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41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全血中核黄素的含量

韦京豫 , 郭长江 , 杨继军 , , 李云峰 , 徐琪寿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4.017

为了直接反映核黄素营养状况对血中核黄素水平的影响,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血浆及全血中核黄素含量的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5 μm)分离,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体积比为35∶65)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450 nm,发射波长:520 nm).样品经乙腈、三氯甲烷处理后进样分析.核黄素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200 nmol/L,最低检测限为2.5 nmol/L(S/N=2),日内测定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日间测定的RSD为4.3%.核黄素在血浆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7.0%~104.0%,在全血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7.4%~104.4%.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核黄素 , 血浆 , 全血 , 大鼠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微米硫酸钡增韧增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形貌流变结晶行为

沈小宁 , 潘明旺 , 袁金凤 , 徐海军 ,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铝酸酯对微米级BaSO4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BaSO4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冲击断面形貌、加工流变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BaSO4粒子PP之间存在着改善的界面粘附,在一定作用力下BaSO4粒子会发生界面脱粘而形成孔穴,完成无机粒子对应力的传递释放,并促使塑性形变在界面脱粘后发生,阻止初期应力所致细裂纹的扩展,从而增加基体树脂的韧性和刚性;复合材料界面的改性会增加BaSO4的成核能力,阻碍PP分子链的移动,在基体中形成不完善的、更小尺寸的晶体.

关键词: BaSO4表面处理 , 增韧 , 形貌 , 加工流变 , 结晶行为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孔型立辊调宽轧制的三维塑性有限元研究

李学通 , 杜凤山 , 吴建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1.008

采用塑性有限元法(FEM)建立宝钢2050粗轧区孔型立辊调宽过程轧制模型.计算所得多块带钢轧制力值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模拟的带钢头尾形状现场实际结果吻合也很好,并建立立轧稳态狗骨形状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得出立辊孔型角度对狗骨高及轧制力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热轧带钢 , 孔型立辊 , 调宽轧制 , 塑性有限元法

基于粘塑性模型非球面透镜三维模压成型模拟

张小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析探讨了高温玻璃的应力流动模型及其材料参数的温度相关性。利用粘塑性力学模型,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建立非球面透镜高温模压有限元模型,对光学玻璃L-BAL42球形预制件模压成非球面透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非球面透镜应力分布规律:透镜边缘处应力最大,在和模阶段应力快速增加,导致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结果得到实验的验证。采用较大的模压速度及冷却速度将导致残余应力增加,同时分析了透镜非球面偏差变化规律。最后在模具设计时将非球面偏差补偿进去,发现非球面透镜偏差减少,由正偏差变为负偏差。

关键词: 非球面 , 塑性模型 , 三维模压成型模型

筒形件正旋三维塑性有限元分析

许沂 , 张士宏 , 杨柯 , 李萍 , 单德彬 , 吕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0.04.005

建立了更加符合筒形件强旋实际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对筒形件正旋进行了三维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筒形件正旋变形各阶段的应力和应变速率分布,解释了正旋时的胀径、缩径及母线偏转和隆起等问题,求得了正旋过程中旋压力的变化,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筒形件 , 正旋 , 塑性有限元

钨酸根抑制不绣局部腐蚀的机理

许淳淳 , 吴小梅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2.01.001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AISI304不锈钢在含WO2-4+Cl-的模拟闭塞电池中形成钝化膜的组成结构及WO2-4抑制其局部腐蚀的机理.研究表明,闭塞区内AISI304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的外层主要为WO2-4、CrO3、CrCl3、FeCl2和FeCl3,此外,还有少量的Ni2O3、Fe2O3、CrO2-4、γ-FeOOH以及Fe(OH)3;溅射5 min时膜内层主要为Cr2O3、CrOOH、Cr(OH)3、FeCl2、FeCl3和WO3,还有少量的WO2和WO2-4.WO2-4对钝化膜的影响在于WO2-4迁入闭塞区后吸附在金属表面,可全部或部分取代吸附在钢表面的Cl-,并与腐蚀产物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WO2,WO2-4Fe2+、Fe3+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FeWO4和Fe2(WO4)3覆盖在阳极上,形成较耐蚀的保护膜,降低闭塞区内自催化效应速度,从而抑制局部腐蚀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04不锈钢 , 钝化膜 , WO2-4 , Cl-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板材轧制过程轧制力塑性有限元快速计算

张光亮 , 张士宏 , 刘劲松 , 张海渠 , 李长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满足板材轧制过程在线控制快速计算的要求,首先建立了板材轧制平面应变塑性有限元能量泛函。其次,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只考虑变形区的快速有限元模型,且对有限元建模的关键问题包括中性点、第一类速度奇异点和刚性区等进行了处理。最后,开发了板材轧制快速计算有限元程序,并且利用现场轧制数据测试了快速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和精度,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和精度满足在线快速计算的要求。

关键词: 板材轧制;塑性有限元法;在线控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41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