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平
,
袁星
,
黄圣伟
,
徐钢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火电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能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脱硫系统主要能耗设备的能耗特性,得出影响脱硫能耗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与脱硫能耗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建立脱硫能耗的数学模刊。最后以我国40台典型火电机组湿法脱硫系统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脱硫能耗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脱硫能耗数学模型既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又具有良好的统计学依据,与电厂实际脱硫能耗数据能较好地符合,从而为火电机组湿法脱硫系统的能耗预测和节能运行提供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
火电机组
,
湿法脱硫
,
能耗模型
,
多元回归
袁星
,
杨敏
,
罗南
,
樊耀波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1.011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将氧传质模型与之进行耦合,对一体式A2/O-MBR内部流场特性及溶解氧(DO)浓度分布进行模拟,并且分析了曝气量、污泥浓度及气泡直径对DO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曝气量的增大,DO浓度升高,好氧区域范围扩大;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大,DO浓度随之降低,而对液体流速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气泡直径的增大,DO浓度明显降低,膜面剪切力则明显升高,而反应器内部速度场变化不显著.研究发现存在一个较低的曝气量和适中的气泡直径,使一体式A2/O-MBR可在较低能耗的条件下,较好的满足脱氮除磷条件及内部流场强度的需求.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
氧传质
,
一体式A2/O-MBR
,
DO分布
熊雪宇
,
高春媛
,
徐仁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17
中子星的制动机制是中子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磁偶极辐射模型给出中子星的制动指数为3,而所有观测到的中子星的制动指数都小于3,这表明中子星除磁偶极辐射之外还存在其他的转动能量损失方式.考虑中子星的转动动能损失来自:磁偶极辐射、由于单极感应引起的粒子流逃逸以及中子星和量子真空摩引起的能量损失.基于这3种辐射机制,给出了改进后的中子星能量损失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周期对时间一阶导数与周期的依赖关系.考察了6颗中子星(Jl119-6127,B1509-58,J1846-0258,B0531 +21,B0540-69和B0833-45)的周期-周期一阶导数关系,制动指数、表面磁场强度以及磁倾角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星风效应中,真空间隙电势差为常数时磁倾角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取值,而其他情况下磁倾角在0~900之间连续取值.
关键词:
中子星
,
制动指数
,
量子真空摩擦
,
单极感应
张婧
,
赵文岩
,
刘富强
,
王晓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87
建立了一种采用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为萃取剂,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溶液酸度、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在pH值分别为3.3、2.1的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水样中,加入0.4mL[C6mim][PF6],超声,离心,离子液体相直接用于HPLC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 50 mg/L,测定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0%和5.93%,二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46、0.97 μg/L,该方法萃取水样中加替沙星的加标回收率为80.5%~ 89.5%,氟罗沙星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3.3%~99.0%.
关键词:
加替沙星
,
氟罗沙星
,
离子液体
,
超声波
付鹏
,
井琼琼
,
刘民英
,
杨韶辉
,
王玉东
,
赵清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2,2,6,6-四丙酸环己酮为四官能团核心,进行己内酰胺的水解开环聚合,合成了四种不同臂长的四臂星型尼龙6,对产物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臂星型尼龙6的分子量随着四丙酸环己酮含量的提高而降低,与相应分子量的线型尼龙6相比,星型尼龙6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保持,冲击强度保持率在75%以上,断裂伸长率最大降低了15%,相对黏度降低了近25%,熔融指数提高了近4倍,平衡转矩降低了75%,表现出了较好的加工流动性。
关键词:
星型尼龙
,
力学性能
,
流变行为
,
尼龙6
谷建法
,
郭华
,
李希国
,
刘玉鑫
,
许甫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4.030
用相对论平均场下的手征强子模型研究了前中子星内K凝聚和超子的生成.结果显示,前中子星内的中微子束缚使得出现K-凝聚的临界密度推迟到更高的重子密度,而K0凝聚无法出现.同时中微子束缚使得前中子星的状态方程变硬,从而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变大.如果考虑超子,前中子星内无法出现K凝聚,同时系统的状态方程变软(与不含超子的情况相比),从而对应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变小.
关键词:
前中子星
,
手征强子模型
,
K凝聚
马乃宇
,
王武生
,
彭晓萌
,
余学康
,
郭文鹤
,
陈昕
涂料工业
分别以乙二醇、甘油、山梨醇作为起始剂,合成星型聚乙二醇(2臂、3臂和6臂),再将其分别与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星型结构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HEUR).采用红外、核磁、透射电镜和粒径仪等测试手段对增稠剂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HEUR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通过流变学探究并对比HEUR在不同转速下对水增稠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多臂星型结构的HEUR;不同臂数的HEUR具有相同的CMC值,且随臂数增加其形成的胶束变大;实验发现6臂HEUR对纯水以及乳液都未表现出有效的增稠作用,可能是因为6臂HEUR的亲油端基出现了强烈的分子内端基缔合,使其不能与体系形成有效缔合网络以增加体系黏度.
关键词:
星型
,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
临界胶束浓度
,
胶束聚集数
,
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