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超声波-减压膜蒸馏组合技术处理甲基橙溶液的研究

刘仁龙 , 陶长元 , 江河 , 刘作华 , 杜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6.013

将超声波与减压膜蒸馏技术相结合,采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研究了超声波促进作用下减压膜蒸馏法处理高浓度甲基橙溶液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有利于减轻减压膜蒸馏过程的膜污染,提高分离性能;进料甲基橙溶液浓度600 mg/L时,超声波提高减压膜蒸馏过程的膜通量达44.87%;同时,超声波-减压膜蒸馏组合技术较减压膜蒸馏过程有更大的COD去除率.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 甲基橙 , 减压膜蒸馏 , 超声波

吉林敦化松江河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于长湖 , 那晓红 , 臧兴运 , 张继武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306

江河金矿区地球化异常显著。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育有Au、Zn、Bi、Pb等元素异常,其中Au元素异常面积16 km2,峰值24×10-9,平均值5.5×10-9,衬度10,NAP值37;1∶1万土壤测量,异常元素有Au、Ag、Cu、Sb、Pb、As等,其中Au元素异常面积达0.2178 km2,浓度分带明显,峰值253.4×10-9,平均值为29.7×10-9,异常下限3.66×10-9,平均衬度8.11,最大衬度69.23,NAP值1.767;原生晕测量,元素组合分带明显,前缘晕指示元素有Pb、As、Hg,中间成矿元素为Au、Ag、Cu,尾晕元素有W等。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也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关键词: 江河金矿床 , 地球化学特征 , 元素组合

穿越汾江河输水管道的防腐蚀工程实践

林锦棠 , 麦伟成 , 杨舒灵 , 李志 , 何炜 , 王亚平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7.023

按照SY/T 0019-1997和SY/T 0023-1997标准,对佛山市禅城区汾江河DN1400输水管道进行外表面防腐蚀层修复和阴极保护设计、施工管理,在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最小保护电流参数设计和技术质量保护措施,使输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关键词: 输水管道 , 阴极保护 , 防腐蚀层修复 , 工程实践

大桥斜拉索腐蚀防护技术的应用和探讨

叶觉明 , 钟建驰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3.05.012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传力结构件,由于置于江河、海湾的不利外部环境中使用,以钢丝和锚具构成的斜拉索可能产生金属锈蚀,使斜拉索腐蚀失效,影响斜拉桥的安全营运.在讨论斜拉索实用防腐蚀保护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新的长效斜拉索防腐蚀保护技术.

关键词: 斜拉索 , 高强度钢丝 , 钢绞线 , 腐蚀 , 聚乙烯

悬索桥主缆除湿防腐蚀技术应用和探讨

叶觉明 , 欧阳恺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4.12.008

主缆是悬索桥的"安全生命线".由于处在跨越江河湖海和承力的环境下,主缆必须进行特殊防护.利用除湿系统干燥主缆内部空气,使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缓主缆钢丝的腐蚀.结合传统的主缆缠丝涂装防护方法,分析和讨论除湿系统在主缆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悬索桥 , 主缆 , 缠丝涂装 , 除湿系统 , 干燥空气

北海半岛水体混合过程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葛坦 , 田野 , 王强

中国稀土学报

选择北海半岛南流江河口、半岛近岸海域及涠洲岛附近海域为对象,研究河海水混合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水体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悬浮颗粒态存在,溶解态稀土含量及轻、重稀土含量之比从河流到海洋逐渐降低.溶解态稀土含量在南流江河口低盐度区因胶体絮凝而下降,在中高盐度区,颗粒物解吸或部分溶解引起含量上升;pH值对其亦有影响.溶解态稀土分布模式以重稀土相对富集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存在中稀土富集,是源区铁锰氧化物和水体中有机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Ce正异常与水体中有机物有关,Eu负异常是对源区岩石分布模式特征的继承.而原水中稀土含量变化相对复杂,与水动力状况有关,分布模式较为一致,表明河流颗粒物存在均一化趋势.

关键词: 北海半岛 , 水体 , 分布 , 稀土

漂浮式无坝水电站的研究与分析

王云 , 杜建一 , 祁志国 , 徐建中 , 昂海松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传统的筑坝式水电站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漂浮式无坝水电站的方案构想,并对其技术经济及环保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漂浮式无坝水电站能对自然流动的江河水流能进行有效利用,提供真正的绿色水电,而且投资少,方便易建,适合作为临水地区的分布式能源.该方案有望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力资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绿色水电 , 分布式能源 , 漂浮式无坝水电站

宁波市河道淤泥与建筑渣土建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

王小山 , 屠浩驰 , 吴宗良 , 翁晶晶 , 李陆宝 , 阮华 , 王智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宁波市三江河道淤泥和建筑渣土为原材料,进行制备烧结类墙体材料的基础研究.本文分析了多个采样点不同深度的河道淤泥和建筑渣土的矿物组成、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基本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河道淤泥在深度方向上矿物组成几乎相同,粘土质含量呈现层状分布;淤泥可利用的深度超过5m;建筑渣土与河道淤泥物相组成相同,也可以作为建材化利用的原料.河道淤泥和建筑渣土烧结后样品中存在Cr与As的浸出量升高的问题,利用水玻璃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后Cr与AS的浸出量.

关键词: 河道淤泥 , 建筑渣土 , 重金属浸出 , 墙体材料

吉林东部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潘贵范 , 臧兴运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305

通过对吉林省内金英金矿床与松江河金矿床2个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类比求同”,总结出该类型矿床共同特点为:都与大型区域性断裂构造有关,控矿构造为大型区域性断裂构造的次级断裂构造,赋矿层位为元古代地层中的特定“界面”;矿体品位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无关,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金呈独立矿物出现且成色较高,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并见有碳酸盐化、高岭土化、重晶石化等,呈现出中低温矿物组合特点。该类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分析对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 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 , 金英金矿床 , 江河金矿床 , 吉林东部

硅铝系固体废弃物合成Sialon材料的研究进展

郝洪顺 , 徐利华 , 翟玮 , 张作顺 , 仉小猛 , 谢志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1121

以硅铝系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合成Sialon环境材料,不仅为固体废弃物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而且为Sialon材料的廉价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绿色工艺.简单介绍了冶金一高炉钙硅铝(钛)废渣、大宗能源系富含硅铝矸石尾矿、电厂铝硅铁灰渣、高硅多杂江河淤泥沙、稀土及贵金属伴牛硅酸盐选矿后尾矿等硅铝系固体废弃物的概况,详细阐述了硅铝系固体废弃物合成Sialon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 Sialon , 环境材料 , 绿色工艺 , 综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