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斌
,
徐璇
,
吉芳英
,
范子红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1115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改性剂对TiO2进行了疏水改性, FTIR表征表明催化剂表面具有CC和CH烷基疏水基团. 同时采用CuO对催化剂进行了可见光响应改性, UV-Vis表征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能, 吸收边红移至830nm以上. 三维荧光扫描发现随着CuO和SDS的加入,催化剂的空穴电子分离效果迅速提高. 以硝基苯为处理对象, 考察了体系pH值、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和光照强度对光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低浓度条件下, 通过模型计算的动力学常数相对误差范围为-16.5%~-4.5%; 高浓度条件下为-11.3%~4.6%.
关键词:
光催化
,
hydrophobic
,
kinetic
,
nitrobenzene
胡学斌
,
徐璇
,
吉芳英
,
范子红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1115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改性剂对TiO_2进行了疏水改性, FTIR表征表明催化剂表面具有CC和CH烷基疏水基团. 同时采用CuO对催化剂进行了可见光响应改性, UV-Vis表征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能, 吸收边红移至830nm以上. 三维荧光扫描发现随着CuO和SDS的加入,催化剂的空穴电子分离效果迅速提高. 以硝基苯为处理对象, 考察了体系pH值、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和光照强度对光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低浓度条件下, 通过模型计算的动力学常数相对误差范围为-16.5%~-4.5%;高浓度条件下为-11.3%~4.6%.
关键词:
光催化
,
疏水性
,
动力学
,
硝基苯
黄驰
,
顾桂山
,
王亚楠
,
杨山山
,
崔荣静
,
汪学英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5.2014070304
采用化学共沉淀?超声辅助法,制备出磁性纳米材料 Fe3 O4,利用溶胶?凝胶法在 Fe3 O4表面包裹Ce/TiO2,得到磁性复合材料Ce/TiO2/Fe3 O4.用XRD、SEM、BET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催化剂主要以催化活性较高的锐钛矿相存在,Ce/TiO2包覆在纳米Fe3 O4的表面形成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具有Langmuir Ⅳ吸附?脱附等温线,比表面积76.68 m2·g-1,平均孔径8 nm,主要分布在4.5—15.4 nm之间.通过电助光催化降解藏红T溶液研究了Ce/TiO2/Fe3 O4的光电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的加入量为6 g·L-1,降解时间为60 min,外加电压为5 V,50 mg·L-1的藏红T溶液的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达84.7%.所制备的Ce/TiO2/Fe3 O4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光电催化活性.
关键词:
铈
,
掺杂
,
二氧化钛
,
四氧化三铁
,
粒子电极
,
光电催化
刘相华
,
于明
,
支颖
,
谢海波
,
喻海良
钢铁研究学报
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由于骤冷后表面与中心的温差导致轧件内部的热量传向表面,出现表面返红现象.对返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了轧件在水冷后表层和内部温度的变化.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规格轧件经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返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钢板表面返红的原因,确定了发生返红的临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返红引起的温升量和返红时间.结果表明,随着厚度和冷却速度的增大,水冷后心表温差增加,返红温升量增大,返红时间也增加.
关键词:
板带钢
,
快速冷却
,
表面返红
刘相华
,
于明
,
支颖
,
谢海波
,
喻海良
钢铁研究学报
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由于骤冷后表面与中心的温差导致轧件内部的热量传向表面,出现表面返红现象。对返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了轧件在水冷后表层和内部温度的变化。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规格轧件经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返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钢板表面返红的原因,确定了发生返红的临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返红引起的温升量和返红时间。结果表明,随着厚度和冷却速度的增大,水冷后心表温差增加,返红温升量增大,返红时间也增加。
关键词:
板带钢;快速冷却;表面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