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严和店窑汝瓷和台窑官瓷的EDXRF分析

温昶 , 赵会仙 , 李融武 , 李国霞 , 郭培育 , 高正耀 , 赵维娟 , 孙洪巍 , 郭敏 , 谢建忠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技术测试了若干严和店窑汝瓷和台窑官瓷样品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两窑场胎和釉的差异.结果表明:严和店窑汝瓷和台窑官瓷能较好地加以区分.再次证明了钧瓷和汝瓷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 官瓷 , 严和店窑汝瓷 ,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 化学组成 , 因子分析

202.5m硅砖隧道窑技术改造

程玉保 , 罗忠英 , 张美杰 , , 孟庆新 , 赵传亮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1.01.011

针对202.5m硅砖隧道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

关键词: 隧道窑 , 硅砖 , 技术改造

用Si-Fe反应烧结制备Fe-Si3 N4-Si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朱晓燕 , 李勇 , 王佳平 , , 张建芳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2.005

以FeSi75和SiC为主要原料,直接氮化反应烧结,成功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Fe-Si3N4-SiC复合材料.对硅铁氮化进行了化学热力学计算,并分析了产物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氮化产物有α-Si3N4、β-Si3N4,呈纤维状、柱状;维持一定低氧分压对氮化过程有利;产物中存在大量细分散的硅铁金属间化合物,硅铁不能完全氮化,过多Fe阻碍Si的氮化,Fe以Fe3Si形式存在.

关键词: Fe-Si3N4-SiC复合材料 , 化学热力学 , 显微结构

大型高炉用非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的演变及性能

李勇 , , 张建芳 , 刘雄章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2.014

系统分析了大型高炉用3代非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的演变及其性能.从材料演变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并提出了不同材料未来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探讨了我国大型高炉用长寿型氧化物-非氧化物复合材料发展中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炉 , 非氧化物复合材料 , 长寿

梭式氮化窑用Si3N4-SiC匣钵砖用后分析

李勇 , 王佳平 , 朱晓燕 , , 张建芳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0.04.004

利用XRD、SEM和EDAX对在梭式氮化窑中使用1年后的反应烧结Si3N4-SiC匣钵砖内外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匣钵外侧(氧化气氛),匣钵砖表面12 mm厚的区域呈完全氧化状态,主要氧化产物是SiO2;紧随其后的12~20 mm区域呈部分氧化状态,氧化产物主要为Si2N2O及少量SiO2;20 mm以后区域无明显氧化特征.在匣钵内侧(氮气气氛),匣钵砖表面出现了约0.2 mm厚的氧化层,主要氧化产物是SiO2,该SiO2可能是由气态SiO氧化形成的,而气态SiO主要来自SiC的氧化及氮化过程中形成的气态SiO;从显微结构可以看出,SiC颗粒表面氧化明显.

关键词: 氮化 , 梭式窑 , 匣钵砖 , 反应烧结 , Si3N4-SiC 材料

反应烧结温度对Si3N4-SiC材料性能的影响

李勇 , , 张建芳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3.004

以高纯绿SiC和Si粉为原料,用630 t摩擦压力机成型为600 mm ×400 mm×90 mm的坯体,经远红外干燥后,以城市煤气为燃料,在20 m3梭式窑中分别于1 420和1 500℃隔焰氮化烧成,对烧后Si3N4-SiC试样中心和边缘部位的理化性能(包括抗冰晶石侵蚀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反应烧结Si3N4-SiC耐火材料中Si3N4的形成、分布和完全氮化等受诸多因素影响;要想使制品(尤其是尺寸较大的制品)的氮化比较完全,提高氮化烧成温度是非常有效的途经;2)制品中Si3N4分布不均匀:中心部位Si2N2O和游离si的含量均较边缘部位的高,显气孔率也比边缘部位高约1%~2%;3)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可避免地出现Si的迁移,从而导致最终制品中Si3N4的分布不均匀,但这是否会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反应烧结 , 烧成温度 , Si3N4-SiC耐火材料 , 氮化烧成 , 铝电解槽

热风炉长寿与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的探究

李勇 , , 刘雄章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8.03.014

回顾了中国热风炉用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研发的历程.通过对比矾土基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与莫来石基低蠕变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结果认为,要实现热风炉长寿命,对于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而言,除了要求其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外,还应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抗CO和碱蒸气侵蚀等综合性能.针对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议使用红柱石或莫来石基原料制备Al2O3-SiO2系低蠕变系列耐火材料;即通过对原料进行分级,实现天然Al2O3-SiO2系原料(主要是红柱石)和人工合成Al,0,-Si0:系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材料的矿物组成,制备以莫来石为主晶相结Al2O3-SiO2质量分数低于75%的莫来石基低蠕变系列制品,并结合性价比进行优化配置,真正实现热风炉的长寿化,应该是今后长寿型热风炉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研发的重点.

关键词: 热风炉 , Al2O3-SiO2系低蠕变耐火材料 , 红柱石 , 长寿

中国宋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官瓷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用主量化学组成研究汝官瓷和官瓷的原料来源

邱霞 , 赵维娟 , 李国霞 , 郭敏 , 谢建忠 , 孙洪巍 , 承焕生 , 孙新民 , 赵青云 , 赵文军 , 鲁晓珂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3.009

将84个清凉寺窑汝官瓷和台窑官瓷样品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得到每个样品胎和釉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散布分析,以确定汝官瓷和官瓷原料来源是否相同.从散布分析图可以看出,汝官瓷釉和官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和配方明显不同,汝官瓷胎和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

关键词: 主量化学组成 , 散布分析 ,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汝官瓷、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