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716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汽车用钢板纳米晶镀锌层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机理

苏永其 , 刘瑞 , 姚锦元 , 汪红 , , 丁桂甫

电镀与涂饰

将汽车用钢板置于碱性镀锌液中电镀,制备了纳米晶镀锌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镀锌层在3.5%NaCl溶液中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以能谱仪(EDS)研究腐蚀产物组成,运用塔菲尔(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纳米晶镀锌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镀锌层由直径80~100 nm的针状结构的纳米晶组成;在3.5%NaCl溶液中,经24h和48 h腐蚀后,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增大;经过48 h腐蚀后,有腐蚀团聚物出现;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的电阻减小而电容增大.

关键词: 镀锌 , 纳米晶镀层 , 钢板 , 腐蚀机理 , 腐蚀电流密度 , 电化学阻抗谱

环保型纳米晶镀锌层/电泳漆复合镀层

苏永其 , 张振杰 , 汪红 , 姚锦元 , , 丁桂甫

腐蚀与防护

为了实现汽车零部件环境友好型镀锌防腐蚀处理,利用纳米镀锌和电泳涂装技术的有机结合,分别对酸性和碱性镀液电镀锌进行纳米改性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镀锌层的表面形貌以及复合镀层的断面形貌;测量了镀锌层的塔菲尔(Tafel)曲线;采用百格刀法测试层间结合力并对复合镀层进行中性盐雾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镀锌层均出现纳米晶;随着镀锌电流密度的增大两种镀锌层的腐蚀电位均增大,同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复合镀层中性盐雾试验耐腐蚀时间达到1000 h且结合力达到5B水平,这表明纳米晶镀锌层和电泳漆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纳米锌 , 电泳涂装 , 耐蚀性 , 复合镀层

GFRP人行设计探索

袁渐超 , 任司南 , 熊皓 , 刘保良

玻璃钢/复合材料

研究复合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以天津某复合材料人行研究对象,采用ANSYS 11.0建立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结构验算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复合材料桥梁可以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最后探讨了复合材料桥梁设计面临的技术困难——结构设计准则和结点连接技术,并根据当前国内外复合材料的发展和环境恶化的加剧,对复合材料桥梁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人行 , 复合材料 , 结构分析 , 设计准则 , 环保

纯银触头熔行为高速摄像研究

陈静洪 , 陈松 , 谢明 , 王塞北 , 胡洁琼 , 王松 , 张吉明 , 陈永泰

贵金属

采用自主设计的电接触-高速摄像试验系统,在直流单分断模式下对纯银触头在电接触过程中所发生的熔行为进行观测,从而在不同的电流条件下对电接触过程中熔的形貌尺寸进行研究,同时通过SEM对电接触熔行为作用后纯银触头的表面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DC 10 V (8~20 A)条件下,纯银触头在电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熔有圆柱型和哑铃型2种形貌,并且其尺寸微米级;熔的直径和长度都随电流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10~15 A范围内纯银触头在电接触过程中不易形成熔,电接触过程中电弧可能先于熔而产生,并且熔和电弧现象可以同时存在。

关键词: 纯银触头 , 电接触 , , 高速摄像

高温条件下材料固体力的测量

栾超 , 由长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搭建了高温条件下材料固体力的测量系统,该系统最高温度可达1600℃,可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及接触时间下的固体力.本文中采用玻璃固体材料,对其熔点附近温度范围内的固体力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显示,材料抗拉强度及脖颈抗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与常温石蜡材料所获得的固体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二者在数量级上相符合,绝对值偏差不超过38%,且明显优于传统的固体力估算方法.

关键词: 高温 , 固体 , 烧结脖颈抗拉强度 , 测量 , 计算公式

电缆架的电弧喷涂工艺

聂玉华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电缆架电弧喷涂的工艺流程,包括:架焊缝处理-表面喷砂处理-电弧喷锌-涂层封闭-检查-成品.讨论了各工序的特点和要求.

关键词: 电缆 , 电弧喷涂 , 喷砂 , 封孔

高效式热风循环烘炉

袁永壮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01.010

介绍了热效率高、烘炉内温度场均匀性好和稳定性高的高效式热风循环烘炉的优点及其设计.

关键词: 高效式热风循环烘炉 , 优点 , 设计

用C5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

赵庆新 , 丁小平 , 邱月 , 徐秋实 , 张建勋 , 蔡超夫

硅酸盐通报

针对桥梁混凝土对早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特殊要求,以及优质矿物掺合料普遍缺乏的现状,采用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降低水胶比和掺加高弹性模量矿物掺合料,优化胶凝材料总量、粉煤灰掺量和砂率等主要参数,使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达到用混凝土要求.用C50自密实混凝土各参数的优化结果:水胶比0.32,砂率45%,胶凝材料用量530 kg/m3,粉煤灰掺量30%.制备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其T500时间11s,坍落扩展度690 mm,7d强度46.1 MPa,28 d强度61.4 MPa,28 d弹性模量36.6 GPa.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 桥梁 , 粉煤灰 , 弹性模量

微机械悬法研究氮化硅薄膜力学性能

宗登刚 , 王钻开 , 陆德仁 , 王聪和 , 陈刚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3.02.005

利用高精密纳米压入仪检测微机械悬的载荷-挠度曲线,来研究低应力 LPCVD氮化硅薄 膜的力学特性.通过大挠度理论分析,得到考虑了衬底变形对挠度有贡献的微挠度解析表达式. 对于在加卸载过程中表现出完全弹性的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其挠度进行了拟合,从而得到杨氏 模量、残余应力和弯曲强度等力学特性参数.低应力 LPCVD氮化硅薄膜的研究结果 :杨氏模量 (308.4± 24.1) Gpa , 残余应力 (252.9± 32.4 )Mpa, 弯曲强度 (6.2± 1.3) Gpa.

关键词: 微机械 , , LPCVD , 氮化硅 , 杨氏模量 , 残余应力 , 弯曲强度

飞机隔热结构热效应分析与实验

夏甜 , 许平 , 尚磊 , 王奡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6.000147

针对飞机隔热结构中金属筋条的热问题,设计了两类典型飞机隔热结构构型.为了研究分析热效应对隔热性能的影响,对各构型进行瞬态热传导有限元分析,得到在热面温度分别为100 ℃,200 ℃,300 ℃,424 ℃时考核点的温度,并通过隔热性能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热对隔热结构的隔热性能有较大影响,设计隔热结构时应充分考虑热现象;提出了热阻断的方法.

关键词: 隔热结构 , 瞬态热传导 , 隔热性能 , 阻断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7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