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0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薄层扫描法测定蔗糖脂肪酸酯中的各组成酯

谢笑天 , 张慧萍 , 郑萍 ,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0.04.024

建立了蔗糖脂肪酸酯中一酯~三酯的薄层分离定性及薄层扫描定量方法.以氯仿-甲醇-醋酸-水(体积比为80∶10∶8∶1)为展开剂,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定波长为530 nm,参比波长为700 nm,线性范围为4 μg~60 μg,相关系数为0.994 0~0.998 0,平均回收率为96.45%~98.73%(RSD为2.8%~3.3%,n=3).方法可靠,数据准确,操作简便易行,线性范围宽.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 蔗糖脂肪酸酯 , 一酯 , 二酯 , 三酯

锂铅合金释实验研究

谢波 , 吴宜灿 , 陈晓军 , 翁葵平 , 刘俊 , 肖成建 , FDS团队

原子核物理评论

由于锂铅合金因具有高增殖比、低活泼性和可能作为冷却剂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能源堆包层增殖材料。在理论模型描述熔融锂铅合金释放行为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子辐照后Li17Pb83合金的离线释放实验。结果表明:释放的化学形式99%以上为难溶于水的成分(HT或T2);滞留时间随载气中氢分压的增加而减小,氢分压达到1000 Pa后变为常数,且与实体积无关;释放速率对温度的依赖性符合Arrhenius定律。以此为基础得到的在熔融锂铅中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虽与文献值有差异,但同样证明了在633—973 K的范围内,从液态锂铅到气相的整个释放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合金内的扩散和气-液界面的多相反应重组。

关键词: 锂铅合金 , , 载气 , 释放

底高度的激光高仪、红外测云仪以及雷达观测比对分析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雷达.对其中大部分仪器取得的三个月底高度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台激光高仪测量结果比较一致;两部红外测云仪在测量低云时一致性稍差;雷达与激光高仪测量的最低层云底高度数据一致性较差,但与红外测云仪的测量结果匹配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底高 , 激光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雷达

固体增殖剂的制备及性能综述

朱德琼 , 陈晓军 , 彭述明

材料导报

聚变或聚变一裂变混合堆中通常采用含锂的材料作为增殖剂.概述并比较了增殖剂的几种制备方法,就几种增殖剂的热学、化学、机械性能、辐照行为和释放等进行了综合评述,简单介绍了增殖剂在聚变堆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实验包层模块(TBM)产包层中增殖剂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包层 , 增殖剂 , 制备方法 , 性能

不锈钢充后的微观组织研究

任大鹏 , 邹觉生 , 陈锡瑶 , 倪然夫 , 向士凯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2.08.005

用高温气相充技术,对抗氢脆不锈钢充后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发现(氢)可使透射样品晶界产生腐蚀行为,(氢)使晶内位错密度增加.利用自射线照相法,研究了在抗氢脆不锈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晶界、位错处聚集.

关键词: 抗氢脆不锈钢 , 高温气相充 , 自射线照相 , 陷阱 , TEM

液态锂锡合金中解吸行为的模拟

谢波 , 胡睿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液态锂锡合金是很有前途的聚变.裂变混合堆(FFHR)包层产材料.为完成FFHR包层氘-燃料循环系统的概念设计,以金属与氢的作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液态Li25Sn75中解吸行为的动力学模型,模拟和分析了合金温度、分压、氦流量对解吸气中分压的影响以及在液态Li25Sn75中的传质系数、解吸率和吸附率.计算结果表明:在673~873K的温度范围内,从液态Li25Sn75到气相的整个解吸过程,虽然包含了在熔融合金气泡中的扩散与对流、通过与气-液界面相连合金层的扩散、在界面发生的原子重组多相反应、通过气相边界层的扩散和气相中的扩散与对流5个子过程,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合金内的扩散和气-液界面的多相反应重组.

关键词: 锂锡合金 , , 解吸

在硅中的无载体加载行为

胡睿 , 张华明 , 谢波 , 王关全

材料导报

硅是供电(光)器件制作中重要的换能功能材料,为了选择国内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研制辐射伏特效应核电池的加栽方法,从多孔硅的制备方法出发,详细介绍了国外开展的在多孔单晶硅、无定型硅上的无载体加载工作,并结合其实验结果,理论分析了在硅表面的化学键合方式与释放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为了得到较高的含量,在采用多孔单晶硅加载时,不仅要提高反应体系中的含量,还应提高硅的表面孔密度;在用无定型硅加载时,应控制好的沉积条件;新制作的化硅核电池在额外放电几天后才有稳定的电输出.

关键词: , , 加载

RAFM钢中氦行为的研究进展

何伟波 , 陈长安 , 王佳佳 , 向鑫 , 帅茂兵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19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未来磁约束核聚变堆产包层推荐的主体结构材料,将在ITER实验包层模块中进行考核.衰变氦-3在RAFM钢中的驻留行为将影响所产生的有效利用并导致材料的结构损伤,因此RAFM钢的涉相容性是其最终应用于聚变堆结构材料之前必须考核的问题之一.总结了国内外对RAFM钢的氦相容性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 氦损伤 , 微结构演化

渗透涂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红兵 , 陶杰 , 张平则 , 徐江

材料导报

在聚变堆研究中,聚变环境中涂层材料的防渗透问题是聚变堆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渗透涂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利用双辉技术制备梯度氧化铝涂层在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Al2O3和SiC复合抗渗透层的新技术.

关键词: 渗透 , 阻挡层 , 第一壁材料 ,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排放及其环境影响

邓飞 , 林清 , 王家玥 , 李巧勤 , 莫光华 , 陈志东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5.2015112406

1993-2014年采集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周围水蒸气、雨水、海水、监测井水、饮用水样品,分析其的浓度和大亚湾核电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液态流出物受纳水体(西大亚湾)中能监测到高于本底水平的,最大值为70.7 Bq·L-1,年均值范围为0.8-4.4 Bq· L-1,较文献报道的本底值约高一个数量级;核反应堆周围监测井水中能监测到,主要来源于气态流出物的排放和水汽交换,随雨水进入监测井,浓度范围<1.0-22.5 Bq·L-1,均无累积效应.此外核电附近空气水蒸气中浓度较环境本底略高,核电周围动植物体内的有机及饮用水中3H含量未发现异常.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 , , 水蒸气 , 雨水 , 海水 , 监测井水 , 饮用水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