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光
,
孙旭东
,
茹红强
,
宋丹
,
孙祥云
,
李晓东
,
郝士明
材料研究学报
以Al(NO3)3和NH3水为原料制备Al(OH)3干凝胶,经煅烧合成了α-Al2O3纳米粉Al(OH)3干凝胶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顺序为Al(OH)3→γ-AlOOH→γ-Al2O3→δ-Al2O3→θ-Al2O3→α-Al2O3.Al(OH)3凝胶中的NH4NO3显著降低γ、δ、θ及α-Al2O3的形成温度,其中α-Al2O3的形成温度降低50~100℃.2%α-Al2O3籽晶可使θ→α相变温度降低200℃.NH4NO3和籽晶共同作用可使θ→α相变在900℃完成,相变温度约降低300℃.获得的α-Al2O3,无明显团聚,粒度分布均匀,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nm.
关键词:
α-Al2O3
,
wet-chemical route
,
phase transformation
,
null
闫海乐
,
茹红强
,
喻亮
,
武艳君
,
里景阳
,
魏文韬
,
岳新艳
材料保护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用途广泛,但两者间的剧烈反应,会影响其最终性能.以化学纯氧氯化锆和尿素为原料,水为溶剂,硝酸钇为氧化锆晶型稳定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3D-meshy SiC)基体表面涂覆以Zr(OH)_4形式存在的溶胶,采用分级干燥工艺,经700℃煅烧,制备了氧化锆薄膜,作为两者界面反应的阻挡层.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IR)、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SC)法研究了凝胶在加热时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经过自氧化处理的基体表面制备出了致密、平整、均匀,厚为0.5~0.8 μm的四方相氧化锆薄膜,此膜与基体结合牢固.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三维网络-碳化硅
,
陶瓷
,
氧化锆
,
薄膜
,
真空浸渍法
王继杰
,
连法增
,
左良
,
茹红强
,
付猛
,
周志敏
,
崔建忠
功能材料
将Cu等金属及合金与石英光导纤维通过铸造等液固相复合方法,制成具有一定耐高温能力的金属基复合光导纤维及传感器材料.本文对铸造过程中,高温熔融金属液的浇注及凝固过程对石英光导纤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Cu基复合光导纤维材料的石英光纤未被破坏,该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关键词:
光导纤维
,
金属基体
,
液固相复合
,
耐高温
刘荣
,
茹红强
,
郭凯
,
唐荻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ZrOCl2·8H2O和B4C为主要原料,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原位生成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出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烧结温度对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均为先升高后降低.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为2060 ℃,烧结时间为0.5 h.在最佳烧结工艺条件下,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96% T.D,42.3 GPa和4.7 MPa·m1/2.
关键词:
B4C
,
ZrB2粒子
,
非均匀成核
,
断裂韧性
何凤鸣
,
茹红强
,
霍地
,
修稚萌
,
孙旭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5.04.012
应用粉末冶金烧结合金化及温压成形技术,制备了Fe-Mo-Mn-Cu-W-C烧结硬化钢摩檫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经过特殊处理的合金化元素后,烧结硬化钢的主要金相组织为珠光体、下贝氏体以及少量铁素体,材料的密度、强度、硬度及基体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Mn-Mo合金在高碳保护下加入到基体中,在烧结过程中产生了部分液相,因而促进了致密化过程.W以碳化物的形式加入到Fe-Mn-Mo-Cu-C烧结硬化钢基体中,起到了弥散强化的作用,材料的磨损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合金化
,
烧结硬化钢
,
机械性能
,
温压成形
石晓飞
,
李拓文
,
何超
,
蔡志新
,
岳新艳
,
茹红强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5.03.010
以Si3N4、AlN、Al2O3和cBN为原材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氮气、氩气和真空三种不同烧结气氛下制备SiAlON/cBN陶瓷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及力学性能评估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体积密度、硬度以及断裂韧性等性能.结果表明:真空气氛下制备的SiAlON/cBN陶瓷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相对致密,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硬度和断裂韧性.
关键词:
SiAlON/cBN
,
放电等离子烧结
,
烧结气氛
,
显微组织与性能
齐德江
,
杨晓红
,
马子宁
,
毕孝国
,
茹红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EO)16LiClO4-xwt.%NaY(x=0,5,8,12,15,20,35)全固态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NaY对(PEO)16LiClO4电解质体系结晶度、显微组织特征与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NaY可通过Lewis酸-碱作用导致PEO基体的结晶度下降,同时可通过改变PEO基体的晶体形态使电解质体系中连续无定形区域面积增大.当NaY含量(质量分数)为12%时,CPE薄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从添加前的8.382×10-6 S/cm提高到2.370×10-4 S/cm,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关键词:
PEO
,
复合聚合物
,
电解质
,
离子电导率
喻亮
,
茹红强
,
蔡继东
,
杨超
,
左良
,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磷片石墨Cfg,SiC,B4C和TiO2为原料,热压合成C-SiC-B4C-TiB2复合材料,研究不同Cfg含量和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TiO2与B4C反应原位生成TiB2;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弯强度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却随着Cfg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和Cf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则提高;在2 000 ℃,25 MPa下热压时,Cfg含量为20%(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其体积密度为2.81 g/cm3,抗弯强度为236.7 MPa,断裂韧性为5.3 Mpa·m1/2,Cfg含量为65%含量的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为2.42 g/cm3、抗弯强度为103.6 MPa、断裂韧性为8.1 Mpa·m1/2;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和陶瓷晶粒随热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复合材料中Cfg层状分布结构随Cfg含量的增加更加明显;复合材料中Cfg弱界面分层诱导韧化作用及第二相TiB2和陶瓷基体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导致的裂纹偏转作用是复合材料断裂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C-SiC-B4C-TiB2复合材料
,
热压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闫海乐
,
茹红强
,
喻亮
,
里景阳
,
魏文韬
,
岳新艳
材料导报
以无机盐Al(NO_3)_3·9H_2O为先驱体、水为溶剂,加入不同浓度的胶溶剂HNO_3,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勃姆石(γ-AlOOH)溶胶.分别以溶液下降法和真空浸渍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陶瓷骨架(3D-SiC)表面浸涂γ-AlOOH溶胶,采用不同烧结制度在3D-SiC表面生成了Al_2O_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并检测了薄膜的抗热震性.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浸渍法在3D-SiC表面浸涂加入浓度0.22mol/L HNO_3制备的γ-AlOOH溶胶能烧结形成致密平整的Al_2O_3薄膜.升高烧结温度,Al_2O_3晶粒长大,900℃时薄膜最致密且能观测到玻璃态显微结构.薄膜的抗热震性随烧结温度升高而提高.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真空浸渍法
,
Al_2O_3
,
薄膜
,
三维网络碳化硅
,
抗热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