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泉
,
袁道升
,
李克文
,
朱元郴
,
张甄
,
宋江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12.017
用甜菜碱为有机改性剂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使其变为有机蒙脱土(O-MMT),并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有机蒙脱土(PE/O-MMT)复合材料.通过特性黏度分析了不同含量有机改性蒙脱土的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样品膜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下的光降解特性,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有机蒙脱土含量为0%和4%的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能有效提高聚乙烯的光降解稳定性.
关键词:
聚乙烯
,
有机蒙脱土
,
光降解
赵德文
,
白雪峰
,
王晓文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基于热线理论提出计算高速线材轧制温升的新方法.由于线材精轧轧制速度快,散热条件差,可认为轧制过程是绝热的,线材轧制外功几乎全部转换为热.线材温升的热量全部来自于变形区内的速度不连续线所做的剪切功率,称此速度不连续线为热量分布线(热线).道次温升为变形区内全部热线温升的总和,在假定道次变形中椭圆长轴或短轴不变条件下推导出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温升计算公式.对φ6.5 mm线材精轧进行了实际温升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的理论温升略低于实际测量温升,线材精轧入口温度越低,出口累计温升越大.
关键词:
热线
,
速度不连续线
,
剪切功率
,
温升
,
高速线材轧制
赵德文
,
白雪峰
,
王晓文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基于热线理论提出计算高速线材轧制温升的新方法。由于线材精轧轧制速度快,散热条件差,可认为轧制过程是绝热的,线材轧制外功几乎全部转换为热。线材温升的热量全部来自于变形区内的速度不连续线所做的剪切功率,称此速度不连续线为热量分布线(热线)。道次温升为变形区内全部热线温升的总和,在假定道次变形中椭圆长轴或短轴不变条件下推导出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温升计算公式。对6.5 mm线材精轧进行了实际温升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的理论温升略低于实际测量温升,线材精轧入口温度越低,出口累计温升越大。
关键词:
热线;速度不连续线;剪切功率;温升;高速线材轧制
杨国忠
,
王如竹
,
夏再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升膜蒸发是利用微细槽道对液体的毛细抽吸作用,在强化管外表面覆盖一层薄液膜,进而以薄膜蒸发的形式实现强化换热.本文针对强化管在水中的浸入深度,蒸发压力,加热壁面过热度等因素对升膜蒸发换热性能的影响展开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管外液位的降低升膜蒸发换热系数明显提高,此外,蒸发压力和加热壁面过热度因素对升膜蒸发换热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水
,
强化管
,
升膜蒸发
,
实验研究
沙晔
连铸
辊道是连铸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辊道不仅需要满足铸坯的输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其所处位置的速度调节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辊道除了由于本身结构不合理导致故障外,辊道控制上的不合理同样也会发生故障.通过在辊道调试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辊道的结构、辊道齿轮马达的选型以及辊道的控制这3个方面,来分析辊道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辊道的结构除了分析固定式和吊挂式辊道的区别外还着重分析了减速箱和辊道轴的联接方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辊道齿轮马达的选型步骤,并就不同控制要求对齿轮马达选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了辊道设计中齿轮马达选型与控制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
辊道
,
辊道齿轮马达
,
辊道控制
李春鸣
,
许巍
,
李强
,
刘效国
,
徐贵
,
李光元
,
罗永胜
玻璃钢/复合材料
针对布置连续式碳纤维线的自发热机场混凝土道面,分别制作了内设6K、12K、24K发热线的水泥混凝土板,并在不同室外环境、不同输入功率下进行了温升规律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距离发热线越近,温升越快,温度越高;②发热线间距为10cm时,板面不同位置的温差在3℃以内,温度均匀性良好;③温升效果主要由输入功率决定,当环境温度在-10℃且输入功率为382W/m2时,3.5h后板面温度即可超过3℃;④自然环境对板面温升影响显著,板面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一致,环境温度降低3℃,板面温度将会随之降低20%以上;⑤混凝土道面板散热慢,可以利用余热进行融雪化冰.
关键词:
碳纤维发热线
,
自发热
,
机场道面
,
温升规律
,
融雪化冰
谢英杰
,
赵德文
,
韩立涛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为计算高速线材精轧阶段椭圆圆孔型系统的非均匀变形程度,分析了等效矩形法的基本原理,发现两等效矩形间的相交矩形面积是求解等效应变的关键。假设孔型入口、出口轧件断面均为椭圆,并忽略切应变,由此提出了一种不进行矩形转换而求解等效应变的新方法,称为相交面积法(简称OA法)。为检验OA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6.5 mm线材精轧的温升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升符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10%。利用计算数据回归了精轧机组道次累积总温升和入口温度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总温升随入口温度的降低而近似线性地升高。
关键词:
数学模型;线材轧制;等效应变;相交截面;温升
谢英杰
,
赵德文
,
韩立涛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为计算高速线材精轧阶段椭圆一圆孔型系统的非均匀变形程度,分析了等效矩形法的基本原理,发现两等效矩形间的相交矩形面积是求解等效应变的关键.假设孔型入口、出口轧件断面均为椭圆,并忽略切应变,由此提出了一种不进行矩形转换而求解等效应变的新方法,称为相交面积法(简称OA法).为检验OA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φ6.5 mm线材精轧的温升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升符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10%.利用计算数据回归了精轧机组道次累积总温升和人口温度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总温升随入口温度的降低而近似线性地升高.
关键词:
数学模型
,
线材轧制
,
等效应变
,
相交截面
,
温升
潘念侨
,
杜忠华
,
朱正旺
,
雷晓云
,
徐立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室温环境下(25℃)对某ZrTiNiCuBe块体非晶合金材料进行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静态与动态压缩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试样断口、侧面等进行表征,对比静、动态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貌的差异。结果表明:静态压缩时为剪切断裂,微观形貌上出现脉状花样与剪切带;剪切带诱发裂纹的形成,裂纹随着剪切带扩展。动态压缩时为脆性解理断裂,断面粗糙且发现大量熔滴;断口处出现解理台阶,塑性阶段出现明显的锯齿流变现象。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利用变形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推测剪切变形区域内温升的变化规律,温升的变化规律揭示锯齿流变与试样的断裂机制。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锯齿流变
,
绝热温升
,
弹性应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