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27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Ti, Al)N/Ti2AlN涂层的制备

升升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754

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了Ti-Al-N涂层, 研究了沉积工艺参数对沉积态涂层的成分及相组成的影响, 以及在不同退火处理条件下各涂层组织的变化. XRD结果表明, 通过改变沉积工艺参数可以控制沉积态涂层的成分, 使涂层经退火后生成Ti2AlN相. 适当成分的沉积态涂层退火生成Ti2AlN相所需的最低退火温度为650℃, 其它沉积态涂层在700℃或更高温度下退火才能生成Ti2AlN相; 退火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AlTi3N+5Al→TiN+2Al3Ti和AlTi3N+3Al→Ti2AlN+Al3Ti. 此外, 延长退火时间可使相同工艺下的沉积涂层生成的Ti2AlN相含量略有增加. 利用SEM对涂层进行了分析, 测量了涂层的摩擦系数.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 Ti2AlN coating ,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 friction coefficient

材料吸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宋荟荟 , 周万城 , 罗发 , 卿玉长 , 李智敏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08

采用吸材料的隐身技术是最重要的隐身方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军用和民用等各个领域.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吸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吸原理及吸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重点论述了材料吸体的分类和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材料吸体的努力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磁吸材料 , 隐身技术 , 材料吸

宽带吸材料的研究进展?

院伟 , 杨进 , 王一龙 , 李维 , 官建国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1.016

宽带吸材料在隐身、电磁屏蔽和兼容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受制于材料的电磁频散,传统吸材料的低频吸收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发展的吸材料由于具有不同于传统材料的吸原理而广受关注。简要概述了吸材料的性能、结构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吸材料的新型吸收机制及宽带吸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材料 , 吸收机制 , 宽带

材料吸体吸波特性研究

刘凌云 , 胡长寿 , 郭彪

材料导报

设计了一个强谐振材料吸体,它由电谐环振器(Electric ring resonator)和短导线组合而成.采用数值仿真法,在8~12GHz波段提取了这种材料的s参数,并计算了其吸渡率.单层材料吸体在10.2GHz处达到吸收峰,吸率达91.3%.多层组合吸渡体在9.72GHz处峰值吸率接近100%.与传统吸材料不同的是,该材料吸体完全由金属结构组成,通过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灵活调节,经优化设计即可实现对入射电磁的高吸收.另外,通过尺寸变化的多层组合结构,利用不同吸频段的叠加效应,实现了对吸频带的拓宽.

关键词: , 材料 , 电谐振器 , 磁导率 , 介电常数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材料在完美吸器中的应用

张勇 , 张斌珍 , 段俊萍 , 王万军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11.020

材料的电磁响应不仅由其构成材料决定,更与其谐振单元的微结构和排列组合息息相关,基于电磁材料的完美吸器(Perfect Metamaterial Absorber ,PMA)通过设计合理的谐振器微结构可实现对特定频段电磁的100%吸收。PM A具备设计灵活、响应可调、吸强、频带宽、厚度薄、质量轻等诸多优点,可广泛用于隐身材料、频率选择表面、太赫兹成像、微型天线、智能通信、电磁探测及调控等领域。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 PM A发展历程、结构特征、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以期获得对PM A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最后对PM A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探讨,具备多功能的主动智能PM A和基于新工艺、新材料的新型PM A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材料 , 隐身衣 , 综述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鲁云华,洪斌,迟海军,岩,肖国勇,胡知之

鲁云华 , 洪斌 , 迟海军 ,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材料吸器的极化特性研究进展

姚丽芳 , 李敏华 , 建峰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7.009

材料由于具有吸波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简要介绍了材料产生吸的原理,并着重阐述了吸材料在微波段、光波段以及太赫兹波段的极化特性和相应材料吸器结构的模拟及实验研究进展.这种材料的吸波特性在军事和民用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 材料 , 极化敏感 , 极化不敏感

基于材料的新型吸材料及其天线隐身应用进展

占生宝 , 刘涛 , 严红丽 , 丁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的出现为设计新型吸材料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综述基于材料的新型吸材料及其在天线隐身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吸材料的特点,尤其是基于媒质参数可调的完美吸材料在技术上所具备的优势.展望了新型吸材料在天线隐身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材料 , 材料 , 天线 , 隐身

电磁材料在微波吸材料中的应用探索

冯一军 , 朱博 , 徐培华 , 俊明 , 姜田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3.08.03

人工电磁材料具有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参数,并且拥有可设计性和可灵活调节的性质,可实现对电磁传播性能进行新的调控,是近年来国际物理学、材料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人工电磁材料的概念内涵和近年来的发展概况,简要分析了国外人工电磁材料研究的发展水平,以及美欧军事强国对材料研究的重视和支持情况。重点介绍了南京大学开展的一些人工电磁材料在微波吸材料结构中的应用探索,包括材料微波吸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基于人工手征材料结构的吸结构设计、吸频带可调节及可切换的微波吸结构设计等。这些材料和结构运用人工材料的特殊物理特性和参数的可设计性,与传统微波吸材料相比,具有可调节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对电磁的调控能力。

关键词: 电磁材料 , 材料 , 电磁极化 , 电磁参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2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