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59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钢铁常温发黑溶液及应用研究

郭见春 , , 姚庆锋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0.03.011

研究了一种新型钢铁常温磷化发黑溶液,确定了发黑工艺参数,讨论了影响发黑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析了发黑膜的性能和表面形貌等.在15~40℃温度范围内发黑8~15 min,可以获得防护和装饰性能优良的磷化发黑膜,应用证明该磷化发黑溶液和工艺可以替代碱性煮黑工艺.

关键词: 钢铁发黑 , 常温发黑 , 磷化 , 氧化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长庆油田式井组套管的阴极保护

杨全安 , 李琼伟 , 何治武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0.08.012

根据长庆靖安油田近年来87个式井组365口油水井的套管阴极保护实践,介绍了斜井套管阴极防腐蚀工艺,探讨斜井条件下采用电流控制实现平衡井口电位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关键词: 式井 , 套管 , 阴极保护 , 保护参数

大理石粉颗粒特性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影响

肖佳 , 何彦琪 , 王大富

硅酸盐通报

试验研究了水泥-大理石粉浆体剪切应力和塑性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规律,使用Bingham流体模型和PowerLaw流体模型分别对浆体低剪切速率和高剪切速率阶段的剪切应力进行拟合,得到浆体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系数.探究了水泥-大理石粉颗粒特性即颗粒分布宽度、颗粒数密度、总比表面积和Zeta电位与浆体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理石粉比表面积小于640m2/kg时,起到稀化浆体的作用,大于640m2/kg时起稠化作用,且稀化或稠化的作用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浆体中颗粒间接触点数量和固-液相接触面积增大使浆体屈服应力,塑性黏度提高.大理石粉降低了水泥浆体Zeta电位,浆体中粒子间静电作用力减弱,对流动性起到削弱作用.

关键词: 流变性能 , 大理石粉 , 颗粒特性 , Zeta电位

睾丸酮毛单胞菌生物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

王净 , 田晶 , 许建和

催化学报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筛选能够生物催化合成对苯二甲酸的菌株,发现只有睾丸酮毛单胞菌DSM6577可以氧化对甲基苯甲酸生成对苯二甲酸. 对该菌株的细胞生长及其催化对甲基苯甲酸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底物在8 h内即可完全转化,产物的生成时间为14~31 h, 其中在21 h时产量最大,为34 mg/L.

关键词: 睾丸酮毛单胞菌 , 生物催化 , 对甲基苯甲酸 , 对苯二甲酸

枝菌根真菌(AMF)对铯胁迫宿根高粱生长及根际土壤酶的影响?

杨会玲 , 黄仁华 , 陈珂 , 陆云梅 , 黄炜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4.201408140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透光球囊霉( Glomus diaphanum)、摩西球囊霉( 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及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等4种枝菌根真菌(AMF)对铯污染下宿根高粱生长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宿根高粱的株高和根长,同时增强了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P<0.05),且以接种G.etunicatum增强效果最好,上述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分别相当于对照的1.11、2.25和4.04倍,而接种Glomus diaphanum最显著增强了酸性磷酸酶活性,使其提高了24.53 mg·g-1·d-1·FW(P<0.05),宿根高粱对铯的耐性指数均高于对照,说明AMF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铯污染胁迫对根际土壤酶的抑制作用,进而减轻核素铯对植物的毒害;接种AMF处理显著抑制了脲酶活性,表明脲酶可作为反应土壤核素铯污染的一个有效指标.同时也表明AMF有效地增强了宿根高粱对核素铯的耐性能力.

关键词: 枝菌根真菌 , 铯胁迫 , 宿根高粱 , 根际土壤酶

Cd胁迫下枝菌根对花生生长、光合生理及Cd吸收的影响

李明亮 , 李欢 , 王凯荣 , 石磊 , 刘君 , 张磊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1.2016032804

为了解枝菌根( AM)真菌对花生抗Cd胁迫的作用及其机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Cd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花生生长、根系形态、Cd吸收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AM真菌能与花生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施Cd对菌根侵染率无影响;Cd胁迫下接种AM真菌能够显著改善花生生长状况,植株体内P含量与吸收量分别提高1.16—1.52、1.22—1.79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平均增幅11.79%,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7.55%—8.19%、10.86%—14.05%,同时接种处理显著增大了花生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降低了植株地上部分Cd含量;对于同一施Cd水平而言,菌根花生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和潜在光化学效率( Fv/Fo )均显著高于非菌根植株,接种AM真菌使花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 )、蒸腾速率( Tr )和气孔导度( Gs )均显著增大,而胞间CO2浓度( Ci )显著低于不接种处理.研究表明AM真菌可通过改变花生根系的形态结构来吸附固持重金属Cd,从而减少Cd向花生植株地上部分的转移,降低Cd胁迫对花生植株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花生对矿质元素P的吸收来增加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及改善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增强花生抗Cd毒害的能力,进而促进花生生长,提高植株生物量.

关键词: 镉胁迫 , AM真菌 , 花生 , 根系形态 , Cd含量 , 磷营养 , 叶绿素荧光 , 光合作用

聚氨酯/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疏水性能研究

余桂英 , 李小兵

材料导报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氨酯(PU)/碳纳米(CNTs)复合材料,并探讨碳纳米含量和分散方法对PU/CNTs复合材料疏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分布的CNTs提供了微米/纳米的双重粗糙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质.PU/CNTs复合材料表面的水接触角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ω(CNTs)=5%时水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11.52°;水接触角随着分散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分散超过2.0h后出现了略微的下降,最佳的分散时间是2.0h;在采用不同分散方法制得的PU/CNTs中,水接触角由高到低依次是超声分散、磁力分散、机械分散,最佳分散方法为超声分散.

关键词: 聚氨酯(PU) , 复合材料 , 碳纳米(CNTs) , 分散方法 , 疏水性能

纳米碳阵列

王升高 , 汪建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2.02.023

在概括纳米碳阵列特异的场发射效应及在场发射器方面应用前景的基础上,介绍了合成纳米碳阵列的研究历程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纳米碳阵列合成方面的重要意义,就当前纳米碳阵列的快速合成与低温合成两个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能有效地用于纳米碳阵列的低温合成.

关键词: 纳米碳阵列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场发射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6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