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莲
,
郭垚峰
,
蒋冬福
,
刘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0.005
采用溶胶-球磨法制备 W-10Cu、W-20Cu 复合粉末,研究了球磨工艺对粉末粒度、形貌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磨粉末呈现双峰粒度分布,球磨20h的W-10Cu、W-20Cu粉末的粒度分别为1.03和1.15μm。球磨过程中,粉末比表面积变换式 ln [(Sm-S0)/(Sm-S)]与球磨时间t 符合线性关系。W-10Cu、W-20Cu 复合粉末球磨20h,可以在1380℃一步液相烧结达到近全致密,显微组织细小且均匀。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W-Cu复合粉末
,
喷雾干燥
,
高能球磨
辛运来
,
李晓
硅酸盐通报
为改善蒸养混凝土的冬期制备,研究掺加UEA对蒸养混凝土冬期制备的强度影响.不同UEA掺量的混凝土在蒸养后分别采用三种室外养护方式.其它原料配比不变,掺加UEA的蒸养混凝土在冬期制备时的各龄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优于不掺的蒸养混凝土,而劣于不掺的标准养护混凝土.且随UEA掺量的增加,蒸养混凝土冬期制备的各龄期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蒸养混凝土覆膜后再转入室外养护在冬期制备中较有利于UEA的作用发挥.该养护方式下,UEA掺量为6.O%时,28 d、90 d、120 d抗折强度分别达到同龄期空白标准养护混凝土的76.8%、74.5%、77.5%,抗压强度分别达到88.3%、87.5%、83.8%.
关键词:
蒸养混凝土
,
养护
,
UEA
,
强度
蒋晔
,
徐智儒
,
张晓青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3.015
建立了一快速、简单地测定阿德福韦酯及其降解产物阿德福韦单特戊酸甲基酯、阿德福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Inertsil CN-3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4.0)(体积比为33∶6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61~181.7 mg/L和2.018~197.2 mg/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和0.9998);阿德福韦酯及阿德福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 ~101.0%和99.1% ~99.6% ,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1.0% ,阿德福韦的最小检测量(以信噪比为3计)为1 ng.该方法能同时测定阿德福韦酯及其降解产物,可用于阿德福韦酯降解产物的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阿德福韦酯
,
降解产物
廖有为
,
熊平凡
,
赵舒超
,
曹树印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03.013
阐述了聚天门冬氨酸酯涂料技术,以及用于钢制品上的双组分防腐蚀涂料的配制方法.聚天门冬氨酸酯涂料与常规的两涂层涂料和三涂层涂料相比有不少优点,其重涂间隔时间更短,加快了涂料施工应用过程,降低了费用.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实验说明了该产品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酯
,
双组分防腐蚀涂料
,
重涂时间
,
耐老化性
吕平
,
陈国华
,
黄微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端氨基聚醚(T403)和马来酸二乙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新型聚天门冬氨酸酯(PAE-F).将PAE-F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常温聚合,制备了新型聚天门冬氨酸酯(PAEs)聚脲涂层.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PAE-F.并用FT-IR和WAXD考察了PAE-F聚脲涂层的形态结构、反应活性和力学性能.与现有的几种PAEs相比,PAE-F与异氰酸酯组份的反应活性更低,凝胶时间为55 min~60 min.结构形态研究表明,PAE-F聚脲呈现非晶形态;氨基氢键化程度高,脲羰基总氢键化程度为57.2%,其中完善氢键化程度为63.1%.这种纯硬段聚脲涂层的强度和硬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关键词:
脂肪族聚脲
,
聚天门冬氨酸酯
,
形态结构
,
氢键
,
反应活性
,
力学性质
孙波
,
米镇涛
,
魏荣宝
,
安钢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7.009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聚丁二酰亚胺适宜的水解条件. 讨论了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碱的浓度和用量对产物聚天门冬氨酸的分子量和性能的影响. 利用IR、1H NMR、13C NMR和TG-DTA对聚天冬氨酸钠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水解的适宜条件为水解温度50~90 ℃,水解时间约30 min,NaOH浓度2 mol/L,用量为与聚丁二酰亚胺等摩尔数(每克聚丁二酰亚胺约0.45~0.48 g NaOH);对分子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反应温度;推测水解动力学为2级连串反应类型.
关键词:
L-天门冬氨酸
,
聚天门冬氨酸钠盐
,
聚丁二酰亚胺
,
水处理
,
阻垢作用
,
水解
高帮飞
,
陈志广
,
孙刚
,
李世清
,
黄荣伟
黄金
矿床品位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变异函数可以提供矿床成因和蚀变矿化三维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要信息.基于Micromine三维软件平台,对常福龙金矿床Au品位频率分布、分形分布以及变异函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福龙金矿床Au品位统计分布具有多个成因总体混合的特征,可能与成矿前广泛发育的硅化和绿泥石化基础上叠加主成矿期硅化-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和Au矿化有关;变异函数分析显示,目前的勘查工程间距选择是合理的,能有效地控制矿体.同时,由于品位分布特征受既有工程和样品分布制约,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半定量分析,应用于矿山生产和勘查.
关键词:
Micromine
,
分形
,
变异函数
,
分布特征
,
常福龙金矿床
谢徽
,
高帮飞
,
陈志广
,
黄荣伟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3
内蒙古常福龙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区域EW向韧性断裂的次级NWW剪切带系统内。金成矿发生在燕山晚期,处于区域构造体制挤压-伸展-挤压的转换期以及2期近南北向大规模构造推覆作用的间歇期,张性构造环境为剪切带流体汇聚与成矿作用创造了条件。剪切带构造控矿主要表现为主断裂构造透镜体控矿、主断裂局部张性部位控矿和次级张性断裂-裂隙控矿3种基本型式,构造-流体共同作用分别形成了蚀变岩型、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体),形成了常福龙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蚀变网络基本格局。可以考虑利用构造-蚀变网络结构上的自相似性,指导矿山深边部找矿勘查以及剪切带系统内新矿体的预测。
关键词:
剪切带型金矿床
,
构造体制转换
,
构造-蚀变网络
,
自相似性
,
常福龙金矿床
陈志广
,
高帮飞
,
黄荣伟
,
李世清
,
薄济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3
内蒙古常福龙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金成矿带以西乌拉山—大青山金成矿带内,为一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控制明显的脉型金矿床,主要与硅化和钾化热液蚀变有关.矿区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经历多期成矿叠加,主成矿期热液蚀变主要分3期,早期以面状的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中期成矿阶段以脉状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为主;晚期以面状或脉状的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的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成因模式,探讨常福龙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认为该矿床的东南部和北西部是很好的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在该地区的深部加强找矿工作.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华北克拉通北缘
,
常福龙金矿床
,
热液蚀变
,
燕山期岩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