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0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结构陶瓷及其超塑性II.陶瓷材料的超塑性

宋玉泉 , 刘颖徐进 ,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1.002

得到广泛应用的结构陶瓷的另一特点是塑性差,难以进行塑性加工.因此对其超塑性的研究便成为国内外竞相研发的热点之一.针对Y2O3部分稳定四ZrO2(Y-TZP),Al2O3,Si3N4和SiC等结构陶瓷,分别就其拉伸(压缩)宏观力学实验.微观物理机理、晶体结构和添加物对超塑变形的影响,以及对其进行的力学测量结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结构陶瓷 , 超塑性 , 宏观规律 , 微观机理 , 研究进展 , 力学测量

结构陶瓷及其超塑性I.结构陶瓷简介

宋玉泉 , 贾红杰 , 徐进 ,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1.001

结构陶瓷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和碳化物陶瓷,它们均具有低的密度,高的耐磨性及抗高温冲蚀特性,是一类可在苛刻环境下服役的材料.本文对其组元构成、晶体结构、性能特点及近期研究进展和应用等诸方面做了综述.

关键词: 结构陶瓷 , 微观结构 , 应用

镀锌表面白斑起因分析

王荣

腐蚀与防护

08钢板制成的在电镀锌后,库存半个月左右发现其表面出现大量白斑,白斑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该白斑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由于镀锌前酸洗过度,钢板表面产生严重晶间腐蚀和晶粒脱落,导致镀锌过程中锌层愈合不良,锌层不连续.腐蚀产物主要为ZnO,呈白色绒毛状结晶物聚集在表面微孔区域.

关键词: 电镀锌 , 白斑 , 腐蚀 , 晶粒脱落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设计研究

穆建桥 , 祖磊 , 王继辉 , 李书欣 , 周吉 , 汪准

玻璃钢/复合材料

作为典型非轴对称回转体构件,复合材料在缠绕过程中要求满足稳定缠绕和均匀布满两个工艺条件.基于解析几何,分析缠绕丝嘴与芯模的空间关系,推导丝嘴运动轨迹方程,提出基于不滑线理论的小角度测地线缠绕设计方法;建立方测地线周期缠绕理论,分析从不同起始点缠绕的实际误差;设计缠绕线型,并应用于实际缠绕,得到其小角度缠绕的一般绕线方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小角度测地线缠绕理论正确,线型设计方法可靠,得到的丝嘴运动方程合理、精确,能很好地满足复合材料缠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纤维缠绕 , , 小角度测地线 , 稳定缠绕

泡沫铝填充薄壁铝合金轴向压缩性能的数值模拟

徐雅晨 , 凤仪 , 张春基 , 汤靖婧 , 杨茜婷

功能材料

泡沫铝填充薄壁结构的应用日趋广泛,研究了泡沫铝填充薄壁铝合金准静态轴向压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实验选用铝合金作为面板,Al-Mg合金泡沫铝作为夹芯制备泡沫铝填充薄壁铝合金.结果表明泡沫铝层合与薄壁铝合金的变形模式相同,都为对称叠缩变形模式,而且层合产生的折叠数比薄壁铝合金多.填充泡沫铝后,层合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大大提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薄壁铝合金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与相应的实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泡沫铝 , 泡沫铝层合 , 压缩载荷 , 数值模拟

先进孔形态泡沫铝单元填充的压缩性能

徐平 , 杨昆 , 于英华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先进孔形态(APM)泡沫铝单元为芯体材料,以方形铝管为面板材料制备了复合,然后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并与传统方法制备的泡沫铝以及填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PM泡沫铝单元与传统泡沫铝、APM泡沫铝单元填充与传统泡沫铝填充的压缩性能差别不大;APM泡沫铝单元与铝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填充的压缩性能,并改变了其压缩变形方式,可用于制备复杂结构的泡沫铝夹层结构材料.

关键词: 先进孔形态(APM) , 泡沫铝 , 压缩性能

MS980的外表面周向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俞网尉 , 赵亦希 , 石磊 , 晁灿

钢铁研究学报

MS980是新型实用的马氏体先进高强钢,可用于生产冷弯.残余应力是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MS980冷弯的周向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周向残余应力在各个部位的分布情况,探讨了管内角的残余应力,并研究了不同的圆角半径、热轧板和冷轧板、不同的成形工艺及酸洗时间对方的周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管外表面的周向残余应力在角部是压应力,在直边的分布是拉应力.圆角半径、板料类型、工艺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而常规的酸洗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马氏体钢 , 辊弯成形 , 残余应力 ,

矩形端部成型机制

付志强 , 杜凤山 , 安子军 , 段利英 , 于辉 , 杨帆

钢铁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结合实际生产中方矩形辊压成形过程,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7机架实际辊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运算,得到了成形过程中稳定段处节点位移矢量、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头端面上在角部和边部的过渡区存在着“位移中性面”,在端面上角部和边部的中心处伴有明显的金属“外翻”和“内翻”的情况,仿真结果与现场轧制结果相符.

关键词: 矩形 , 金属流动 , 延伸量 , 仿真分析 , 中性面

一种新型的锥形无模拉伸成形工艺

夏鸿雁 , 吴迪 , 栾瑰馥

钢铁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锥形无模拉伸成形方法,该方法解决了锥形难于塑性成形的问题.通过对锥形无模拉伸变形机制的研究,建立了锥形无模拉伸的速度模型,制定了无模拉伸加工工艺,给出了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实验研究证明,所建立的速度模型较好地表达了无模拉伸速度变化规律,采用无模拉伸加工方法所获得的加工件,理论尺寸与实际尺寸相对误差小于7.6%.

关键词: 锥形 , 无模拉伸 , 成形工艺

冷弯厚壁残余应力沿截面分布规律的研究

李立新 , 苏雨萌 , 李书帖 , 李彬 , 袁翔 , 皮大光

上海金属

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测量冷弯厚壁弯角的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的残余应力,研究残余应力在弯角的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管外表面的横向、纵向残余应力都是拉应力,沿着厚度方向,两种应力皆呈下降趋势,由正变负,在内表面为压应力;沿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呈非线性分布.

关键词: 残余应力 , 冷弯 , 厚壁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10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