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岩
,
韦雅庆
,
刘盾
,
涂进春
,
陈永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1.00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硫酸盐为原料,氨水为络合剂,NaOH 为沉淀剂,制备得到颗粒均匀的镍钴锰氢氧化物Ni0.5 Co0.2 Mn0.3(OH)2前驱体,通过跟 Li2 CO3混合烧结后得到类球形的 LiNi0.5 Co0.2 Mn0.3 O2.采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并利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 pH 值=11.5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前驱体,与 Li2CO3混合后,900℃下烧结后的正极材料,球形形貌规整,具有层状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59 mAh/g,6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47.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2%.可见所制备的 LiNi0.5 Co0.2 Mn0.3 O2材料具有高放电比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Ni0. 5Co0. 2Mn0. 3O2
,
共沉淀法
,
制备
刘卫东
,
李角群
,
李磊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1.007
岩爆是一种世界性的地质灾害,极大地威胁着矿山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在岩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岩爆问题极为复杂,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岩爆定义、岩爆发生机理、岩爆预测预报、岩爆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与评述,并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岩爆
,
岩爆发生机理
,
岩爆预测预报
,
岩爆控制
郭树林
,
姚香
,
严鹏
,
许卫军
,
李晓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1.006
中国深井岩爆课题研究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但一般都停留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解决岩爆防治的实用性研究工作却没有太多成果.针对岩爆类型划分、形成机理、发生判据、岩爆预测与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深井岩爆
,
岩爆类型
,
岩爆判据
,
岩爆预测与防治
乔健
,
刘和义
,
崔宏亮
,
朱玉龙
硅酸盐通报
莫来石纤维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被广泛用作高温隔热材料、金属基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等.本文主要综述了莫来石纤维的多种制备方法,特别是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晶莫来石纤维的研究现状.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纤维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单相和双相溶胶的制备以及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水解和浓缩过程,并决定莫来石纤维的最终性能.最后对制备莫来石纤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莫来石纤维
,
制备工艺
,
溶胶-凝胶法
,
影响因素
,
进展
王来贵
,
张鹏
,
杨建林
,
李喜林
硅酸盐通报
为了改善软岩遇水软化的特性,采用化学改性、水泥改性以及复合改性的处理方法从微观上改变软岩的结构,通过静态水润湿角实验、膨胀率实验、崩解性实验和直接剪切实验得到了改性前后软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并从微观上分析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相对单一改性能够更好的改善软岩遇水软化的特性;复合改性后软岩的润湿角由3.58°提高到109.48°,使软岩由亲水性转变为憎水性;膨胀率由改性前的16.61%降为2.42%;软岩由强崩解性转变为弱崩解性;复合改性后软岩的抗剪强度变化明显,粘聚力由117.2 kPa增加到363.8 kPa,内摩擦角由24.4°提高到44.3°,分别提高了210.4%、81.6%;复合改性从微观上改变了软岩的结构,提高了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力,并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憎水膜.
关键词:
软岩
,
复合改性
,
润湿角
,
崩解性
,
抗剪强度
陈照峰
,
张显
,
张立同
,
成来飞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1.03.003
将莫来石先驱体溶胶预先引入到硫酸铝水溶液中,干燥后经1200℃煅烧获得氧化铝-莫来石复合粉料.研究了该粉料与硅溶胶混合获得的混合粉的烧结行为,并与氧化铝、莫来石晶种和硅溶胶三相混合获得的混合粉的烧结行为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中,两种混合粉料均是以理论莫来石组分进行配比(Al2O3:SiO2=72:28),并且两种混合粉中莫来石晶种的质量分数均为5%.实验结果表明:前者在1450℃烧结20 min即实现完全莫来石化,其显微结构为晶须状莫来石;后者在1500℃烧结20 min实现完全莫来石化,其显微结构为针状莫来石.
关键词:
莫来石先驱体溶胶
,
氧化铝-莫来石复合粉
,
硅溶胶
,
莫来石晶种
,
烧结行为
张亚彬
,
李瑞
,
高积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微米Al2O3和纳米SiO2为原料,添加成型添加剂PVB,制备出了多晶莫来石纤维.借助差热-失重分析(DSC-TGA)、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分别对纤维的固相反应、相组成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研究.DSC-FGA表明,在600℃以下PVB被完全排出,在1200℃左右纳米SiO2发生从非晶质到鳞石英的晶形转变,XRD分析显示1400℃以下没有莫来石生成,1500℃生成少量莫来石,1500℃到1600℃时,莫来石大量生成,纤维完全莫来石化,并从动力学上说明了Al2O3和SiO2是一步反应生成莫来石.通过SEM观察,由于PVB的大量挥发,使制得的纤维表面粗糙,脆性增加.
关键词:
莫来石
,
纤维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