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7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从氰化液(矿浆)中回收技术进展

陈淑萍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2.011

目前,氰化浸仍是从矿石中提取最主要方法.从氰化浸出液(矿浆)中回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锌粉置换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电沉积法等,而溶剂萃取法、液膜法等尚在试验研究中.文中叙述了从氰化液中(矿浆)回收的各种方法的发展、机理、优缺点及行业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回收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氰化 , 锌粉置换 , 吸附 , 回收

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分析

董瀚阳 , 郭振昌 , 田姗姗 , , 张锴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8040

蛋白质的赖氨酸修饰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在真核细胞组蛋白上发现了一种新的赖氨酸修饰-2-羟基异丁酰化,这种修饰对于生殖细胞分化具有调控功能.该研究旨在探索这种修饰在原核生物非组蛋白中的特征.通过亲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奇异变形杆菌中鉴定到大量未见报道的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及其位点,进而考察了原核生物中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蛋白的分布特征、分子网络和通路特点.研究表明,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在原核生物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其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翻译后修饰 , 2-羟基异丁酰化 , 赖氨酸 , 奇异变形杆菌

从稀液中直接电沉积的研究

张建武 , 张桂珍 , 吴仙花 , 盛桂云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0.010

用电极过程动力学对从氰化液中直接电沉积过程进行分析,可得出提高Au(CN)-2离子与阴极碰撞几率和减小析H2副反应是提高电沉积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多孔电极、析出H2小的电极材料和分两段电解措施,使从低浓度含金贵液中直接电沉积的效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 直接电沉积 , 碰撞几率 , 析H2副反应 ,

血清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和质谱定量及其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的评价

, 吴魁 , 汪福意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8037

血清中磷酸化肽种类和浓度的变化既能反映人体内蛋白质水解酶活性的变化,又能反映蛋白质翻译后磷酸化的水平,业已成为肿瘤标志物寻找和发现的重要目标.因而,血清中磷酸化肽的鉴定及其定量分析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的筛选与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血清中的内源性磷酸化肽丰度极低,在质谱分析中的离子化效率不高,且受到来自高丰度非磷酸化肽和蛋白质的信号抑制及干扰,血清中磷酸化肽的质谱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研究中的一个巨大挑战.文章对血清磷酸化肽的分离富集、质谱定量分析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和评价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评述,并展望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磷酸化肽 , 分离富集 , 质谱定量 , 肿瘤标志物 , 血清 , 综述

锌粉置换法从含高铜、铅、锌液中回收的研究及生产实践

卢辉畴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4.012

从含高铜、铅、锌液中直接用锌粉置换回收,效果差.通过在锌粉置换作业中控制Pb(AC)2适宜用量,解决了铅、锌在流程溶液体系中积累、置换率低及影响氰化浸出问题,保证了锌粉置换作业技术指标.

关键词: 锌粉置换 , Pb(AC)2 , 积累 , 置换率

简易试法测定液中的金和钯

林海山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5.014

提出了一个实用而简便的测定液中金和钯的方法.在瓷坩埚中蒸干液,残渣与混合试剂熔炼,灰吹,贵金属合粒用酸溶解,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和钯.该方法准确,适用范围广.

关键词: 简易试 , , ,

锑选择性氯化浸出富集过程中铅的行为研究

夏星 , 杨天足 , 刘伟峰 , 窦爱春 , 杜作娟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8.01.002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离子强度下含Pb2+、Cl-、SO42-酸性溶液各离子间的平衡,计算出不同条件下PbCl2、PbSO4在高Cl-、SO42-的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mol/L).绘制出25℃下,氢离子浓度分别为7.5、5、2.5、1、0.1(mol/L)时,PbCl2、PbSO4的溶解度(mol/L)随总硫酸根浓度[SO42-]T 和游离氯离子浓度[Cl-]的关系曲面.PbCl2、PbSO4的溶解度曲面在高酸度的条件下有一交线.根据浓度积原理,将优先析出溶解度小的物质,即较低曲面所表示的物质.将各条件下,两曲面的交线对底面做投影,由投影得到的溶解平衡曲线图便可根据溶液的组成及温度条件判断出溶液中的Pb2+的析出形式.结果表明:在含Pb2+、Cl-、SO42-酸性溶液中,[H+]≥7.5mol/L、[Cl-]>2.5mol/L时,溶液中PbCl2的溶解度小于PbSO4的溶解度,PbCl2较PbSO4优先析出;随着[H+]的减小,PbSO4 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PbSO4较PbCl2优先析出的范围增大;[H+]=0.1mol/L时,仅仅在硫酸根浓度非常低,游离氯离子浓度非常高时,才可能优先析出PbCl2;[H+]≤ 0.01mol/L时,在[SO42-]T 、[Cl-]可能达到的范围之内,都将优先析出PbSO4.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在控制电位选择性氯化浸出高品位含物料工艺中,分离铅时,加入了大量的SO42-,而析出铅渣99%以上是PbCl2的事实.

关键词: 湿法冶金 , , , 控制电位 , 氯化浸出

真空蒸馏法处理铅新工艺研究

包崇军 , 蒋文龙 , 李晓阳 , 吴红林 , 邹利明 , 罗凌艳 , 柯浪 , 许娜 , 田林

贵金属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真空蒸馏法分离铅中铅、银、铜、铋、锑的可行性,研究了蒸馏时间、蒸馏温度对铅中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压力在10~20 Pa,温度在800℃以上,保温时间≥2 h时,铅和铋的挥发率接近100%,银和锑的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当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2 h时,所得残留物中铅、银、铜、铋、锑的含量分别为0.21%、45.31%、13.24%、0.0001%、33.6%,挥发物中铅、银、铜、铋、锑的含量分别为46.15%、0.236%、0.022%、8.87%、35.4%。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真空蒸馏法 , , 金属分离

硫脲浸技术研究现状

严永谋 , 孟奇 , 崔毅琦 , 朱坤 , 杨富 , 杨同正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213

针对氰化浸存在环境不友好、生产周期长的不足,诸多非氰浸方法得以研究和应用。综合阐述了硫脲浸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有酸性硫脲浸体系、碱性硫脲浸体系、硫脲浸出液回收等,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酸性硫脲 , 碱性硫脲 , , 浸出 , 回收

锑精矿提金工艺的改进

任晋 , 杨天足 , 刘伟锋 , 张杜超 , 刘伟 , 窦爱春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9.04.013

在简要介绍我国锑精矿鼓风炉挥发熔炼-锑电解工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锑锍处理、金银合金提纯、锑和铅富集等工序改造的相关内容.将锑锍处理由原来的焙烧法改为选矿法,将金银合金处理工艺由电解改为溶解萃取,锑和铅富集由电解改为控制电位选择性氯化浸出.这些工序的改进不仅保证了原有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各种金属的直收率,而且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锑精矿 , 鼓风炉熔炼 , , 工艺改造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