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18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柱石的来石化

李柳生 , 平增福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1.010

综述了对红柱石来石化及其烧结行为的研究,探讨了优化柱石基耐火材料制备工艺的途径.

关键词: 柱石 , 来石化 , 烧结

Fe-Co软磁合金真空磁场热处理工艺研究

张善庆 , , 王广生 , 张茂松 , 李晓鹏 , 郑苏侠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3.z1.014

对Fe-Co软磁合金真空磁场热处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磁场强度等工艺参数对该类合金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真空磁场退火工艺.

关键词: 软磁合金 , 真空磁场热处理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DD6合金表面贫化层厚度预测

周舸 , 张善庆 , , 孔令利 , 成亦飞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究了DD6合金表面贫Cr层厚度与真空热处理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真空充气压力为输入变量的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报了该合金不同工艺下表面贫Cr层的厚度.获得了DD6合金真空热处理过程中应予以规避的工艺区间.为了获得期望的预测结果,对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库、隐含层和神经元个数、运算函数进行了优化.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多元线性相关系数0.9996,网络预测值与样本值相似度较高.采用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DD6合金不同真空热处理工艺下的表面贫Cr层厚度.

关键词: DD6合金 ,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表面贫化 , 真空热处理

柱石制备来石泡沫陶瓷

狄正贤 , 阎峰云 , 耿海涛 , 李静娟

材料科学与工艺

柱石和氧化铝为主要原料、聚苯乙烯粒子为造孔剂,通过烧结法制备来石泡沫陶瓷,借助XRD和SEM分析了烧成温度和骨料配比对获得来石相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烧结温度、造孔剂加入量和骨料配比等工艺参数对制备来石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孔剂加入量对密度和强度的影响较大,烧结温度次之,骨料配比最小;最佳的因素水平为烧结温度1 450℃,EPS质量分数5%,骨料质量比m(柱石)∶m(氧化铝)=80∶20,此时表观密度为0.52 g/cm3,抗折强度0.36 MPa.

关键词: 泡沫陶瓷 , 来石 , 柱石 , 造孔剂 , 表观密度 , 抗折强度

天然柱石来石化后热喷涂粉末的制备

安宇龙 , 陈建敏 , 刘光 , 周惠娣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获得来石热喷涂粉末,采用天然柱石粉末作为原料,在1480℃保温4 h完成一次来石化后,加入适量Al2O3再次在1480℃保温4 h进行二次来石化反应,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来石粉末,分析了柱石粉末和来石化粉末的成分及相组成,测试了粉末粒度分布,表征了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天然矿物柱石粉末一次来石化后,粉末主要由来石和质量分数约20%的SiO2组成;经过二次来石化反应后,粉末成分为来石和微量的Al2O3;二次来石化的粉末经喷雾干燥、热处理后,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得以改善;热处理后粉末粒度呈典型的正态分布,且粒径尺寸适合大气等离子喷涂.

关键词: 柱石 , 来石化 , 来石 , 喷雾干燥

南非柱石细粉的烧结行为和来石化研究

李柳生 , 徐国辉 , 任刚伟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6.006

采用南非柱石细粉(粒度≤0.088 mm)为原料,粉体在200 MPa下成型为36 mm×10 mm试样,选择煅烧温度为1200 ~1600 ℃(温度间隔50 ℃),研究了南非柱石细粉的烧结行为.通过对试样烧后线变化率、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及XRD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柱石分解和来石化反应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200 ℃左右已有来石生成;1500 ℃柱石分解完全.随着温度的升高,柱石和来石两者的消长主要出现在1300 ~1400 ℃,而反应过程有如下先后顺序:材料膨胀,柱石分解,来石生成.温度低于1400 ℃,来石化反应膨胀和基质烧结同时存在,出现局部膨胀和局部烧结排除气孔共存的现象,导致显气孔率的变化趋势与烧后线变化率及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不对应.高于1450 ℃,液相促进烧结起主导作用,材料大幅度收缩.1400 ℃煅烧后试样的线收缩率最小.

关键词: 南非柱石 , 烧结行为 , 来石化

Y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双嘧达

赵小辉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6.016

在pH=1.98缓冲溶液中,双嘧达可与染料探针曙Y通过相互结合,产生以315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在该特征波长下测定的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与双嘧达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双嘧达的共振光散射法.当曙Y的浓度为3.0×10-5mol/L时,双嘧达的检出限可达16.1nmol/L.同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3%~2.5%之间,回收率为(99.2±3.3)%~(102.0±1.7)%.

关键词: 双嘧达 , Y , 共振光散射

柱石对来石-高硅氧玻璃材料性能的影响

徐勇 , 李楠 , 韩兵强 , 彭云涛 , 黄刚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8.04.003

来石M40(3~1mm、≤1 mm和≤0.088 mm)和柱石(1~0.5 mm、≤1 mm和≤0.074 mm)为原料,固定骨料和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0%和30%,调整柱石的加入量(≤0.088 mm的加入量分别为0、5%、10%、15%、20%)和粒度(3种粒度分别添加10%),外加5%的硅溶胶结合剂,经混合、成型和烘干后,于1 200~1 600℃的空气气氛中保温3 h煅烧,测定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耐压强度、荷重软化温度和抗热震性,并用SEM观察热震前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在相同煅烧温度下,随柱石粉(≤0.088 mm)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线收缩率减小,显气孔率增大,体积密度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耐压强度总体上逐渐增大;(2)在柱石粉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煅烧温度的提高,试样线收缩率增大,显气孔率下降,体积密度增大,耐压强度升高;(3)加入不同粒度的柱石均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荷重软化温度,且采用1~0.5 mm的柱石和提高烧成温度更加有效;加入不同粒度柱石的试样,抗热震性均不是很好,其中以加入≤1 mm柱石的试样抗热震性最好,加入1~0.5 mm的次之,加入≤0.074 mm的最差.

关键词: 柱石 , 来石 , 高硅氧玻璃 , 荷重软化温度 , 抗热震性

柱石骨料对脱硫喷枪用来石浇注料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戚建强 , 李楠 , 李江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4.02.015

采用水冷法研究了柱石骨料对脱硫喷枪用来石浇注料于800℃和1400℃烧后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样中柱石骨料含量的增加,烧后试样的热震稳定性提高.其原因是由于柱石骨料和来石基质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在烧后试样中产生了自发裂纹;同时,自发裂纹也使烧后试样的抗折强度降低.

关键词: 柱石 , 来石 , 浇注料 , 热震稳定性 , 热膨胀 , 脱硫喷枪 , 铁水预处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1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