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4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某磷灰石稀土矿选矿试验研究

张红英 , , 陈志强 , 张军 , 刘进

稀土

某磷灰石稀土矿含稀土的矿物种类繁多,主要为氟碳铈矿及独居石,稀土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为该矿的主要选矿难点.根据稀土矿物的特点及其赋存状态,进行了重、磁、浮多种流程的对比试验,最终确定浮选-强磁联合流程能取得较好的试验指标.浮选-强磁联合流程所得稀土精矿稀土品位9.24%,回收率47.72%;磷灰石精矿稀土品位2.71%,回收率33.51%,P2O5品位28.24%,回收率85.32%;稀土精矿和磷精矿稀土总回收率达到81.23%.

关键词: 稀土 , 磷灰石 , 微细粒 , 浮选 , 强磁选

某残坡积型稀土矿选矿试验研究

张军 , 汤玉和 , 刘建国 ,

稀土

本文对某残坡积型稀土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工艺能获得好的选别指标,一粗一扫一精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了稀土品位15.34%,回收率75.22%的稀土精矿.

关键词: 稀土矿 , 浮选 , 条件试验

油酸钠浮选氟碳铈矿机制研究

邱显扬 , 何晓娟 , 饶金山 , 汤玉和 , , 张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3.015

通过纯矿物试验,研究了氟碳铈矿在油酸钠为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当油酸钠用量5 ×10-5 mol·L-1时,pH =6.5~11范围内,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均在91%以上,在pH=8.5,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最高,为99.77%.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油酸钠作用,氟碳铈矿表面出现了油酸钠中-CH3和-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且氟碳铈矿的CO3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偏移了28.93 cm-1,因此油酸钠在氟碳铈矿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根据油酸钠溶液化学计算,在pH =8.5时,油酸钠溶液的优势组分为C17H33 COO-和(C17H33COO)2/3;结合氟碳铈矿在油酸钠捕收剂下的浮选行为,随着pH在2.00 ~8.04范围内上升,油酸钠溶液中C17 H33COO-,(C17 H33 COO)2-含量上升,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也上升;而当pH <5时,油酸钠的优势组分为C17 H33 COOH (aq),但回收率<40%,因此推测是C17 H33 COO-和(C17H33COO)2/3在矿物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从而决定氟碳铈矿的浮选,此外可能存在C17H33 COOH(aq)和C17H33COOH (C17H33COO)-的物理吸附.根据氟碳铈矿晶体化学,由于氟碳铈矿解理0001发育,而在矿物表面容易暴露Ce3+,Ce3+在矿浆水溶液中溶解和水解而生成铈羟基络合物,铈羟基络合物吸附在矿物表面而成为浮选的活性点,Ce羟基络合物再与C17 H33 C0O-和(C17H33COO)2/3反应生成了Ce(C17H33COO)3.

关键词: 稀土矿 , 氟碳铈矿 , 油酸钠 , 傅里叶红外光谱 , 浮选溶液化学

辛基羟肟酸浮选氟碳铈矿机制研究

饶金山 , 何晓娟 , , 陈志强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50316

采用纯矿物浮选的方法,以松醇油为起泡剂,研究了氟碳铈矿在辛基羟肟酸钠为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在pH=7~11范围内,氟碳铈矿回收率大于96%,尤其在pH =9附近,氟碳铈矿的可浮性最好,回收率接近100%;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手段进行作用机制研究,红外光谱表明,辛基羟肟酸钠在氟碳铈矿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XPS结果表明,氟碳铈矿表面可能只存在-C=O-RE-O-N-一种五元环螯合物;结合La3+和Ce3+离子溶液化学和氟碳铈矿浮选行为,推测La(OH)2+,La(OH)2+,Ce(OH)2+和Ce(OH)2+是存在于氟碳铈矿表面的浮选活性点,并推测了辛基羟肟酸在氟碳铈矿表面作用的模型.

关键词: 稀土矿 , 氟碳铈矿 , 辛基羟肟酸 , XPS , 机制研究

改性烷基羟肟酸浮选氟碳铈矿机制研究

何晓娟 , 饶金山 , , 陈志强 , 刘超 , 张军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60216

对比了C7~9羟肟酸、H205、L102和改性烷基羟肟酸对高泥铁复杂稀土的分选效果,其中改性烷基羟肟酸分选效果最好,稀土精矿品位与使用常规羟肟酸相近,回收率最高;以改性烷基羟肟酸为捕收剂,研究纯矿物氟碳铈矿在不同矿浆pH值下的浮选行为,在较宽的矿浆pH区间4~12内,可浮性较好,尤其pH =10,可浮性最好,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为92.50%;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手段,研究了改性烷基羟肟酸对氟碳铈矿浮选的作用机制,矿物表面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存在稀土脂肪酸盐和-C=O-RE-O-N五元环螯合物,而且存在大量疏水性C-C/C-H的吸附.

关键词: 稀土矿 , 氟碳铈矿 , 改性烷基羟肟酸 , XPS , 浮选机制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薄膜的湿性能研究

冯冬晖 , 张立志 , 宋耀祖 , 闵敬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膜式全热交换器是新风节能型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本文针对膜式全热交换器中的薄膜湿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对流扩散传质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获得了温度、进口湿度、进口体积流量及工作室内下腔空气层高度对出口湿度和湿交换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薄膜可以拥有很高的湿能力,它在全热交换器中的湿性能优于纸质材料,有望在新风节能空调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上获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薄膜 , 湿 , 湿阻力 , 实验测量 , 数值计算

多晶空芯能光纤的研究与进展

侯蓝田 , 周桂耀 , 杨育林 , 侯峙云 , 严承序 , 齐家祥 , 刘继刚

材料导报

总结了十几年来对多晶空芯能光纤的研完与进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造能光纤的工艺流程,组装了新的光纤设备,制造出了几百米空芯能光纤,装配了一台带能光纤的CO2激光治疗机.

关键词: 工艺 , 设备 , 能光纤 , 激光治疗机

红外硫系光纤像束研究进展

祝清德 , 王训四 , 聂秋华 , 姜晨 , 朱敏鸣 , 廖方兴 , 张培全 , 张培晴 , 吴越豪

硅酸盐通报

硫系光纤像束作为一种红外图像的传输媒质,就是通过光纤将红外光学图像直接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不需要经过传统光纤通信中所需的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光纤束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图像像元间互不干扰的独立传输,扩充了光纤只能传输光信号而不能传输图像的功能.类似于可见光波段采用塑料光纤或石英光纤像,红外图像的传输可以采用红外光纤像束.在红外光纤和光纤像束的发展过程中,红外硫系光纤像束以其特有的红外光学应用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成纤特性,具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研、军事、航天等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潜力.本文在归纳光纤像束与其它像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又讨论了影响硫系光纤像束像性能的多种因素,并阐述了硫系光纤像束的特点、应用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光纤像束 , 像元 , 酸溶法 , 叠片法 , 分辨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