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236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纳米SiO2复合涂层的元素及物相分析

, 邱骥 , 朱海燕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提高微弧氧化层性能,通过向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SiO2复合微弧氧化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纳米SiO2复合微弧氧化层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特征及物组成.研究表明:纳米SiO2颗粒与微弧氧化层复合生长到一起,在微弧氧化层中大致均匀分布;纳米SiO2在微弧氧化层中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同时SiO2与微弧氧化层主体成分Al2O3发生相变反应,生成新物-莫来石.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铝合金 , 纳米复合 , 组成 , 涂层

纳米SiO2复合对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马世宁 , , 邱骥 , 朱海燕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an.1005-5053.2012.1.014

通过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配制纳米电解液,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复合微弧氧化层,考察了恒电压和恒电流两种模式下纳米SiO2复合对微弧氧化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恒电压模式下,纳米SiO2复合大幅度提高了生长电流和微弧氧化层生长速率;恒电流模式下,纳米SiO2复合提高了微弧氧化层生长速率,电流效率提高.纳米SiO2颗粒在纳米复合微弧氧化层中掺杂,形成杂质能级,并且降低了微弧氧化层材料的禁带宽度,促进了微弧氧化电击穿过程,是纳米SiO2复合促进微弧氧化层生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铝合金 , 微弧氧化 , 纳米复合 , 生长动力学 , 掺杂

聚硅氧烷封孔处理对Cf/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陈朝辉 , 王松 , 马青松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4.06.008

以室温粘度低的液态聚硅氧烷为原料,采用真空-加压浸渍交联工艺对Cf/SiC复合材料进行了封孔处理.研究了封孔效果及封孔处理对Cf/SiC复合材料短时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硅氧烷能够有效封填材料中微孔,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同时明显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短时间抗氧化性能.经封孔处理的Cf/SiC复合材料在1500℃空气中氧化10min后,材料强度保留率由处理前的67%提高到了95%,质量保留率由处理前的91.9%提高到99.1%.聚硅氧烷在裂解过程中会消耗氧以及裂解产物SiO2在高温下的流动能愈合孔隙,从而阻碍O2向材料内部扩散是抗氧化性能得以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 抗氧化 , 聚硅氧烷 , 陶瓷先驱体 , 封孔处理 , Cf/SiC复合材料

T300碳纤维热处理对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松 , 陈朝辉 , , 郑文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12.010

以聚碳硅烷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T300碳纤维增强3D 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T300碳纤维预先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弱化Cf/SiC复合材料中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减少碳纤维在复合过程的损伤,显著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纤维经热处理后制备的Cf/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从未经处理的154MPa,4.8MPa·m1/2提高到437MPa,20.4 MPa·m1/2.

关键词: T300碳纤维 , 热处理 , Cf/SiC , 先驱体浸渍裂解

纳米SiO_2复合处理对7A5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

, 马世宁 , 邱骥 , 吕庆星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9.6.013

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SiO_2),经微弧氧化,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n-SiO_2复合陶瓷层,研究n-SiO_2复合处理对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SiO_2复合处理后,陶瓷层孔隙尺寸减小,孔隙率降低,致密性提高,因而陶瓷层显微硬度和抗盐雾腐蚀性能显著提高.n-SiO_2在放电通道处沉积是陶瓷层致密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陶瓷层 , 纳米二氧化硅 , 孔隙率

纳米电磁吸收剂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李茂琼 , 胡永茂 , 方静华 , 陈秀华 , 项金钟 , 吴兴惠

材料导报

讨论了纳米电磁吸收剂的结构特点及吸机理,评述了纳米电磁吸收剂的研究及发展情况,并指出了纳米电磁吸收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 , 吸收剂 , 性能

用自旋理论研究向列液晶

刘建军 , 刘晓静 , 沈曼 , 杨国琛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4.02.001

采用自旋理论研究向列液晶.由于液晶分子的长轴取向与分子绕长轴转动的角动量方向一致,可引入算符研究向列液晶.通过对两分子作用势进行变换,得到系统哈密顿的表示形式与铁磁自旋理论的哈密顿形式相同,进而得到序参数与约化温度的关系,在低温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在接近于相变点的高温区,利用哈密顿求得相变点,与Maier-Saupe的结果接近.

关键词: 向列液晶 , 自旋 , 序参数

局部腐蚀检测与评估分析

黄跃平 , 胥明 , 姜益军 , 顾成军 , 段永胜 , 朱绍庄

腐蚀学报(英文)

在检测斜拉腐蚀程度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拉腐蚀失效与寿命估算.进而提出力对于局部应力腐蚀的不敏感性和应定期对服役中的拉进行全面防护状态检测的建议. 

关键词: , null , null

局部腐蚀检测与评估分析

黄跃平 , 胥明 , 姜益军 , 顾成军 , 段永胜 , 朱绍庄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6.02.016

在检测斜拉腐蚀程度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拉腐蚀失效与寿命估算.进而提出力对于局部应力腐蚀的不敏感性和应定期对服役中的拉进行全面防护状态检测的建议.

关键词: , 点腐蚀 , 寿命估算 , PE护套

气液两流压力色散特性实验研究

白博峰 , 黄飞 , 王先元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设计了可调频式压力扰动源的气液两流压力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流泡状流、弹状流压力的色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泡状流,在实验范围内,压力的传播速度及其衰减跟扰动频率有关,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波速及其衰减都增加;工质的流速对压力的色散特性没有影响.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泡状流压力色散特性的临界频率现象,即高于临界频率,压力色散特性消失,本文分析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对弹状流,压力同样具有典型的色散特性,已有研究结果还不能预测其色散规律.

关键词: 压力 , 色散 , 气液两 , 波速 , 衰减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23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