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仁委
,
孙兆厚
,
张中华
,
葛兴辉
,
付朝阳
,
柳言国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4.015
胜利垦32区块外输管线频繁特殊穿孔,不易检测,治理困难.取样解剖后发现,穿孔多为手指状的直孔,几乎都由内壁点腐蚀引起.断面上穿孔分布无规律性,上中下部位均有,沿管道轴向有相对分段集中的特点.通过对腐蚀产物进行XRD分析,对腐蚀管段进行EPMA分析、材质分析以及金相检验和夹杂物检验分析,初步认定:垦32区块外输管线频繁穿孔主要是由于不同管段内表面的夹杂物分布及夹杂程度差异导致的.就试验结果和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建议采用玻璃鳞片涂层或采用钢骨架复合管或渗氮工艺进行管线保护.
关键词:
腐蚀损坏
,
断面
,
X射线衍射
,
夹杂
马绍华
,
任安峰
,
李贵才
,
黄建文
,
董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1.01.012
根据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特性,通过模拟实验,建立了以鲍兴格效应系数为函数计算自紧身管壁内任意一点残余应力的理论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利用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试样,通过拉伸-压缩实验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鲍兴格效应系数与壁内最大拉伸变形量的关系。在计算自紧身管残余应力时,鲍兴格效应系数不再被视为常量而被视为变量,因此,这就克服了以往鲍兴格效应系数取平均值所带来的误差。本文采用修正的Mises屈服准则以及形变理论,按广义平面应变问题,建立了强化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导出了具有应变硬化,鲍兴格效应系数被视为变量的强化材料液压自紧圆筒的残余应力公式。实验也表明:用鲍兴格系数为变量的理论模型进行炮钢材料自紧身管的残余应力计算更合理,更能反映自紧火炮身管的实际状态。
关键词:
鲍兴格效应
,
自紧身管
,
残余应力
翟会超
,
南世卿
,
胡巍巍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10
针对田兴铁矿1#主井井壁突水情况及井壁裂隙破碎带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在出水点埋设3根导水管将井壁涌水引入工作面水窝,再浇筑混凝土井壁形成支撑结构防止围岩失稳、裂隙扩展,最后待浇筑混凝土养护后对其壁后注浆封水的突水治理方案。其中,壁后注浆采用上行式注浆,由下而上逐步推进注浆封水,注浆孔分3层上下菱形交错布置。经过井壁突水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田兴铁矿1#主井井壁裂隙破碎带涌水从最初的64 m3/h降到近20 m3/h,对井壁涌水起到了封堵作用,有效保障了后续井筒下掘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
竖井
,
壁后注浆
,
导水
,
井壁支护
,
稳定性
肖文生
,
罗礼烈
,
梁通
,
陆石强
,
曾建民
,
胡治流
,
曹德光
机械工程材料
针对坭兴陶原料中含有一定量方解石的特点,通过调节方解石在泥料中的含量,在氧化条件下和不同温度下烧制成不同的试样,研究了方解石含量对试样线收缩率、吸水率、体积密度以及抗折强度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分别对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方解石含量的增加,坭兴陶的吸水率增大,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减小;随着方解石含量的增加,烧结体中孔洞的数量增多且尺寸增大,孔的形态由不规则的封闭孔转变为圆形封闭孔后再转化为不规整的连通孔;并且液相黏度逐渐降低,结晶相逐渐增多,并由硅灰石相向铝方柱石和硅灰石共晶相转变,石英含量逐渐降低.
关键词:
坭兴陶
,
方解石
,
烧结温度
,
吸水率
,
抗折强度
杨庆洪
,
綦远江
,
安久海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1.003
天合兴-王家店金-多金属矿带中,已发现近10处小型金、银、铜、铅、锌矿床.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为本地区金-多金属矿的富集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经研究认为南北向断裂是天合兴-王家店金-多金属矿带的导矿构造,北东向和北西向共轭剪切断裂是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在空间上具等距分布的特点,同时常伴随有辉绿岩、花岗闪长岩、正长斑岩等脉岩侵入.这些规律的发现在本区提高了地表工程的有效性,缩短了勘查周期,对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天合兴-王家店
,
金-多金属矿带
,
控矿构造
,
成矿
谢发勤
,
吴向清
,
李金山
,
傅恒志
材料导报
研究了63~292K热力学过冷度范围内,Cu-Ni单相合金的凝固组织演化规律,分析了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过程中的形核与再辉行为.结果表明:①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的冷却曲线上有较明显的形核特征;②在负温度梯度熔体凝固冷却曲线的快速再辉阶段,出现了明显的"二次再辉"特征,此"二次再辉"的本质有别于慢速凝固阶段的二次再辉,因此称之为"伪再辉".
关键词:
负温度梯度
,
过冷度
,
过冷凝固
,
再辉
李酽
,
岳明波
,
汪信
,
杨绪杰
,
陆路德
功能材料
以盐酸对红辉沸石进行了脱铝,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手段对样品做了表征.探讨了酸用量与红辉沸石脱铝量、结晶度、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盐酸对红辉沸石脱铝速度快,脱铝量随着盐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脱铝的进行,样品的衍射峰位移呈周期性变化,面网间距总体减小,且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规律性变化.随着脱铝度的提高,在3700~3200cm-1波数范围内,出现新的吸收峰,与羟基窝的生成和变化相关.在不补硅的情况下深度脱铝,容易导致红辉沸石骨架结构崩塌.
关键词:
红辉沸石
,
脱铝
,
分子筛
,
结晶度
,
X射线衍射
,
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