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30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碳酸丁二醇酯的静电纺丝制备及细胞相容性

邵成华 , 沈新元 , 杨庆 , 夏阳 , 姚菁 , , 顾晓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静电纺制备了聚碳酸丁二醇酯(PBC)纤维膜,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纤维膜形貌的影响及纤维膜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溶剂对纤维膜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在PBC质量分数为22%~28%,电压-距离比为20kV/20cm,湿度在20%~50%所制得的纤维膜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PBC纤维膜的亲水性优于聚己内酯(PCL);PBC纤维膜的细胞铺展和细胞增殖结果与PCL差异较小.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聚碳酸丁二醇酯 , 纳米纤维膜 , 细胞相容性

不同氮分压下磁控溅射ZrN对钛/瓷结合的影响

王舒舒 , 吴湘君 , 光寒冰 , 周淑 , 张文艳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探讨不同氮分压下磁控溅射氮化锆(ZrN)涂层对纯钛与低熔瓷粉(Vita钛瓷粉系统)结合强度的影响.60个纯钛基片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在不同氮分压下(Ta组1.0×10-2Pa,Tb组5.0×10-2Pa和Tc组10.0×10-2Pa)溅射沉积ZrN涂层.纯钛试样经表面处理后在烤瓷炉中进行烧结.用XRD检测到ZrN立方新相.万能试验机测试钛瓷试样三点抗弯强度,对照组为(26.67±0.88)Mpa,实验组分别为:Ta(49.41±0.55)Mpa,Tb(54.55±0.69)Mpa和Tc(46.24±0.53)Mpa,四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表明,实验组钛/瓷结合良好,钛基底残留的瓷断面数量较多,面积较大.不同氮分压下溅射沉积的ZrN涂层对钛/瓷结合的增强程度有所不同,5.0×10-2Pa下钛/瓷结合增强最为明显.

关键词: 氮化锆(ZrN) , 磁控溅射 , 氮分压 , 钛瓷 , 结合强度

晶态磁传感器的设计

刘斌 , 李光亮 , 黄锐 , 张洛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1.01.008

本文以晶态软磁合金作为敏感材料为对象,论述了脉冲感应型晶态磁场传感器的研制。这种磁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在经典的电磁感应理论和晶态软磁合金材料的线性磁化特性的基础之上。脉冲感应型晶态磁场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等特点。适用于检测各种微弱磁场,并能成为发展其他高级传感器的基础。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 磁化曲线 , 磁传感器

SnO2-x薄膜化学计量比对气性能的影响

王磊 , 杜军 , 毛昌辉 , 杨志民 , 熊玉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1.006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SnO2薄膜经常出现化学计量比的失衡问题.通过控制溅射过程中的氧分压制备不同化学计量比的SnO2-x薄膜,研究化学计量比对薄膜结构、成分以及气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氧分压对材料结构和取向的影响非常显著.薄膜的O/Sn和表面化学成分通过XPS进行确定,分析发现氧分压的增加促使薄膜接近化学计量比,但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在0.33Pa氧分压下达到最大.气性能测试表明,化学计量比主要影响薄膜表面的化学吸附氧数量,从而影响导电性和气体敏感性.氧分压对薄膜化学吸附氧的影响趋势与对气性能的影响趋势一致.0.33Pa氧分压下制备的薄膜拥有最多的表面吸附氧,同时对氢气的灵敏度高达45.6%.另外,在0.2~0.5Pa氧分压下制备的薄膜对氢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关键词: SnO2薄膜 , 氧分压 , 化学计量比 , 反应磁控溅射

FeCuNbSiB晶粉体/丁基橡胶复合薄膜的力特性

周佳 , 朱正吼 , 付远 , 乔宝英 , 杜康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10.014

以粒径为45μm 的 Fe73.5 Cu1 Nb3 Si13.5 B9晶粉体为复合相,丁基橡胶为基体相,利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粉体含量为85%、厚度为150和200μm 的复合薄膜。采用LYYL-500N高档型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对薄膜试样进行连续加载/卸载实验(速度分别为0.1,0.5和1.0 mm/min),用 TH2816LCR 数字电桥测试频率1和50 kHz下薄膜的阻抗Z 值。研究了加载/卸载速度、测试频率、薄膜厚度和环境温度对 Fe-CuNbSiB粉体/丁基橡胶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薄膜在v=0.1 mm/min 时,其重复性最好,在加载过程中,应力灵敏度|k|值随着应力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卸载过程中,|k|值随着应力的逐渐减小而增大。在1 kHz测试频率下复合薄膜的力灵敏度高于50 kHz。相同测试条件下,厚度为200μm的复合薄膜的力灵敏性略优于150μm 的。在39.5~8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薄膜的灵敏度越高。

关键词: FeCuNbSiB 粉体 , 丁基橡胶 , 阻抗 , 特性

晶态Ag表面修饰NiFe2O4的制备及对丙酮气体的气性能

焦万丽 , 张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294-6

采用微波诱导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NiFe2O4纳米粉体,并通过浸渍法在其表面修饰Ag,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修饰前、后粉体的结构及形貌,并对修饰不同含量Ag的旁热式气元件的气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的Ag为晶态,能够有效阻止NiFe2O4纳米颗粒的团聚及长大,当表面修饰1.5%Ag后,NiFe2O4气元件的最佳工作电压为4.5 V,对丙酮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达到43,且响应(l s)和恢复(~l0 s)时间快,优于直接固相反应法掺杂1.5%Ag所得的NiFe2O4气元件的气性能.

关键词: 镍铁氧体 , 低温固相反应 , 浸渍法 , , 丙酮

尿素级316L不锈钢的化态晶间腐蚀与电位的关系

王月平 , 于福洲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恒电位浸蚀方法在高压釜中研究了供货态316 L钢在尿素介质中发生化态晶间腐蚀与电位区段的关系,并在常温硫酸溶液中研究了316 L钢化态晶间腐蚀的发展过程及其与电位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溶态316 L钢在活化或活化—钝化过渡电位区仅产生全面腐蚀。而在过钝化电位区,既产生全面腐蚀,也产生晶间腐蚀。在过钝化电位区进行恒电位浸蚀时,在等电量条件下,随着浸蚀电位值升高,晶间腐蚀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在等电量条件下,随浸蚀时间推移(即随浸蚀电量增加),晶间腐蚀深度和宽度都增加,腐蚀断面形态呈“V”字形。使用高纯不锈钢可以减轻化态晶间腐蚀。

关键词:

超纯奥氏体不锈钢00Cr25Ni22Mo_2N化态晶间腐蚀与磷(硅)的晶界偏聚

方耀华 , 徐源 , 张文奇

金属学报

运用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超纯奥氏体不锈钢00Cr25Ni22Mo2N制造的汽提管在尿素生产环境下的腐蚀形态和机理。结果表明,该钢种在生产条件下产生化态晶间腐蚀,其特征是腐蚀介质不仅沿晶界向钢的内部渗入,而且同时向晶界的两侧扩展;晶界区磷的含量(约25%)比晶内高约三个数量级,由此造成的晶界与晶内在腐蚀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位差,是导致该钢种化态晶间腐蚀的原因。

关键词: 超纯奥氏体不锈钢 ,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 P(Si) segregation

五种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晶相结构及催化性能(Ⅱ)—DSC、半导体气特性、催化活性与亚单层分散模

王智民 , 李丽 , 韩基新 , 李永战 , 韩维屏

无机材料学报

应用DSC、半导体气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测试证明这些二元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对邻二甲苯具有气特性,其灵敏度在化学吸附的初期阶段与邻二甲苯蒸气浓度呈线性关系,催化选择性及转化率的测定证明V2O5-MnO3及WO3-MoO3体系对邻二甲苯选择性氧化为苯酐具有催化活性,其晶相MoO3及V2O5的活性较为显著,尤其当二元氧化物的组成接近分散阈值Dt时,选择性最佳,为了解释大的分散阈值Dt与小的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计算机编程计算,在分子水平及纳米尺度上提出了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的七个参数,通过讨论亚单层分散与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晶相损失的机理以及作为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对热的亚稳特性。

关键词: 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 , characterization (DSC

五种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晶相结构及催化性能(Ⅱ)DSC、半导体气特性、催化活性与亚单层分散模型

王智民 , 李丽 , 韩基新 , 李永战 , 韩维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3.023

应用DSC、半导体气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测试证明这些二元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对邻二甲苯具有气特性,其灵敏度在化学吸附的初期阶段与邻二甲苯蒸气浓度呈线性关系.催化选择性及转化率的测定证明V2O52MoOs及WO3-MoOs体系对邻二甲苯选择性氧化为苯酐具有催化活性,其晶相MoOs及V2O5的活性较为显著,尤其当二元氧化物的组成接近分散阈值Dt时,选择性最佳.为了解释大的分散阈值Dt与小的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计算机编程计算,在分子水平及纳米尺度上提出了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的七个参数.通过讨论亚单层分散与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晶相损失的机理以及作为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对热的亚稳特性.

关键词: 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 , 特性表征(DSC、半导体气特性、催化活性、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及其七个参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3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