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研究

韦薇 , 杨冬霞 , 杨申明 , 李路 ,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5.005

采用正、反向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eO2纳米粉末材料,有机物共沸蒸馏,用XRD、TEM、BET等技术研究粉体的相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孔径情况.结果表明,反向制备的纳米CeO2超细粉体粒径在20nm~40nm之间;样品经400℃焙烧3h后粉体的比表面积为123.14m2/g,平均孔径为55.8578(A),总孔容为0.3439cm3/g.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 纳米二氧化铈

向日髓芯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尹作栋 , 潘则林 , 王才 , 董宇平 , 欧育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向日髓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泡沫材料.文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向日髓芯的胞体形态结构,并结合胞体可能的堆砌模式,得出这种天然泡沫体的单元胞体的立体形状基本上是十四面体.探讨了胞体形状对泡沫材料的压缩变形机制,以及压缩杨氏模量和压缩屈服强度的影响,并对其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胞体形状的变化,即由比较规则的十四面体逐渐变为伸长的十四面体,是引起泡沫材料在拉长方向的压缩杨氏模量比其它大3~4倍,压缩屈服强度大2倍以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泡沫材料 , 向日髓芯 , 力学性能 , 十四面体

掺杂meso-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铂的饱和红色聚合物发光器件

骆开均 , 蒋世平 , 张藜芳 , 朱卫国 , 王欣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59

在聚2,7-(9,9-二辛基)芴(PFO)和30%的2-(对联苯基)-5-(对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主体材料中掺杂短磷光寿命的meso-四(对正酰氧基苯基)卟啉铂(TDPPPt),制成聚合物基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VK/PFO+ 30% PBD:TDPPPt/Ca/Al(ITO:氧化铟锡;PE DOT:聚3,4-乙撑二氧噻吩;PSS:聚苯乙烯磺酸盐;PVK:聚乙烯基咔唑).当客体掺杂浓度≥3%时,器件给出饱和的红色发射.当驱动电压从7V升高至14 V时,器件发光色度保持不变,CI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色坐标稳定在(0.66,0.28)左右.器件的最大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1 390 cd/m2和1.34 cd/A.在电流密度100×10-3和150×10-3 A/cm2时,电流效率分别为1.18和0.99 cd/A,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铂 , 聚合物磷光器件 , 磷光寿命

纺织纤维表面的X光电子能谱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1.019

由于纤维聚集体不同于紧密结构材料,在用XPS测定分析纤维表面结构时,电子被电离射出的量要小得多,测定的灵敏度较低。通常纤维的聚集结构越紧密,对测定分析结果越有利,机织物是较好的测试材料形式。在对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测定时,低含量成分有变小的趋势,而高含量成分有变大的趋势。在测定分析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时,这种影响趋势对测定低含量成分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XPS , 纤维 , 测试灵敏度 , 表面结构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王丽娟 , 刘峥

材料导报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磁性高分子微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类型、特点、目前的各种制备方法、征以及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磁性高分子微球 , 制备 , 分析化学 , 应用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与其液相吸附脱氮性能的关系

李娜 , 马筱良 , 查庆芳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1)60093-0

选用12种物化学性质不同的活性炭,利用TPD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种类和浓度进行考察,使用质谱仪定量分析其含氧基团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生的CO2和CO,并通过曲线分峰测定含氧基团的种类和浓度.同时研究了这些活性炭分别对烷中的喹啉和吲哚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活性炭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热力学.根据吸附过程中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常数测定结果,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种类和浓度与吸附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建立了含氧基团与吸附量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物理性质对其在烷吸附脱氮中没有明显影响,而含氧官能团,特别是含羧基的环氧官能团对其脱氮性能起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活性炭 , 表面含氧基团 , 吸附脱氮 , 多元线性回归

吡唑腙及其(口恶)二唑衍生物合成和抑菌活性

王春灵 , 杨金凤 , 陈思羽 , 李炳奇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8.018

利用Vilsmeier-Haak反应得到取代-4-甲酰基吡唑中间体;将其与芳氧乙酰肼反应,合成5个吡唑腙类化合物3.再将其进行关环反应,制得5个含吡唑环和(口恶)二唑环的双杂环化合物4.化合物3和4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并确证.对新化合物3、4分别进行了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向日菌核病菌等初步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吡唑类双杂环化合物4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吡唑腙化合物3.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化合物3d、3e对番茄早疫病菌、向日菌核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80%);双杂环化合物4对6种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0%),其中化合物4d、4e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率大于95%.

关键词: 吡唑 , (口恶)二唑 , 合成 , 抑菌活性

脂肪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粘度的实验研究

胡春妍 , 艳平 , 杨晓娇 , 曹晓玲 , 张楠

材料导报

根据理论计算公式,计算了酸(CA)、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五种脂肪酸制备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配比、相变温度,制备出了8种低共熔混合物,对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进行了测试,并对粘度和温度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获得了可用于快速计算低共熔混合物在30~75℃范围内粘度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脂肪酸 , 低共熔混合物 , 粘度 , 经验公式

喷雾热解法在硅衬底上生长定向碳纳米管阵列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3)60082-7

以向日油的甲基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Ar为载气,通过喷雾热解法在硅衬底上合成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结果表明,在硅衬底上原位形成Fe催化剂纳米颗粒.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图和X-射线衍射谱图显示所制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具有较好的石墨化程度,其直径为10~30 nm,管壁约为10nm.所制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中残留的催化剂含量可以忽略.

关键词: 喷雾热解法 , 定向碳纳米官阵列 , 二茂铁 , 硅衬底 , 化学气相沉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