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芳
,
王俊九
,
周谨
,
杨丹
,
贺高红
,
张卫
,
虞星炬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3.002
合成了两种侧链液晶高分子(PSC-Ⅱ),得到具有冠醚和液晶的双重功能的载体.用核磁共振光谱(1HNMR)和红外光谱(IR)证实了它们的结构.示差扫描热分析(DSC)实验证明了它们都具有热致液晶性.用聚丙烯膜(Celgard 2400)作支撑体,侧链液晶高分子作载体,采用不同的制膜方法,研究了Na+、K+离子选择性渗透通过膜的传递性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选择合理的成膜方法对传递性能影响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
支撑液膜
,
液晶化载体
,
促进传递
闫小燕
,
靳艳
,
虞星炬
,
张卫
,
金美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6.02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黄海肾指海绵属新种海绵Reniochalina sp.中的低极性组分进行了研究.实验首先采用环己烷对海绵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浓缩,用硅胶柱对其进行柱色谱分离.取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9)混合液梯度洗脱所得油状物用于连续两次制备色谱分离,得到两个样品,对其进行1H-NMR及GC-MS分析.此次实验共从该海绵中分离鉴定出10种链烃、2种脂肪酸、2种脂肪酸酯、邻苯二甲酸以及3种邻苯二甲酸二酯共18种化学成分.该研究对肾指海绵属的化学分类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此种海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核磁共振氢谱
,
低极性组分
,
肾指海绵属
孙艳
,
李雪驼
,
虞星炬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1.0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番泻甙A和B及其代谢产物番泻素A和B,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pherisorb C18不锈钢柱(250 mm×4.6 mm i.d., 10 μm),柱温40 ℃;检测波长 360 nm;流动相A为1.25%(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线性梯度程序为100%A20 min100%B.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对番泻甙的整个代谢过程进行实时分析.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番泻甙A和B
,
番泻素A和B
孙海明
,
刘东雨
,
陈雅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2.016
空气等离子发生器中阴极材料的烧蚀行为直接影响阴极寿命,阴极材料和工作环境不同是影响阴极烧蚀的重要因素.通过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切割实验,研究了两种切割电极用阴极材料(Hf和Ag)烧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深入分析了阴极烧蚀机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Hf阴极的烧蚀量和烧蚀率远低于Ag阴极,Hf阴极的抗烧蚀性能较好.随着工作时间间隔的延长,Hf阴极和Ag阴极的烧蚀率都会降低,并且在连续工作时间大于60 s后,两种阴极材料的阴极烧蚀率都逐渐趋于一定值.分析表明,阴极烧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阴极液化区域的大小以及液体或气体溅射量的大小,在工作环境下,阴极的导热性和电子逸出功对阴极的烧蚀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影响阴极烧蚀性能诸因素中,阴极材料的电子逸出功占据主导地位,为主要因素;阴极材料的导热性和熔点占据次等地位,为次要因素.
关键词:
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
,
阴极烧蚀
,
电子逸出功
,
熔点
,
导热率
熊雪宇
,
高春媛
,
徐仁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17
中子星的制动机制是中子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磁偶极辐射模型给出中子星的制动指数为3,而所有观测到的中子星的制动指数都小于3,这表明中子星除磁偶极辐射之外还存在其他的转动能量损失方式.考虑中子星的转动动能损失来自:磁偶极辐射、由于单极感应引起的粒子流逃逸以及中子星和量子真空摩引起的能量损失.基于这3种辐射机制,给出了改进后的中子星能量损失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周期对时间一阶导数与周期的依赖关系.考察了6颗中子星(Jl119-6127,B1509-58,J1846-0258,B0531 +21,B0540-69和B0833-45)的周期-周期一阶导数关系,制动指数、表面磁场强度以及磁倾角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星风效应中,真空间隙电势差为常数时磁倾角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取值,而其他情况下磁倾角在0~900之间连续取值.
关键词:
中子星
,
制动指数
,
量子真空摩擦
,
单极感应
李佳慧
,
张起凯
,
王婵
,
赵淞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840
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是利用微波源提供能量,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特点类似,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目前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仅限于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对某些共存元素的干扰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实验以氩气为载气和工作气,详细考察了MPT-AES测定原油中钙的工作条件和共存元素对钙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Ca 393.366 nm为分析谱线,微波功率为85 W ,载气流量为1350 mL/min ,工作气流量为650 mL/min ,钙质量浓度在0.010~6.00μg/m 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呈线性,线性相关系数 r=0.9998;方法中钙的检出限为5.6×10-3μg/mL。干扰试验结果表明,7倍于钙质量浓度的钠,3倍于钙质量浓度的铁、钴,1倍于钙质量浓度的镁、铜、铝不影响钙的测定;1倍于钙质量浓度的钒、镍干扰钙的测定。在0.5 mL 5 g/L EDTA和0.5 mL 10 g/L 邻菲罗啉溶液的联合作用下,可使铝、钴、镍、镁、铁、铜、钒的允许量至少提高到5倍。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原油中钙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1.6%~2.2%。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
,
原油
,
钙
陈荣发
,
左敦稳
,
李多生
,
相炳坤
,
赵礼刚
,
王珉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1.005
采用高功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不同厚度的自支称金刚石厚膜.实验发现,等离子体炬阳极喷嘴积碳是沉积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阳极积碳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了碳球的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碳球由金刚石层、混合层和最外面的石墨层构成.详细分析了甲烷浓度、冷却水温度、放电电弧的局部高温、阳极喷嘴的表面质量对积碳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阳极碳球
,
结构与成分
,
等离子炬
,
工艺改进
覃攀
,
徐慧远
,
龙华丽
,
冉祎
,
尚书勇
,
储伟
,
印永祥
,
戴晓雁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10309
比较了常规法、等离子体炬法和等离子体炬辅助焙烧法制得的Ni/MgO催化剂上CO2/CH4重整反应性能差异,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2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等技术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炬辅助焙烧法制备的催化剂上Ni晶粒粒径小,分散度较高,低温活性和抗积炭性能较高;在常压,750℃,36 L/(h·g),n(CH4)/n(CO2)=1的反应条件下,CO2和CH4转化率分别为90.7%和89.4%,反应36 h催化剂无明显失活.
关键词:
镍
,
氧化镁
,
二氧化碳
,
甲烷
,
重整
,
常压高频放电等离子体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