,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TiNb2O7负极材料
,
导电性
,
电化学性能
左朋建
,
王振波
,
尹鸽平
,
程新群
,
杜春雨
,
徐宇虹
,
史鹏飞
材料导报
综述了硅酸盐正极材料的设计、特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介绍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计算在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中的方法和理论,认为进一步开展Li2MSiO4及其复合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高容量正极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硅酸盐材料
,
量子化学计算
,
电化学性能
尹鸽平
,
程新群
,
高云智
,
杜春雨
,
史鹏飞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2.012
为了提高碳材料的嵌锂性能,以沥青和自制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了掺磷酚醛树脂热解碳和掺磷沥青焦炭,通过充放电实验测量了两种掺磷碳材料的可逆容量,利用XRD、XPS技术分析了磷的掺杂对碳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磷使两种碳材料的可逆容量均有明显增加,且磷添加量为20%时增加最显著;磷的掺杂对硬碳的晶格参数无明显影响,而使软碳的石墨化程度下降;酚醛树脂热解碳中的磷主要与碳环相接,少部分同时还与氧相连,而焦炭中的磷则主要与氧成键,且掺磷使焦炭表面氧和氮含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碳
,
掺磷
,
嵌入性能
郭瑞
,
史鹏飞
,
程新群
,
高翠花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3.017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2xNi0.5-xMn0.5-xO2(2x=0.1,0.2,0.33和0.5).对产物进行了XRD,SEM、充放电和DSC测试,以考察不同Co含量2x对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材料中Co含量2x的提高,材料的品格参数和晶胞体积逐渐减小,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放电能力得到改善.特别当2x=0.33时,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为175 mAh·g-1,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9.1%.同时其具有最好的热稳定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共沉淀
,
电化学性能
,
热稳定性
郑书发
,
史鹏飞
,
程新群
功能材料
以机械合金法制备了SnSb-Mo合金,并用XRD、SEM和EDS对合金的成分、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对合金材料的嵌脱锂性能研究发现,合金材料在最初的几次循环较好,但在随后的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下降,通过SEM和EIS的分析发现影响合金材料循环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合金材料与Cu基体之间的电接触.经过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嵌脱锂性能,首次嵌锂容量高达589mAh/g,经过20次循环之后仍具有451mAh/g的容量.
关键词:
锡锑合金
,
负极材料
,
Mo
,
锂离子电池
舒杰
,
程新群
,
史鹏飞
功能材料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SnSb0.18合金,并对合金的成分、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对合金的嵌脱锂性能研究发现,SnSb0.18合金能与锂形成多种合金,具有良好的嵌脱锂性能,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74.7%,放电容量可达到611mAh·g-1.研究中还发现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电极的循环寿命,增大放电容量,合金电极在氩气保护、300℃温度下处理2h,其40次循环之后比容量仍能保持在440 mAh·g-1.
关键词:
SnSb0.18合金
,
嵌脱锂性能
,
循环寿命
,
比容量
王兰香
,
余大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4
元古代板溪群是一套沉积韵律发育的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及凝灰质碎屑岩,为湘西一带大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的赋矿地层。对马底驿组下段进行岩石学和地层含金性研究表明,马底驿组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砂岩类和板岩类,两类岩石的金含量均分布均一,矿化程度低,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程度比较弱;同时,呈单偏峰分布的含金量频率分布型式和呈正态分布的对数频率分布型式表明该地层未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叠加,金的背景值总体偏低且趋于均一化,因此,认为产于板溪群中的金矿体成矿物质与马底驿组下段关系不大。
关键词:
地层含金性
,
马底驿组下段
,
岩石类型
,
成矿物质
,
湘西
冯晓娟
,
林鸿
,
刘强
,
周孟夏
,
段远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气相声速是日前可测量的最精确的热物性之一,圆柱定程干涉法是极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圆柱定程干涉法测量气相声速的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新的实验系统,由共鸣腔、压力仓、共振频率测量系统、温度和压力测量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组成.实验系统综合考虑了多种非理想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共振频率测量的信噪比,降低了测量不确定度.
关键词:
圆柱定程干涉
,
气相声速
,
实验研究
张承武
,
刘志刚
,
梁世强
,
管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直径为0.5 aim,高度分别为1.0 mm、0.75 mm、0.5 mm和0.25 mm的圆柱组成的柱群板,其宽度与长宽分别为3.5 mm和40 mm,测量通道进出口压差及流量,研究微柱群内部分别在叉排和顺排时液体流动的阻力特性.研究表明,微柱群内流动阻力系数f,随Re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Re数大于500时,f基本不变;微柱高度和直径之间存在一个有利于流动的最佳比例,该值介于1到1.5之间;顺排微柱群的f明显小于叉排微柱群,其,值为叉排微柱群的0.5倍.
关键词:
微柱群
,
圆柱绕流
,
阻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