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熔体保温温度对Wf/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度 , 陈光 ,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541

系统研究了熔体保温温度对渗流铸造快淬法制备的Wf/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影响.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Wf/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佳熔体保温温度.偏离该保温温度,复合材料的室温压缩塑性发生恶化.光学显微组织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原因在于,在不同的熔体保温温度,基体内产生不同数量的各种析出相.在最佳熔体保温温度810℃下,制备出了室温压缩塑性达到19.6%的、Wf体积分数为75%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 W纤维 , 析出相 , 保温温度 , 压缩塑性

洛宁庄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王宏运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804

庄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熊耳山西段,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化探异常研究,认为本区金银矿脉分布具有分带性,且与异常分布相吻合,受区内拆离断层和北东向脆性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并对区内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对区内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矿床特征 , 化探异常 , 金银矿床 , 找矿标志 , 找矿潜力 , 庄金银多金属矿床

40MnBH的研究

张海 , 于辉 , 姚风臣 , 刘德富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1.06.005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40MnBH钢的淬透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回归方程,以便分析化学成分对淬透性的影响程度,并应用概率论推导出求解成分内控规范的联立方程,使淬透性合格概率大于97.5%.

关键词: 逐步回归 , 淬透性 , 联立方程 , 概率

小波分析与Kohonen神经网络方法在埋地管道防护层缺陷现场检测中的应用

高志明 , 王守琰 , 宋诗哲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1.z1.028

对埋地管道防护层进行现场测试,以连续小波变换提取正弦电流激励响应中特定频率的信息,建立了Ko-hoen神经网络方法评价防护层状态的适合于现场检测的智能模型,并对埋地模拟管道及大港油田港输气管线管道防护层状态进行判断,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小波分析 , Kohonen神经网络 , 防护层

埋地管道防护层缺陷现场检测与评价

高志明 , 宋诗哲 , 王守琰 , 陈世利 , 赖广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建立埋地管道防护层检测快速分析系统,实现防护层缺陷定位和防护层缺陷形式的判断。防护层缺陷定位应用密间隔电位(CIPS)二进小波变换方法,分别对CIPS数据通电电位、断电电位和二者之差进行分析,利用二次信息突出缺陷位置。在对防护层缺陷形式判断时,建立针对恒电流瞬态响应的小波-Kohonen神经网络,网络对恒电流瞬态响应曲线以多分辨分析方法分解后,利用第五层分解概貌信息,对管道防护层状态进行自适应识别。应用CIPS和恒电流瞬态响应方法在大港油田港-线进行现场检测,利用建立的分析系统分析和判别防护层状况,判断结果与开挖情况相符,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CIPS , pipeline , coating , neural network

激波内部的导热问题

黄为民 , 刘夷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从实际气体有粘流的激波厚度解,用分子运动论讨论了激波内部导热问题,并且通过重组诺流和瑞利流的迭加提出了激波中导热问题的物理模型和相应的定态激波非平衡态不可逆过程的模型.证明了激波是一种负熵流波,是依靠激波波速输运热流的热波.

关键词: 激波 , 导热 , 不可逆 , 非平衡态 , 热波

Hg1-xMnxTe晶片电学参数的测量及分析

王泽温 , 介万奇 , 李宇杰 , 谷智

功能材料

采用德堡法分别在77K和室温下对多个Hg1-xMnxTe晶片的电学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部分晶片在77K下的导电类型为p型,而在室温下却为n型.通过理论分析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表明:Hg1-xMnxTe晶片中电子迁移率与空穴迁移率的比值较大和Hg1-xMnxTe的禁带较窄是造成晶片导电类型转变的主要原因.对所测其它电学参数的理论分析表明德堡法不适合用于Hg1-xMnxTe晶片室温时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测量,但仍可用其对晶片室温时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进行测量.

关键词: Hg1-xMnxTe , 德堡法 , 导电类型 , 霍尔系数

二维石墨烯/h-BN异质结构负热膨胀性质的理论研究

武明义 , 孙强 , 贾瑜 , 梁二军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7.04

二维材料由于存在“膜效应”,即在垂直于薄膜方向的热涨落,使得沿着二维薄膜面内方向出现反常的负热膨胀现象.这种热效应对薄膜的稳定性及电子性质可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准谐近似,系统地研究了二维单层石墨烯、h-BN和石墨烯/h-BN异质结构的电子、声子以及热膨胀性质,计算了3种结构不同振动模式的格林奈森参数,讨论了引起这3种结构负热膨胀的振动模式.计算表明,由于垂直薄膜方向的热振动,石墨烯和h-BN在薄膜面内均具有较大的负热膨胀系数;它们形成的异质结构依靠弱的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这种层间弱相互作用对薄膜垂直方向的热振动产生影响,使得形成的异质结构的负膨胀系数介于石墨烯和h-BN之间.通过分析异质结构的振动模式,发现引起面内热收缩的ZA振动模式受到了层间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影响,导致异质结构的负热膨胀系数大于石墨烯而小于h-BN.研究表明,可以在实验中通过德瓦尔斯相互作用来改变层状结构材料的负热膨胀性质,从而提高薄膜材料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石墨烯 , h-BN , 负热膨胀 , 格林奈森参数 , 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