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鹏
,
乔生儒
,
葛志宏
,
李平
,
薛若茵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4.026
利用SQ-2型强化器,分别采用石墨、硬质合金YG-8、CoCrMo合金和硅青铜作为电极,用瞬态电能表面强化技术在钛合金Ti17表面形成强化层.用SEM观察强化层的组织和形貌,用XRD分析强化层的物相组成,在MM-200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强化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四种电极强化钛合金后,强化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但强化层较薄,并不同程度的存在微裂纹和微孔;强化层主要由电极材料和基体材料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组成;硅青铜作为电极所获得的强化层耐磨性最好,在相同磨损时间内其磨损质量只有无强化层试样的2.5%.
关键词:
瞬态电能
,
表面强化
,
钛合金
,
显微硬度
,
耐磨性
薛若茵
,
李克智
,
李贺军
,
翟言强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8.09.002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羟基磷灰石-碳化硅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电解液浓度与电流密度对复合涂层形貌与组成的影响,采用粘接拉伸法测试羟基磷灰石-碳化硅涂层、羟基磷灰石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浓度的降低,涂层的组成由磷酸氢钙转变为羟基磷灰石,晶体从大尺寸的片状逐渐转变为纳米级球状.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涂层的钙、磷摩尔比逐渐升高,晶体向疏松的针状转变.选取适当的工艺参数,羟基磷灰石-碳化硅与基体结合强度高于羟基磷灰石涂层.
关键词:
电沉积
,
碳/碳复合材料
,
电解液浓度
,
电流密度
纳宏波
,
许绿丝
材料导报
通过研究添加纳米ZnO和纳米Ag-ZnO复合物的3种抗菌塑料PP、TPE、AS的抗茵性能,分析了纳米抗茵材料的类型、添加量以及塑料基体对抗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材料含量的增加,抗茵性能逐渐增强.在纳米ZnO的添加量为1.5%时,抗茵率均在95%以上;纳米Ag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塑料的抗茵性能.纳米Ag-ZnO的添加量为1.5%时,抗茵率在97%以上.3种塑料相比,PP塑料在添加纳米抗茵材料后抗茵效果最好.
关键词:
抗菌纳米塑料
,
纳米Zn0
,
纳米Ag-ZnO
赵玉清
,
朴永哲
,
孙天竹
,
杨洪泽
,
海华
,
李晋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3.014
为了解决环境中镉污染问题,研究了实验室培养的嗜镉茵吸附镉的条件和机理,讨论了时间、镉离子的质量浓度和菌液的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吸附时间1.5 h,吸附趋于平衡,镉离子吸附率可达80%;嗜镉茵对镉的最低吸附量为10 mg/g,最高吸附量可达50 mg/g.红外表征表明:嗜镉茵表面多糖、蛋白质的羟基峰和羰基峰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移,且糖苷峰、羟基峰的峰宽略增,说明菌体吸附主要是表面基团的作用所致.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可见,吸附后的茵体略收缩.这进一步说明该吸附是以表面基团作用为主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茵细胞内部的胁迫吸附有影响.
关键词:
嗜镉菌
,
镉离子
,
吸附条件
,
机理
雅菁
,
鄂磊
,
辛颖
,
刘志锋
,
徐延献
材料导报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xNx粉体,使粉体的禁带宽度变窄,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高的抗茵率(32%).再采用浸渍法制备掺Fe的TiO2-xNx粉体,实现TiO2粉体的金属一非金属双掺杂.Fe-TiO2-xNx粉体在可见光下的抗茵率随着掺Fe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掺杂量为0.5%(原子分数)时抗茵活性最高,达71%.
关键词:
掺杂
,
抗菌活性
,
TiO2
,
可见光
赵宏霞
,
黄才欢
,
金花
,
蔡继业
,
严琼琼
,
廖问陶
功能材料
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庆大霉素(CS/HA-G)缓释材料,评价其抗茵性能在骨髓炎的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从微观角度初步探讨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机制.对CS/HA-G缓释材料进行体外缓释行为研究及抗茵实验;并以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大肠杆茵在药物作用前后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CS/HA-G对大肠杆茵的抑茵效果显著,维持有效释药时间长达30d以上.AFM观察显示药物作用于大肠杆菌后菌体高度和表面平均粗糙度(Ra)均下降,有内容物渗漏.CS/HA是一种理想的庆大霉素载体材料.CS/HA-G的缓释作用和缓释规律显示出该材料在大肠杆菌引发的骨髓炎的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能.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壳聚糖
,
庆大霉素
,
局部药物缓释体系
,
AFM
赵晓栋
,
段继周
,
武素茹
,
侯保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8.05.009
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Q235钢在含有硫酸盐还原茵的海水中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和转化.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首先在钢表面附着,随着细菌生命代谢活动的进行,最初的腐蚀产物由球形的(水合)氧化铁转化为海绵状的球形铁硫化物.腐蚀产物中存在FeS单晶.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
硫酸盐还原菌
,
腐蚀产物
,
电子探针
李明
,
李德良
,
杨丽君
,
张群
,
李海涛
,
尹家元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2.013
研究了对磺酸基苯亚甲基若丹宁(SBDR)与铂的显色反应;在盐酸介质中,SBDR与铂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λmax=545nm,ε=7.25×104L/(mol·cm),铂质量浓度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催化剂中铂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对磺酸基苯亚甲基若丹宁
,
铂
,
光度法
赵宇侠
,
许兴友
,
马卫兴
,
张秋容
,
陈文宾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7.03.014
研究了在CTMAB存在下,Au(Ⅲ)与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 = 3.0的盐酸溶液中,Au(Ⅲ)与试剂形成1:2的橘黄色络合物,其λmax = 460 nm,( = 1.52×105 L·mol-1·cm-1.Au(Ⅲ)含量在0~14 (g/10mL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
,
分光光度法
,
金
杨国荣
,
周强
,
杨亚玲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5.014
研究了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乳化剂吐温-20存在下,对磺酸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SBDR)与Ag+反应生成2∶1的稳定络合物,λmax=544nm,ε=2.32×104L/(mo1·cm),银质量浓度在0~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黑白相纸冲洗液中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对磺酸基苯基亚甲基若丹宁
,
银
,
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