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玉
,
臧兴运
,
赵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6.004
东方红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为主要控矿地质条件.北东向断裂构造为压扭性,沿断裂构造发育的蚀变带以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物组合为主,构造原生晕富Au,贫Cu、Pb、zn,并控制土壤测量Au元素异常浓集中心的分布;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张扭性,沿断裂构造发育的蚀变带以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高岭土化等矿物组合为主,构造原生晕贫Au,富Cu、Pb、zn,并控制土壤测量Cu、Pb、Zn等元素异常浓集中心的分布.工程揭露结果表明,Au矿化蚀变带沿北东向断裂构造分布,而Pb等矿体受控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
关键词:
东方红金矿床
,
断裂构造
,
找矿
,
吉林省安图县
张汉青
,
胡中
,
陈卫东
,
庄振宇
,
朱柯
,
祝宝英
,
许飞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2.10.005
用异氰酸酯三聚体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先进行扩链反应,蒋用3,5-二甲基吡唑(DMP)将剩余的异氰酸酯基封闭,然后用二甲基乙醇胺(DMEA)中和成盐,制得可水分散型封闭异氰酸酯固化剂(WBI),并讨论了封闭比例[n(-H)∶n(-NCO)]、DMPA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水分散型封闭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封闭固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得到了预定结构产物,并且制备的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可在较低温度( 130~ 150℃)实现解封.用合成的封闭异氰酸酯与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制备了水性玻璃烘烤涂料,并对涂膜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3,5-二甲基吡唑
,
封闭多异氰酸酯
,
固化剂
赵颖
,
王飞
,
温彦平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5.2014072101
考察太原城区10个国控点O3日浓度变化,并分析了其与相关气象因子(能见度、大气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和风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平均O3浓度变化最大;春季O3平均浓度变化次之,冬季变化最小;全年O3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最高标准.对各国控点日O3浓度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城市新兴繁荣区和传统重工业区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 Group Ⅰ)的O3浓度变化的持续时间要明显高于过渡区域(Group Ⅱ).城区全年时间尺度上,O3均与能见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n=365,P<0.001).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城区O3时间序列的变化周期为以<4 d的短周期为主( P<0?05),且在6—7月与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存在严格的线性同步变化特征,在11月则与可见度存在近似严格的线性同步变化特征.西西北风对O3浓度影响最大,全年影响频率达50%;而夏季受此影响频率高达60%,秋季西西北风和西北北风对O3浓度的影响频率相近(约40%).
关键词:
近地面臭氧
,
大气污染
,
周期结构
,
气象要素
,
煤炭工业城市
白令安
,
孙景贵
,
古阿雷
,
赵克强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606
小多宝山铜铁矿床位于多宝山铜(钼)矿床西北约20 km处,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接触地带,尤其是北西西向片理化叠加部位.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典型的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石英、碳酸岩、绿泥石等,根据矿化和蚀变可划分为6个成矿阶段.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等中酸性岩体为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流体及动力,由于强烈的剥蚀作用,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遭受巨大的破坏,因此矿区及外围地区的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具有巨大的寻找高温或中高温热液型铜矿床的潜力.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
地质特征
,
找矿方向
,
黑龙江省
,
小多宝山
李青锋
,
高卫宏
,
王建涛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204
温江寺金矿床赋存于三叠系断陷盆地深水-半深水复理石建造中,该套沉积岩系是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金矿(化)体严格受具韧-脆性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和北东向断层破碎带控制,二者交汇部位往往是矿体产出部位,岩脉的侵入主要起着改变岩石力学结构以便含矿热液渗入和萃取金矿化物质的作用。矿区已发现4条矿带,容矿岩石主要为钙质板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化)石英脉型。综合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作用等认识,认为矿区深部及外围化探异常较好,构造发育部位是下一步扩大矿体规模有利地段。
关键词:
温江寺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找矿前景
王滨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3.005
湖南湘中铃山金矿为破碎蚀变岩型矿床,产于元古界板溪群泥质碎屑岩中,矿化受一条整体呈北西西向展布的张扭性断裂带控制,矿体赋存于次级北西向蚀变破碎带中.矿体具侧伏规律,侧伏角30°~50°,具平行于两组赋矿断裂交迹线延伸的特点.围岩蚀变具分带性,矿体产于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带(内带).微细粒金占99.8%,主要产于蚀变构造角砾岩型和网状石英脉型矿石中;明金仅占0.2%,主要产于沿矿体侧伏中心线分布的网状石英脉型矿石中.矿床成矿作用受地层岩性、深断裂旁侧的有利成矿构造及燕山期岩浆活动诸因素控制,适宜的容矿环境和适当的温压条件是金成矿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铃山金矿床
,
破碎蚀变岩
,
富集规律
,
成矿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