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a、Ce、Yb和Nd对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B的影响

, 叶志强 , 彭健 , 张书扬 , 张华 , 王敏炜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8.02.019

在传统的化学镀镀液中分别添加La2O3、CeO2、Nd2O3和Yb2O3在石英光纤表面制备Ni-P-B镀层.重点考察了不同稀土氧化物浓度对化学镀镀速、镀液稳定性、Ni-P-B镀层组成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对改善化学镀工艺过程及其Ni-P-B镀层质量比其它三种稀土氧化物更为显著.与传统的化学镀方法相比,添加浓度为4mg·L-1的CeO2可分别提高化学镀镀速31.3%和镀液稳定性26.1%,并使Ni-P-B镀层更加均匀、致密和平整.

关键词: 石英光纤 , 稀土 , 化学镀 , Ni-P-B ,

皂化法制备硬脂酸钇及其动力学研究

, 陈常青 , 叶志强 , 刘贤湘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3.013

采用皂化法制备了PVC热稳定剂-硬脂酸钇,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盐碱比、氢氧化钠浓度等因素分别对硝酸钇/氢氧化钠盐碱反应和氢氧化钇/硬脂酸皂化反应的稀土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新工艺,稀土转化率高达99.50%以上,硬脂酸钇的熔点为118 ℃.经实验验证,第一阶段硝酸钇/氢氧化钠盐碱反应为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A/dt=8.56cA2.第二阶段近似看作氢氧化钇/硬脂酸的皂化反应,符合二级反应特征,动力学方程为-dcA/dt=1666 cA2.采用称重法测定稀土转化率比化学法简单、快速.

关键词: PVC热稳定剂 , , 硬脂酸钇 , 皂化反应 , 稀土

镧元素对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B涂层上电镀厚镍的影响

, 公振宇 , 张华 , 彭健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4.014

在普通瓦特电镀液中添加稀土镧元素在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B涂层上续镀厚镍.考察了氧化镧对镍沉积速率、电流效率、镀层组成、晶粒尺寸、组织结构以及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表面和断面形貌,用能谱仪和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镀层元素和组成.结果表明,在瓦特镀液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9g·-1的La2O3后,镍沉积速率、电流效率、致密度和硬度分别由15μm·h-1、91.33%、94%和283HV提高至16.2 μm·h-1、98.88%、98%和334HV;镀层(约厚840μm)平均晶粒尺寸减小7~8倍;电阻率和可焊性分别由26μΩ·cm和58~68降至21μΩn·cm和2s~3s;镀层经热震试验后无起泡或脱落现象.

关键词: 电镀 , 石英光纤 , Ni-P-B , Ni

核-壳型方解石/磷灰石复合微粉的微波辅助合成

张文龙 , 刘燕燕 , 李永绣 ,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4.022

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一种具有核-壳型结构方解石/磷灰石复合微粉的合成方法.对通过溶液结晶制备的类球状聚晶型碳酸钙微粉,进一步借助微波辐射使晶体表面快速磷酸化,并利用ESEM,XRD和EDS等进行表征.实验制得的复合微粉为类球形颗粒,粒度集中在25μm左右,其结构特征是骨架核体为实心的聚晶型方解石,表面壳层为绒毛状的羟基磷灰石活性层.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方解石 , 核-壳结构 , 微波辐射 , 合成

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李岂凡 , 肖琳 , 钟卓尔 , 张华 , 白立晓 ,

电镀与涂饰

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NiSO4·6H2O、NaH2PO2·H2O、C2H5COOH、H3BO3含量,pH和温度对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影响,并确定了其优化条件分别为35 g/L、32 g/L、20mL/L、28g/L,pH 5.0及84℃.用体视显微镜(S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衍射(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上述各工艺参数对Ni-P合金沉积速率的影响,建立了Ni-P合金沉积速率的动力学方程.经实验验证,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可用于石英光纤表面化学镀Ni-P沉积过程的调节和产物的控制.

关键词: 石英光纤 , 镍-磷合金 , 化学镀 , 沉积速率 , 动力学

化学镀Pd-Ag合金的研究

, 肖正强 , 顾(马来) , 全水清 , 王敏炜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5.002

从化学镀理论出发,建立了Pd-Ag共沉积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验证表明该模型参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较小,对化学镀共沉积钯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分别考察了在一定的镀液金属总浓度([M]o)、还原剂肼的浓度([N2H4])和pH的条件下,模型参数温度(t)、镀液中Pd/1Ag摩尔比(α)和ED-TA浓度(ρ)对金属沉积速度、镀层银含量和两金属还原电位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0、t、ρ和α分别为5×10-3 mol/L、40℃、40g/L和4:1时,采用化学镀共沉积法可制得陶瓷负载型76.9% Pd-23.1% Ag无机复合膜,且镀层厚度为8.5 μm.在350℃和0.3 MPa下,氢气和氮气通过膜的渗透通量分别为7.9×10-3 m3/(m2·s)和2.1×10-6 m3/(m2·s).

关键词: 化学镀 , 共沉积 , Pd-Ag , 数学模型 , 陶瓷

硫酸高铈对低碳钢表面化学镀镍-锌-磷的影响

李敏 , 陈柳萌 , 邹友琴 ,

电镀与涂饰

为了改善镍-锌-磷合金镀层的性能,在基础镀液中添加硫酸高铈,在低碳钢钢管表面进行化学镀镍-锌-磷合金.通过称重法和在5% NaCl溶液中的耐蚀时间测试以及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考察了镀液中Ce(SO4)2浓度对镀速和镀层的表面形貌、耐蚀时间和晶体结构的影响.随着Ce(SO4)2浓度的增大,镀速和耐蚀时间先升高后下降,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先得到改善后劣化.适宜的Ce(SO4)2用量为15 mg/L.与基础镀液比较,含15 mg/L Ce(SO4)2的镀液镀速从3.7 mg/(cm2·h)提高至4.4 mg/(cm2·h),所得镀层平整、光亮、均匀和致密,非晶相程度提高,耐蚀时间从240h延长至275 h.

关键词: 镍-锌-磷合金 , 化学镀 , 硫酸高铈 , 低碳钢 , 耐蚀性

Yb-La改性化学镀制备钯无机复合膜的动力学研究

, 杨苏平 , 王敏炜 , 刘贤相 , 叶志强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8.02.023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化学镀钯各主要工艺参数(氯化钯、水合肼、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镱-镧混合物的浓度和镀覆温度)对钯沉积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钯沉积速度的动力学方程.经实验验证,该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对化学镀钯沉积过程的调节和产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 化学镀 , 动力学 , 镀速

稀土在化学镀制备钯无机复合膜中的应用研究

, 余强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1.006

在传统的化学镀镀液中分别添加Y-La、Y-Pr和Y-Nd等混合稀土制备钯/α-Al2O3无机复合膜.重点研究了在镀液中添加混合稀土对钯的沉积速度、镀膜温度和膜表面结构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钯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分别添加适量的Y-La、Y-Pr和Y-Nd等混合稀土,可提高镀速31%~60%、降低镀温10℃~20℃、缩小钯膜的晶核尺寸和提高膜的致密性.

关键词: 稀土 , 化学镀 , 复合膜 , 无机膜 ,

DMFC阳极催化剂Pt-Ru/SWCNTs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

, 黄庆荣 , 王伟 , 王敏炜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3.009

采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在单壁碳钠米管(SWCNTs)载体上制备了20%Pt-10%Ru/SWCNTs甲醇阳极催化剂.研究了H2PtCl6-RuCl3浓度、反应温度和SWCNTs纯化对PtRu/SWCNTs催化剂颗粒的影响.以20%Pt/C作阴极催化剂,以氧气作阴极氧化剂,考察了PtRu/SWCNTs阳极催化剂用量、Nafion含量和PTFE含量对单DMFC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PtCl6-RuCl3浓度为0.005-0.005 g·cm -2, 反应温度为60 ℃, 单壁碳纳米管经纯化后所制备的PtRu/SWCNTs催化剂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表面积.PtRu/SWCNTs用量和Nafion与 PTFE含量分别为0.6 mg Pt·cm -2, 7%和为5%时,单电池具有较好的性能.

关键词: DMFC , 催化剂 , 甲醇 , 碳钠米管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