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6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TiC粉末

朱心昆 , 赵昆渝 , 程抱昌 , 林秋实 , 张修庆 , 陈铁力 , , 雍岐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应用高能球磨机, 用Ti和C粉末在室温下合成了纳米级TiC晶粒, 并对合成后的粉末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用机械合金化(MA)法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合成TiC粉末, 其合成机理为机械碰撞诱发的自蔓延反应机理。 经过球磨反应可以得到平均颗粒大小为5.641μm, 并且具有10nm左右的纳米晶粒TiC粉末。 DAT分析表明, 利用加热方法合成TiC必须在636.5℃以上才能进行, 而通过球磨工艺可以使该合成过程在室温下进行。

关键词: 陶瓷材料 , 纳米晶体 , 机械合金化

自蔓延高温合成Cu-(TiB2+TiC)的研究

赵昆渝 , 朱心昆 , 林秋实 , 陈铁力 , 曹建春 , , 雍岐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z1.064

通过电弧点燃方式进行Cu-TiB2+TiC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研究,应用粉末Ti,B4C,Cu为原料,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例进行配料:90%Cu+10%(3Ti+B4C);80%Cu+20%(3Ti+B4C);70%Cu+30%(3Ti+B4C);60%Cu+40%(3Ti+B4C);50%Cu+50%(3Ti+B4C).应用热力学计算和差热(DTA)分析,x-Ray衍射,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和燃烧产物Cu-TiB2+TiC的微观结构.

关键词: 陶瓷 , 自蔓延高温合成 , 铜合金

机械合金化制备Cu/TiC材料的研究

朱心昆 , 赵昆渝 , 何上明 , 程抱昌 , 张修庆 , 陈铁力 ,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05.009

在高能球磨机中用两种方法合成Cu/TiC材料,方法一:将配好的Ti和C原子比为1:1的粉末放入氩气保护下的球磨机中球磨不同时间后,再将铜粉末加入一起球磨不同的时间;方法二:将不同比例的铜、钛、碳粉末一起加入氩气保护下的球磨机中球磨不同时间.将球磨得到的粉末进行烧结.应用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它们的微观结构,发现方法一可得到较细小的第二相强化颗粒TiC.

关键词: , 复合材料 , 机械合金化

Cu-TiB2复合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研究

赵昆渝 , 朱心昆 , 林秋实 , 陈铁力 , 曹建春 , , 雍岐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z1.065

通过电弧加热方式进行自蔓延高温合成Cu-TiB2的研究,采用粉末(Cu,Ti,B),按如下重量比例进行混合:90%Cu+10%(Ti+2B);80%Cu+20%(Ti+2B);70%Cu+30%(Ti+2B);60%Cu+40%(Ti+2B)50%Cu+50%(Ti+2B).分别用电弧对它们进行点燃并得到燃烧产物,应用热力学分析析,x-Ray衍射,差热(DTA)分析,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合成工艺和燃烧产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应用上述点热方式均可以合成Cu-TiB2.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自蔓延高温合成 , 铜合金

C+和Ti+注入铝型材热挤压模表面改性研究

李才巨 , 叶红榜 , 熊大民 , 朱心昆 , , 王剑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9.003

应用MEVVA源离子注入技术,在氮化处理基础上对H13钢模具进行了C和Ti双重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结果表明,C和Ti双重离子注入可以显著提高H13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从而大幅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使模具挤压产量由离子注入前的3.51t提高到9.86t,提高了近200%.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表面改性 , 热挤压模

底高度的激光高仪、红外测云仪以及雷达观测比对分析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雷达.对其中大部分仪器取得的三个月底高度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台激光高仪测量结果比较一致;两部红外测云仪在测量低云时一致性稍差;雷达与激光高仪测量的最低层云底高度数据一致性较差,但与红外测云仪的测量结果匹配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底高 , 激光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雷达

钢4号高炉的长寿实践

孙廉洁

钢铁

钢4号高炉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全面贯彻高炉安全、稳定、顺行、均衡、长寿、高产、优质、低耗的工作方针和操作方针及有关长寿技术措施,炉龄达10年10个月,产铁8 385 t/m3,创全国小高炉长寿高效先进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长寿 , 管理 , 操作

铜铜渣还原熔分试验分析

何鹏 , 张俊 , 严定鎏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96

为了合理利用铜渣,采用ITmk3工艺获得高质量粒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通过比较试样全铁质量和熔分得到的粒铁质量,得到了金属铁的收得率,结合化学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试样还原后的金属化率以及熔分后金属铁中的碳质量分数,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规律,形成了对铜渣合理还原熔分的工艺路线,得到如下结论:渣熔化是形成粒铁的必要条件,铁的聚合程度取决于渣铁分离熔化之前铁的渗碳质量分数.渣中SiO2的存在是渣相低熔点的根本原因,碱度改变时铜渣的熔化区间会发生变化,但对熔化开始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当碱度大于0.4后,添加CaO能显著地提高云铜渣的还原性能.

关键词: 铜渣 , 还原熔分 , 渗碳 , 粒铁

熵权-模型对岩爆等级的预测

周科平 , 林允 , 邓红卫 , 李杰林 , 刘传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13-3

采用熵权法和模型判定岩爆等级。选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c、单轴抗拉强度σt、切向应力σθ、岩石的压拉比σc/σt、岩石的应力系数σθ/σc和岩石的弹性变形指数Wet作为岩爆等级判定的因素建立岩爆评价指标体系。以收集到209组工程中的实际岩爆情况及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计算,建立岩爆等级判定的熵权?模型。运用该分析模型分析岩爆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并对收集到的工程实例岩爆情况进行判定,将结果与 Bayes、KNN 和随机森林方法的判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q/sc、sq、Wet、sc/st、st、sc;熵权?模型的判别准确率比Bayes、K最邻近结点算法(KNN)和随机森林(RF)方法高。

关键词: 岩爆 , 预测 , 模型 , 熵权 , 敏感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冠心合丸中的挥发性组分

孙秀燕 , 吴建兵 , 王素娟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4.02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冠心合丸及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法,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对冠心合丸中的两个指标成分冰片和苯甲酸苄酯进行了定量测定.冰片和苯甲酸苄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7%和89.7%,RSD分别为5.6%和2.3%.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挥发性组分 , 冰片 , 苯甲酸苄酯 , 冠心合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