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VP 还原制备花朵状银纳米颗粒

何辉 , 周家霆 , 董红建 , 宋永辉

黄金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制备出了花朵状纳米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 -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衍射仪(XR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 -IR)等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制得的 Ag 纳米颗粒属于面心立方结构,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Ag 纳米颗粒形貌由类球形到立方体形、薄片形、花朵形转变,溶液中的 Ag+会得到 PVP分子内酰胺基中 N 的给电子,使 Ag+获得电子而转化为 Ag.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 银纳米粒子 , 花朵 , 形貌

熔盐法合成钨酸锌纳米晶及花朵状氧化锌

左琛光 , 刘向春

硅酸盐通报

采用熔盐法成功制备出了钨酸锌(ZnWO4)纳米晶.用XRD、SEM分别对产物的相组成、粒度、显微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Na2WO4·2H2O、Zn(NO3)2·6H2O为原料,NaNO3-LiNO3为熔盐,分别在200~400℃保温12h均能合成纯相的ZnWO4粉体;当温度达到500℃时生成花朵状的ZnO片状粉体;ZnWO4颗粒的形貌与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密切关系,随温度升高,颗粒形貌的演变过程为:当温度为200℃时生成纳米颗粒;升高温度至300℃时,生成棒状纳米晶体;继续升高温度到400℃时,形成了块状的微米晶体.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颗粒形貌的演变过程为:由纳米颗粒转变为棒状纳米晶体.

关键词: 钨酸锌 , 氧化锌 , 熔盐法 , 纳米微晶

金属掺杂对纳米管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花朵 , 施春红 , 袁蓉芳 , 周北海 , 马丽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1.025

利用水热法,以 Degussa P-25 TiO2粉末为原料,AlCl3、Fe(NO3)3·9H2O 和 ZnCl2为掺杂剂合成金属掺杂纳米管 TiO2,并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BET比表面积分析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分别以Al3+、Fe3+和Zn2+的形式存在。随着煅烧温度的增高,样品的比表面积逐渐降低,锐钛矿含量先增大后减小;金属掺杂后,催化剂比表面积略有降低,锐钛矿含量略有增大。考察紫外光催化臭氧化工艺中TiO2降解腐植酸标志物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450℃煅烧未掺杂纳米管 TiO2对腐植酸的催化降解效率为44%,较P-25TiO2粉末提高了11%;金属掺杂后催化效果提升明显,550℃煅烧 Fe 掺杂纳米管 TiO2的催化效果最为显著,腐植酸去除率达77%。

关键词: TiO2 , 纳米管 , 金属掺杂 , 光催化臭氧化 , 腐植酸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氢氧化镁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

潘杰 , 杜芳林 , 侯保荣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0.009

常温常压下,以氨法制备氢氧化镁粉体,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制备片状、花朵状、球状、棒状、带状形貌的氢氧化镁,利用SEM、TEM、XRD等分析了氢氧化镁的形貌、分散性和结晶性。结果表明,简易条件下,通过控制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能实现具有不同形貌和良好分散性的氢氧化镁的连续、可控制备。

关键词: 氢氧化镁 , 聚乙烯吡咯烷酮 , 分散 , 沉淀法

Cr对Al-5%Fe合金中初生Al3Fe相形貌的影响

周振平 , 李荣德 , 马建超 , 袁晓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z1.006

采用普通熔铸的方法研究了加Cr对Al-5%Fe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采用XRD方法分析了合金中的物相.结果表明,Cr可以明显改善合金中的初生Al3Fe相形貌.不加Cr时,合金中的初生Al3Fe相大多为针状、针片状,仅有少量为花朵状;加入0.2%~1.0%Cr,Al3Fe相转变为细小针状和针点状;Cr含量超过1.0%时,组织开始粗化,出现长针状和星状Al3Fe相.SEM扫描表明,Cr主要固溶在Al3Fe相中.XRD并未检测到含Cr化合物.

关键词: Al-5%Fe合金 , Cr , Al3Fe形貌

控制表面氧化法制备超疏水 CuO纳米花膜

钱柏太 , 沈自求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747

采用含有过硫酸钾氧化剂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处理金属铜表面, 再经空气中加热后, 在铜表面上得到了一层具有花朵状纳米结构的CuO膜. 每朵纳米花由数十个长约2μm、宽约120nm、厚约12nm的CuO纳米片自组装而成. 纳米花膜经氟化处理后表现出超疏水性, 接触角达到约158°. 文中初步提出了纳米花形态的生长机制, 并用Cassie理论对膜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超疏水 , CuO , nanoflowers , wettability

SiC/AlN复合球体的制备与表征?

张磊 , 寇宵 , 王雪平 , 杨久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1.026

以粉煤灰和碳黑为原料n(SiO2)/n(C)=4.2,采用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法在1300℃下制备了SiC/AlN复合球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 SiC/AlN 复合球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炭黑球为模板,粉煤灰提供 Si 源和 Al源,通过微波加热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可以制得具有梯度结构的 SiC/AlN 复合球体.所制备的 SiC/AlN 复合球体具有AlN-多型体的外壳、SiC 纳米线过渡层和SiC晶须与花朵状SiC晶体构成的核心.

关键词: SiC/AlN复合球体 , 微波加热 , 碳热还原 , 制备

直流电场对Al-5Fe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付大军 , 黄立国 , 李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不同电流强度的直流电场对Al-5Fe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l-5Fe基合金的凝固组织经历了细化过程,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组织细化显著,初生富铁相的形状由粗大的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的针片状、花朵状、块状,合金的硬度、耐磨性逐渐增加,其中电流强度为4A时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Al-5Fe基合金 , 组织 , 直流电场 , 硬度 , 耐磨性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的研究

胡本芙 , 陈焕铭 , 李慧英 , 宋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01.002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FGH95高温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的碳化物进行研究,并分析了PREP FGH95合金原始粉末颗粒中碳化物在凝固过程中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粉末颗粒内部中存在MC′型碳化物及微量Laves相和M3B2相,MC′型碳化物形态有块状、条状、花朵状,草书状,粉末颗粒的冷却速率以及已凝固基体在枝晶间所产生的内应力,是导致粉末颗粒中MC′型碳化物形态多样、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FGH95高温合金粉末 , 碳化物 , 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

控制表面氧化法制备超疏水CuO纳米花膜

钱柏太 , 沈自求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3.038

采用含有过硫酸钾氧化剂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处理金属铜表面,再经空气中加热后,在铜表面上得到了一层具有花朵状纳米结构的CuO膜.每朵纳米花由数十个长约2μm、宽约120nm、厚约12nm的CuO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纳米花膜经氟化处理后表现出超疏水性,接触角达到约158°.文中初步提出了纳米花形态的生长机制,并用Cassie理论对膜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超疏水 , 氧化铜 , 纳米花 , 润湿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