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uPdPt-WC/C纳米复合催化剂在模拟海水溶液中的析氢性能

刘晓卫 , , , 曹又方 , 左文静 , 李庆 , 杜胜娟 , 陆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2.027

为探究电解海水析氢,采用直接还原法制备WC促进的AuPdPt-WC/C复合催化剂.首次在模拟海水条件下测试AuPdPt-WC/C催化剂析氢性能表明其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阴极极化曲线表明AuPdPt-WC/C催化剂比商业Pt/C催化剂具有更正的析氢过电位和更大的去极化能力.AuPdPt-WC/C催化剂在模拟海水溶液中有较好的析氢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AuPdPt-WC/C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在模拟海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AuPdPt-WC/C , 纳米复合材料 , 析氢 , 模拟海水 , 稳定性

冷轧带钢表面残污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王宇 , 贾晓芳 , 刘晓魁 , 高鹏飞 , 曾志军 , ,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4.024

综述了冷轧带钢表面残污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称量法、有机溶剂浸洗-质量法、反射率法、接触法、循环伏安法、水滴法等.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带铜表面残污物检测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冷轧带铜 , 表面残污物 , 清洁度 , 定性检测 , 定量检测

深冷处理对TiN涂层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邓娅 , , 丁颖 , 魏丽丹 , 周晓刚 , 李宁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YW2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了厚度为2μm的TiN涂层,对所获得的TiN/YW2体系进行了-196℃下30 h的深冷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仪分别对深冷前后TiN涂层的相结构和硬度进行了检测,利用洛氏硬度仪采用压痕法研究了深冷处理前后YW2基体和TiN/YW2体系压痕形貌的变化,借助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基体显微组织及其对体系断裂韧性、界面结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涂层中应力诱导晶粒扭转导致的TiN(111)面择优取向,使体系的硬度得到了提高。基体上压痕径向放射性裂纹密度明显降低,TiN涂层沿压痕周向的块状剥离得到缓解。深冷处理后弥散分布的颗粒状γ相显著减少或消失、孔隙率降低,组织变得更加致密,加之深冷处理过程中裂纹源的弥合,提高了YW2基体和TiN/YW2体系的断裂韧性和界面结合强度。

关键词: TiN涂层 , 深冷处理 , 显微硬度 , 洛氏压痕 , 断裂韧性

应力对薄膜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冉春华 , 金义栋 , 祝闻 ,

材料导报

产生薄膜应力是在沉积薄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薄膜应力的存在将影响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如薄膜的光学、力学等物理性能.同时影响到薄膜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度以及基体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总结了薄膜应力的产生机理、测试方法及其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薄膜应力的有效控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薄膜应力 , 薄膜结构 , 薄膜性能

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沉积氮化钛薄膜的研究

卢春灿 , , 潘婧 , 贾晓芳 , 谢红梅 , 杨娟

材料导报

采用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氮气流量以及离子源功率,在低温(150℃)条件下以不锈钢为基体制备了氮化钛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显微硬度计、球盘式摩擦磨损仪、压痕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硬度、耐磨性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采用阳极线性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法在150℃低温条件下能制备出具有良好特性的金黄色的氮化钛薄膜.当氮气流量为20sccm、离子源功率为300W时,制备的薄膜硬度达到2039HV,且薄膜的耐磨性与结合强度最佳.离子的轰击作用使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关键词: 阳极线性离子源 , 磁控溅射 , 低温 , 氮化钛 , 结合强度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冷轧带钢表面残油量检测与分析

贾晓芳 , 谭华 , 徐东 , 王宇 ,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6.028

利用石油醚提取带钢表面轧制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带钢表面含油量.利用CCl4提取带钢表面油脂,用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出油类物质在2 930,2 960,3 030 cm-1谱带处的吸光度,根据三个吸光度计算得出带钢表面总的含油量.结果表明,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均能测定冷轧带钢表面的含油量,两种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可靠,相比而言,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数据可靠性更强,且操作更为方便.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红外分光光度法 , 冷轧带钢 , 表面残油量

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概况

张碧云 , 曲燕青 , 谢红梅 ,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3.024

简要介绍了类金刚石膜的结构,综述了类金刚石膜的传统制备方法以及其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几种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制备方法,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它更能提高膜的沉积速率和质量.总结了类金刚石膜在机械、电子、光学、医学、航空等领域的应用状况.同时指出,随着DLC技术上的成熟,其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 类金刚石 , 薄膜 , 制备 , 应用 , 沉积技术

非平衡磁控溅射Ti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基本特性

, 谢红梅 , 杨娟 , 陈志谦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镜面抛光的SCM415渗碳淬火钢基片上沉积了无掺杂类金刚石(DIE)薄膜和不同含量Ti掺杂类金刚石(Ti-DIE)薄膜.利用AFM、SEM、TEM对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纳米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仪及纳米划痕仪测试了薄膜的显微硬度、摩擦系数及薄基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随着Ti的掺杂,薄膜硬度先迅速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在Ti含量为25at%时薄膜硬度出现回升,膜基结合强度随Ti的掺杂呈单调增强趋势.与无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相比,掺杂Ti后薄膜表面微观凸凹增多,摩擦系数增大.对于Ti-DIE薄膜来说,随着Ti掺杂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出现减小的趋势.其原因在于Ti掺杂量的增加使Ti-DLC薄膜变得更加致密,同时Ti的掺杂还有利于弥补基体表面的凸凹缺陷,使薄膜变得更平滑.

关键词: 非平衡磁控溅射 , Ti掺杂类金刚石薄膜 , 表面微观形貌 , 摩擦系数

电弧离子镀TiN薄膜的往复滑动摩擦学行为研究

张碧云 , , 谢红梅 , 杨娟

材料导报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不锈钢基片上沉积了TiN薄膜,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薄膜的表面硬度.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比研究了基片和薄膜在与GCr15配副的情况下,二者在空气中干磨擦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衍射谱仪(EDS)和表面粗糙度台阶轮廓仪对薄膜的磨损区域进行了微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和往复速率的增大,薄膜和基体的摩擦系数都减小,但薄膜的摩擦系数始终小于基体的摩擦系数.不锈钢基体与GCr15配副时,基体磨损较大,此时的磨损机制是犁削磨损和磨料磨损;而TiN薄膜与GCr15配副时,薄膜不仅无磨损,而且其表面将形成一层具有润滑作用的移着膜,此时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料磨损,因此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TiN薄膜有利于提高基体的耐磨性.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 氮化钛薄膜 , 对偶件 , 摩擦系数 , 摩擦学性能

掺Ti量对类金刚石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祝闻 , 冉春华 , 金义栋 , , 王振林

表面技术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Ti靶溅射电流,在不锈钢衬底表面沉积了不同掺Ti量的类金刚石薄膜(Ti-DLC),研究了掺Ti量对薄膜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膜/基结合强度、断裂韧性及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DLC薄膜掺杂Ti后,硬度明显提高,且随着Ti靶溅射电流的增大,薄膜硬度先增加、后降低,Ti靶溅射电流为1.5A时,薄膜硬度最高;掺杂适量的Ti,可以明显改善DLC薄膜的膜/基结合强度和断裂韧性,并能明显降低DLC薄膜的摩擦系数.

关键词: 非平衡磁控溅射 , 掺Ti类金刚石薄膜 , 结合强度 , 摩擦磨损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