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橡胶衬里脱落原因分析

孔全兴 , 赵万祥 , 林中 , 龙磊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国内某核电站第一次大修期间,检查发现重要厂用水系统( SEC)衬胶管道内部衬胶大面积脱落。厂用水系统为核安全相关系统,管道衬胶大面积脱落可能引起管道堵塞、腐蚀泄露、进而导致系统不可用,严重时导致机组停机。本文对厂用水管道衬胶脱落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设计资料查询、检测分析,讨论了橡胶衬里脱落的原因。

关键词: 核电站 , 橡胶衬里 , 原因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中的阿司匹林及游离水杨酸

董煜 , 赵远征 , 张怡娜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3.02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中阿司匹林和游离水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35∶65∶3),检测波长为280 nm.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28 g/L~0.141 g/L和0.77 mg/L~3.85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7%(RSD=0.8%)及99.61%(RSD=1.3%).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测定 , 阿司匹林 , 水杨酸 , 赖氨匹林

三代木麻黄林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刘强 , 毕华 , 黄澜 , 彭少麟 , 沈承德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3.014

研究了海南岛滨海砂土上3代木麻黄林生态系统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基本上与世界土壤和我国土壤相同,呈负斜率分布,轻稀土相对富集,土壤和植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木麻黄林下砂土的稀土元素总含量很低,从第1代林到第3代林分别为:42.716、45.416、14.457μg/g.植物体中的稀土元素的总含量也很低.从第1代林到第3代林,木麻黄根ΣREE分别为0.722、 1.444、 1.887μg/g,枝分别为0.354、 0.318、 0.267μg/g,叶分别为0.492、1.312、0.715μg/g.第3代木麻黄林土壤中ΣREE最低,但根中的ΣREE最高,叶中的ΣREE高于第1代林.表明幼林对稀土元素摄取强烈.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分布为土壤>根>叶>粗枝.

关键词: 木麻黄 , 生态系统 , 稀土元素 , 含量 , 分布

江西金山金矿床控矿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曾键年 , 范永香 , 林卫兵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01.003

通过对区域及矿区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了金山金矿床控矿地质-地球化学因素.金山-西韧性剪切带和双桥山群上亚群及其中形成的金贫化-富集地球化学共轭异常是控制矿田的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剪切带中次级非连续变形的晚期脆性形变构造、有利的围岩岩性和硅化及黄铁矿化蚀变是控制矿床及矿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因素.

关键词: 金矿床 , 地质-地球化学 , 控矿因素 , 江西金山

3,5-二甲基吡唑封闭型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张汉青 , 胡中 , 陈卫东 , 庄振宇 , 朱柯 , 祝宝英 , 许飞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2.10.005

用异氰酸酯三聚体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先进行扩链反应,用3,5-二甲基吡唑(DMP)将剩余的异氰酸酯基封闭,然后用二甲基乙醇胺(DMEA)中和成盐,制得可水分散型封闭异氰酸酯固化剂(WBI),并讨论了封闭比例[n(-H)∶n(-NCO)]、DMPA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水分散型封闭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封闭固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得到了预定结构产物,并且制备的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可在较低温度( 130~ 150℃)实现解封.用合成的封闭异氰酸酯与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制备了水性玻璃烘烤涂料,并对涂膜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3,5-二甲基吡唑 , 封闭多异氰酸酯 , 固化剂

吉林长安堡钼铜矿床含矿岩体锆石 U-Pb 年龄和 Hf同位素组成

周毅 , 松权衡 , 张勇 , 王岩 , 于城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707

长安堡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吉林中部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矿床,钼铜矿化与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含矿二长花岗岩开展了锆石 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获得了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0.2 Ma ±0.6 Ma,与已获得的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168.0 Ma ±1.0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长安堡钼铜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锆石εHf(t)值为7.0~10.08,Hf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417~542 Ma,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570~768 Ma,揭示矿区二长花岗岩源自新元古代亏损地幔中增生的新生地壳。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 Hf 同位素测年 , 长安堡钼铜矿床 , 林中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