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茹慧
,
周大利
,
蒋凤舟
,
梁彩虹
,
周加贝
,
吕波
,
杜剑桥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3.007
以偏铝酸钠为铝源,在不同pH值下水解沉淀得到氧化铝水合物;用XRD、SEM表征其晶型和形貌,结合水溶液中各种单体铝存在的优势区分析不同氧化铝水合物产生的水解历程.以偏铝酸钠为改性剂在不同pH值下对钛白粉进行表面包覆,研究改性后钛白粉水分散性和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空白试验在pH=4~5下沉淀得到无定形水合氧化铝,形貌为颗粒粒径为数拾纳米的团聚体;在pH=6~10下沉淀得到勃姆石型水合氧化铝,结构疏松,呈絮状;在pH> 10下沉淀得到三水铝石,呈片状或棱镜形状.不同pH值下包覆的钛白粉具有不同的表面zeta电位,包覆后钛白粉其等电点均比未包覆钛白粉高.在pH=10的水溶液中,pH=4和5下包覆的钛白粉水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差,而在pH=9、10、10.5下包覆的钛白粉其水分散性和稳定性比未包覆的钛白粉提高明显.
关键词:
钛白粉
,
包膜
,
氧化铝
,
分散性
,
zeta电位
周航
,
张云鹏
,
王华
,
杨志怀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出更高纯度的钼粉,为此在钼粉还原生产中采用纯钼板制成的料舟以避免钼粉受到污染;然而纯钼料舟常常因破裂失效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从料舟的使用工况入手,分析环境气氛、热应力对料舟的影响;对不同服役时间的料舟取样,测试料舟材料的硬度及抗弯强度,并观察相应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料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料舟服役温度超过了纯钼的再结晶温度,长期的高温使用使制作料舟的轧制钼板的致密纤维组织转变为粗大的等轴晶组织,材料出现脆化(再结晶脆性)。基于料舟的失效分析,对钼粉生产中料舟材料的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
钼料舟
,
失效分析
,
轧制钼板
,
再结晶脆性
,
金相组织
徐建平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issn.1000-7571.2014.01.009
为了准确确定碱石棉吸收重量法测定钢中低碳时的空白值,考察了实验使用的瓷舟中碳熔出状况.结果表明,在助熔剂和样品两种不同熔体的作用下,只装有助熔剂与同时装有助熔剂和样品的瓷舟的碳熔出率不同,前者比后者高.由于瓷舟中碳的熔出率不同,测得的空白值也不同.在进行样品分析时,由于瓷舟中有样品和助熔剂,如果用瓷舟只有助熔剂无样品时测得的空白值计算样品中碳的测定结果,会导致结果偏差.因此无论是重量法还是其他的比较分析,都必须要找到样品分析时瓷舟中碳的熔出空白值.在计算试样分析结果时,不能直接扣除瓷舟只有助熔剂无样品时测得的空白值,必须要扣除瓷舟有助熔剂和样品时的空白值,这对于样品中痕量碳的测定尤其重要.
关键词:
低碳
,
熔出空白
,
重量法
汪建宇
,
贾大成
,
高文
,
徐爱军
,
任德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0.005
五凤金矿床是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主要因素.百草沟-金苍北东东向深断裂带与北西向小延吉河和朝阳河断裂的组合控制火山盆地的产生,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小延吉河和朝阳河两条断裂的次级北东和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断层的交汇、张性断层、产状变化和多期次活动叠加等是控制富矿体的主要因素,依据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可以进行就矿找矿和成矿预测.
关键词:
五凤金矿床
,
断裂构造
,
控矿构造
,
成矿预测
,
吉林延吉
黄向东
,
沈峰
,
李强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5.03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谱分析了工业应用中的二硼化钛/氮化硼导电陶瓷蒸发舟与金属铝液的反应.通过对蒸发舟与金属铝液接触面的成分面分布及成分线扫描数据的分析,指出该成分蒸发舟的失效机制为液态铝与舟体表面BN发生反应生成AlN,松动的导电相TiB2颗粒被铝液流冲刷到熔池两侧,导致舟体电阻增加及发热不均匀,并且熔池面积不断减小,影响蒸镀品质,最后失效.对改善蒸发舟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TiB2/BN
,
蒸发舟
,
蒸发镀铝
韩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掺杂稀土镧的钼粉经压型、烧结、交叉换向轧制而成的钼镧合金板热冲压钼舟变温变载下的力学行为,探讨高温退火后析出物的弥散分布对钼镧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加热制度对合金板材冲压成型性能的影响,分析料舟的断裂机制.研究表明,弥散分布的La2O3明显提高了钼板再结晶温度与力学性能,交叉轧制降低了板材纵向和横向力学性能的差异,有利于钼镧合金板的冲压成型;对2.8 mm厚Mo-1.0%La2O3合金板及冲压模具在550℃进行加热,将得到最大的冲压变形量;钼舟在18管炉内承受变温变载荷长期运行后,由于材料内部的空位迁移与滑移面上的位错滑移导致的韧窝撕裂,使料舟最终发生了宏观断裂.
关键词:
稀土镧
,
钼板
,
料舟
,
冲压
,
断裂
王正刚
,
夏卫卫
,
赵兵
,
惠晨鹏
玻璃钢/复合材料
新舟飞机雷达罩位于机身最前端,是采用手工湿法糊制的一种蜂窝夹层玻璃钢,不仅是具有电磁透波功用的功能件,同时又是容易受损的结构件,其中夹层进水就是雷达罩一种非常重要的损伤方式.结合新舟飞机雷达罩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电性能降低的故障现象,对故障雷达罩进行淋雨和浸泡模拟验证试验,通过分析对比淋雨和浸泡前后雷达罩重量和电性能指标,表明水分可以通过损伤(即使不易察觉的微小损伤)进入雷达罩夹层结构,使雷达罩电性能迅速降低.针对这些试验结果对雷达罩夹层进水、积水原因及原理进行分析,并利用雷达罩的电磁理论研究水对雷达罩电性能的影响,提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雷达罩内外表面各种损伤情况是保证雷达罩始终具有良好电性能的关键.
关键词:
雷达罩
,
损伤
,
透波系数
,
夹层进水
管方
,
翟晓凡
,
段继周
,
张杰
,
侯保荣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07002
为了揭示海洋微藻在菌膜上的附着规律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探究舟形藻在铜绿假单胞菌菌膜条件下的附着,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菌膜存在与舟形藻附着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附着前期菌膜抑制舟形藻的附着,后期则促进舟形藻的附着.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舟形藻的存在增大了316L不锈钢的腐蚀倾向,并使腐蚀速率增大;而菌膜的附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舟形藻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
关键词:
附着
,
电化学阻抗谱
,
舟形藻
,
铜绿假单胞菌PAO1
,
316L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