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顺
,
葛介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7.01.001
碳点(碳量子点)是在紫外-可见光吸收区域具有有效吸收的、可多色发光的新型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环境能源和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应用前景.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方法,所制备碳点的发光大部分集中在蓝光-橙光范围.最近,随着制备方法的改进,有多种方法制备出了红光或近红外发光的碳点.本文简述了近3年来各类代表性的制备碳点的方法,并主要介绍了红光或近红外发光碳点的制备新进展.
关键词:
碳点
,
红光
,
碳纳米材料
贾宝申
,
张学锋
,
申岩
,
孟凡伟
,
赵业权
,
刘德安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7.04.011
针对介电超晶格结构的特殊极化问题,自行研制了极化设备.研究了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高频精确定时的高性能定时器法.基于此方法实现了极化设备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及信号采集功能.研制开发了高精度0~10 kV稳压电源,产生满足要求的极化电压.利用这种设备完成了化学计量比钽酸锂晶体的极化实验.结果表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性能良好.
关键词:
介电超晶格结构
,
极化设备
,
高性能计数器
,
电源
陈佩仪
,
胡芸
,
姜淑梅
,
韦朝海
硅酸盐通报
采用溶胶-凝胶/旋转涂覆法在玻璃基板表面制备含钛介孔SiO2薄膜.利用XRD、UV-Vis以及接触角测量仪对薄膜的孔结构和超亲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Ti/Si物质的量比为0~0.05时,薄膜均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而随着Ti/Si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薄膜的介孔有序度下降.即使在无光照条件下,含钛介孔SiO2薄膜也表现出高效的超亲水性.涂有油酸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后恢复其超亲水性,且薄膜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表明制备的含钛介孔SiO2薄膜具有良好的自洁净性能.
关键词:
含钛介孔SiO2薄膜
,
超亲水性
,
光催化
,
自洁净性能
沈水发
,
刘玉红
,
李玲
,
潘海波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10.004
以硫酸亚铁和硝酸锌为铁源和锌源,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颗粒尺寸控制剂,草酸钠为沉淀剂,通过草酸盐的热分解制备了介孔铁酸锌.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制备的样品的晶相组成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2+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0∶1,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备的铁酸锌有较大的表面积(82.0m2·g-1),BJH平均孔径为12.5nm,孔体积为0.257cm3·g-1,得到的介孔铁酸锌具有由尺寸均一的纳米粒子规则排列而形成的“珠串”堆叠超结构.
关键词:
铁酸锌
,
介孔
,
共沉淀
,
珠串超结构
王凯
,
张莉
,
高源
,
樊宇
功能材料
以F127为模板剂,通过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炭材料(OMC).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其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OMC孔道有序规则,壁宽为10nm.电化学测试表明此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逆性能好.在电流密度为700mA/g的条件下,经500次循环测试,有序介孔炭的容量保持率为90.5%.
关键词:
模板法
,
有序介孔炭
,
电化学
罗阳
金属学报
指出了在稀薄气态介质中凝聚金属蒸气而制取超细微粉(直径为10—10~3埃)的可能性,研究了微粉形成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对微粉形成的机理和形成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附录中介绍了制取直径为70—170埃的少量鋁等金属微粉的直流电弧装置.
关键词:
严淑琴
,
胡芸
,
单文杰
,
韦朝海
硅酸盐通报
采用溶胶-凝胶/旋转涂覆法在玻璃基板表面制备介孔SiO2/Bi2 O3/TiO2分层薄膜.采用XRD、UV-vis及表面接触角测量仪对薄膜的结构、透光性及超亲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介孔SiO2/Bi2 O3/TiO2分层薄膜仍然保持了表面SiO2的介孔结构,在无光照条件下仍具有超亲水性.涂有硬脂酸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后恢复了其超亲水性,具有良好的自洁净性能.且SiO2/Bi2 O3/TiO2分层薄膜表现出比单独的SiO2/TiO2和SiO2/Bi2O3分层薄膜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介孔SiO2/Bi2 O3/TiO2分层薄膜
,
超亲水性
,
光催化
,
自洁净性能
乔庆东
,
李琪
,
刘国民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12.004
在40 ℃和常压下,于0.36 mol/L的HCl溶液中合成了n(Si)/n(Ti)分别为30、50和70的超微粒分子筛Ti-MCM-41. 经XRD、FTIR和SEM表征,该分子筛具有规则的骨架结构,颗粒直径在0.05~0.10 μm之间. 同时研究了该分子筛在苯乙烯与H2O2液相氧化反应中的催化行为. 结果表明,提高分子筛中Ti含量,加入助催化剂LiCl、K2SO4和NaNO3,提高n(H2O2)/n(苯乙烯)比,以甲醇为溶剂,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均能提高苯乙烯的转化率.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苯乙烯氧化的反应速率.
关键词:
超微粒分子筛
,
Ti-MCM-41
,
苯乙烯
,
催化氧化
梁继芬
,
张晓明
,
景铃胭
,
杨恒权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833-X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材料不仅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和均一可调的孔径等优点,其骨架中丰富的氮原子还可以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配位金属电荷密度等进行调控,是一类优异的催化剂载体.本文利用软模板(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以间氨基苯酚为碳源和氮前体,制备出较高含氮量(9.58 wt%)和比表面积(417 m2/g),以及规则孔径分布的介孔碳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具有三维立方相结构.以该碳材料作为载体,使用传统浸渍氢气还原的策略负载纳米铂颗粒.发现氮掺杂的载体能够有效控制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可实现超小尺寸Pt纳米颗粒的有效负载(1.0±0.5 nm),且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介孔碳材料的孔道中.相比而言,使用相同负载方法的情况下,以不掺氮的介孔碳材料为载体,纳米粒子的尺寸较难控制(4.4±1.7 nm)且会发生孔道外颗粒聚集的情况.研究表明,骨架中的氮原子与金属间弱的相互作用对纳米粒子有稳定作用.这对制备超小尺寸的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由于纳米粒子的尺寸将大大影响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暴露程度,进而影响催化剂活性.因此,我们以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氢化反应来评价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室温和1 MPa H2的温和条件下,氮掺杂的介孔碳负载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反应0.5 h,对氯硝基苯可完全转化,且选择性高达99%.相比而言,商业化的Pt/C催化剂上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9%和90%.其它传统催化剂的比较,如Pt/SiO2,Pt/TiO2,同样表明,氮掺杂介孔碳负载的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相同反应条件下,Pt/SiO2催化剂只能得到46%的转化率和93%的选择性,而Pt/TiO2催化剂虽然能够实现完全转化,但选择性也仅为91%.由此可见,氮掺杂的负载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能有效抑制脱氯现象的发生.这种高的催化性能可能与催化剂的介孔结构、氮功能化载体以及超小尺寸的Pt纳米粒子的稳定有关.由于氮原子和介孔孔道的限域作用,氮掺杂介孔碳负载的催化剂也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循环使用10次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几乎没有下降.结果表明,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金属粒子尺寸变化不大,进一步表明氮掺杂介孔碳载体对金属纳米颗粒的稳定作用.
关键词:
氮掺杂介孔碳材料
,
多功能载体
,
超小铂纳米颗粒
,
加氢反应
,
卤代硝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