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镁铝层状超分子化合物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

王雪瑾 , 朱霞萍 ,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1.160115

实验比较了Na2CO3/NaOH、NaOH和NH4OH沉淀法制备的镁铝层状化合物对模拟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Brunauer-Emmett-Teller (BET)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Na2 CO3/NaOH为沉淀剂制备的镁铝层状化合物结晶度高、层状结构完整、比表面积较大、孔径适宜、吸附Cr(Ⅵ)的效果最佳,其优化吸附工艺为:固液比为1g/500 mL,体系pH值为7~9,室温下震荡9h.在最佳吸附条件下,镁铝层状化合物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到199.4 mg/g.镁铝层状化合物通过与含铬阴离子形成层状超分子化合物的方式实现了废水中铬的去除,对含Cr(Ⅵ)226.1 mg/L的实验室废水经6次工艺处理后,残余量小于0.5 mg/L,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指标.镁铝层状化合物是一种处理实验室废水中Cr(Ⅵ)的优良吸附剂.

关键词: 镁铝层状超分子化合物 , 记忆效应 , 实验室废水 , Cr(Ⅵ) , 去除

钢漏钢预报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田建良 , 陈开义 , 江中块

连铸

钢2号连铸机生产过程中,漏钢事故经常发生,同时误报的次数较为频繁,严重影响板坯质量和铸机的高效化生产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钢自主研发了适合钢二号连铸机的漏钢预报系统.模型投用后完全避免了粘结漏钢,解决了困扰钢2号连铸机正常生产的难题,并且为公司节约巨额费用.

关键词: 粘结漏钢 , 预报系统

钢中磷铁水低磷钢冶炼问题的探讨

唐洪乐 , 汪洪峰 , 孙晓辉

钢铁

钢铁水中磷含量偏高,冶炼低磷钢种有困难,通过对国内外降磷方法所采用的"铁水炉外预脱磷"、"SRP法"及"转炉双渣法脱磷方法"的比较分析,摸索出适合钢自身特点的方法--转炉同炉铁水脱磷炼钢工艺.通过在冶炼中采用前期造渣、中途倒渣的方法,将磷的质量分数降到≤0.01%,满足了生产低磷钢的要求.

关键词: TBM顶底复吹 , 脱磷率 , 中磷铁水 , 低磷钢

用木质纤维性能研究

徐静 , 赵永利 , 刘加平

材料导报

采用了德国JRS、国产某BH及新型絮状木质纤维,通过谢伦堡沥青析漏、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水稳定性、渗水系数及构造深度等试验,研究木质纤维性能对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易于分散、低含水率、高吸油率、惰性大、动弹模高的木质纤维有利于增强SMA的用性能.

关键词: 木质纤维 , 沥青混凝土 ,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用热反射涂料的研究进展

曹雪娟 , 刘攀 , 李瑞娇 , 刘誉贵

电镀与涂饰

阐述了用热反射涂料的基本降温原理,介绍了用热反射涂料的组分(包括基料树脂、功能填料、助剂和溶剂),综述了用热反射涂料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用热反射涂料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热反射涂料 , 沥青路面 , 降温性能 , 原理

相聚合物

张宝砚

中国材料进展

详细叙述了新型相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制备、特殊的光学性能和聚合物的相性能与温度、分子结构的关系,讨论了相聚合物的产业化及应用等.所报道的最宽的聚合物相区间从-180 ℃开始直至160 ℃以上消失.

关键词: , 液晶 , 聚合物 , 光学应用

用沥青EVA改性新方法

郑长征 , 李铁虎 , 林起浪 , 王小宪

材料导报

根据聚合物化学反应改性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沥青EVA改性新方法,并制备了一种新的EVA改性用沥青.测试结果表明,用这种新方法所得用改性沥青的性能优于物理法EVA改性沥青的.

关键词: 沥青 , 聚合物 , EVA , 反应改性

寻觅国产钝化“粉”

何生龙

电镀与涂饰

在钝化后的热水槽中加入“粉”(一种蓝色染料)可以解决镀锌蓝白色钝化度不足的问题.回忆了寻找国产染料替代进口产品的过程.

关键词: 镀锌 , 白钝化 , 染色 , 蓝色染料

钢1420冷连轧机轧制力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张国兵 , 汪峰 , 翟承荣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9.04.010

钢1420轧制力模型在Hill方程基础上,分解提炼3个关键因子,建立了显函数的轧制力模型,并进行变形抗力参数和摩擦系数参数的自适应修正以提高轧制力模型精度.经生产实践数据检验,该模型自适应系数在0.9~1.1以内,满足模型在线控制要求.

关键词: 轧制力 , 1420mm冷连轧机 , 模型

新型捕收剂C08在六金矿的应用

刘凤霞 , 韦根远 , 陈建华 , 刘长坚 , 韦连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3.011

针对六金矿浮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新型捕收剂C08浮选金,成功地取消了浮选过程中使用硫酸,将在酸性条件下选金变为碱性条件下选金,金回收率由84.96%提高到90.59%,金精矿富集比提高了3.72,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新型捕收剂 , 金矿石 , 浮选 , 金回收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