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中强
,
张良均
,
郑志强
,
叶春勇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9.01.016
采用复合阻燃填料氢氧化铝和十溴联苯醚、疏水性气相白炭黑,制备了长效防污闪涂料,考察了改性氢氧化铝与十溴联苯醚复合阻燃材料对涂料阻燃效果、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以及气相白炭黑对涂料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十溴联苯醚混合用量为40:5(相对于每一百份硅橡胶),气相白炭黑用量为12,涂料具有最佳的性能,能够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涂料使用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要求.
关键词:
长效
,
防污闪
,
复合阻燃
陈铮
,
王永欣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8.03.003
研究了8090中强铝锂合金和2090高强铝锂合金的疲劳特性, 包括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名义和本征门槛值、裂纹闭合效应、尾迹效应、无裂纹疲劳寿命. 8090合金在近门槛值区有优良的名义疲劳裂纹扩展抗力和名义门槛值, 归因于高的裂纹闭合效应; 同时, 显露出强的短裂纹效应, 系因裂纹闭合效应的尾迹依赖性. 无裂纹疲劳寿命以2090合金为佳, 与其高的屈服强度和细的扁平未再结晶晶粒相对应. 两合金的本征疲劳裂纹扩展抗力、本征门槛值以及在Ⅲ区的名义疲劳裂纹扩展抗力差别甚微. 在断口上, 8090合金的塑变特征明显, 2090合金的分层倾向更强. 重点探索了疲劳特性与断裂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
铝锂合金
,
疲劳
,
断裂特征
戴俊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5.02.010
阐述了白炭黑的结构、性质和表面改性的作用、改性机理,以及比较白炭黑与单分散二氧化硅粒子补强橡胶的差异.凹凸棒粘土是一种具有层链状结构的水合硅酸铝镁晶体,表面呈棒状或纤维状,经过偶联改性后,对橡胶有良好的补强效果.硅酸钙是耐低温氟醚橡胶较理想的补强材料.硅气凝胶可作为高性能橡胶的补强剂.
关键词:
硅酸盐
,
白炭黑
,
单分散二氧化硅粒子
,
凹凸棒粘土
,
硅酸钙
,
硅气凝胶
,
补强剂
,
纳米粒子链
李超龙
,
石海泉
,
吕建钦
原子核物理评论
为了研究强流脉冲束流在静电加速管中的传输,采用矩阵法分析了非强流脉冲束流与强流脉冲束流在静电加速管中的传输矩阵,编写了束流在静电加速管等元件中传输的计算程序ACCT。用优化方法实现给定的光学条件,用迭代方法计算强流脉冲束流的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传输的影响以获得自洽解。在不同束流流强条件下,利用ACCT、TRACE-3D和TRANSPORT等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加速电压比,可以增强静电加速管的聚焦能力、减少束流损失和提高传输效率。
关键词:
强流脉冲束
,
静电加速管
,
空间电荷效应
,
迭代方法
,
模拟计算
蔡炬
,
毛宇
,
吕辉
,
张利娜
,
杨祥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3.05.016
通过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处理,推导了准线性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方程,研究了强色散补偿光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分析了这些非线性效应所致脉冲对称扰动、定时抖动和振幅抖动的规律,并通过仿真实现了强色散控制系统中的稳定传输.
关键词:
强色散控制
,
准线性脉冲
,
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
信道内四波混频
党朋
,
许晓嫦
,
刘志义
,
于文斌
,
宁爱林
,
曾苏民
材料导报
在过去20年中,强塑性变形技术作为制备超细晶金属及其合金的一种方法被广泛研究.主要介绍了强变形技术在铝合金中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铝合金晶粒大小、晶界、晶体织构及第二相等微观组织参数,强度、塑性、疲劳、腐蚀及超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强塑性变形
,
铝合金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李超龙
,
石海泉
,
吕建钦
原子核物理评论
强流脉冲束传输的计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粒子束分布产生不同的空间电荷场,而在束流运动过程中,空间电荷场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粒子运动的轨迹与空间电荷势又是相互依赖的,因此需要求得一个自洽解。采用矩阵法分析了非强流脉冲束流与强流脉冲束流在四极磁铁中传输的矩阵,并编写了束流在四极磁铁等元件中的传输计算程序,程序采用迭代计算方法获得自洽解。程序运行时,可以进行直观的图形显示。
关键词:
强流脉冲束
,
四极磁铁
,
矩阵法
,
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