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立宅
,
杨永
,
杨连金
,
裴银强
,
谢义康
,
蔡征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4.01.017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传感、电学及光学特性,在纳米光催化、纳米光学、纳米电学及传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情况,重点讨论了利用热蒸发、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合成锗酸盐纳米线、纳米棒与纳米带以及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在磁性器件、电化学传感器、光催化及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同时指出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
,
合成
,
应用
高平
,
徐清忠
,
高东曙
,
郑小纯
,
邹洪威
,
李延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8.015
针对黄金行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含银物料,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对不同质量分数、不同性质的含银样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
关键词:
灰吹质量法
,
湿法
,
小试金质量法
,
冰铜相
,
测定
彭勇宜
,
徐国钧
,
代国章
,
李宏建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22.018
采用多元醇法制备出均匀银纳米线,并详细讨论了温度、PVP与硝酸银物质的量比以及不同卤化物对银纳米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过低时,无法生成银纳米线,提高反应温度,银纳米线的长度增长;过高的反应温度会导致银纳米线长度不均匀,并降低银纳米线产率;适量的PVP可以促进银纳米线的生长,银纳米线的直径随PVP加入的物质的量的增加而减小;NaCl中Na+没有去氧能力,CuCl2中Cu2+去氧能力比FeCl3中的Fe3+去氧能力强,Br-促进了银单晶纳米立方块的生成.
关键词:
多元醇法
,
银纳米线
,
工艺条件
尹鹏飞
,
侯文涛
,
许立坤
,
王均涛
,
辛永磊
腐蚀学报(英文)
使用热浸涂--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银/氯化银(Ag/AgCl)和银/卤化银(Ag/AgX)参比电极. 通过SEM观察发现电化学还原后的Ag/AgCl和Ag/AgX参比电极表面均有还原不均匀的现象. XRD分析表明, AgX晶体为AgCl和AgBr的固溶体, AgCl和AgX的晶型都为面心立方结构. 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的极化电阻和温度系数比Ag/AgX 参比电极小, Ag/AgCl电极电位稳定性略优于Ag/AgX电极. 在Br-含量不同的溶液中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电位受Br-变化影响比Ag/AgX参比电极小.
关键词:
参比电极
,
Ag/AgCl
,
Ag/AgX
尹鹏飞
,
侯文涛
,
许立坤
,
王均涛
,
辛永磊
腐蚀学报(英文)
使用热浸涂-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银/氯化银(Ag/AgCl)和银/卤化银(Ag/AgX)参比电极.通过SEM观察发现电化学还原后的Ag/AgCl和Ag/AgX参比电极表面均有还原不均匀的现象.XRD分析表明,AgX晶体为AgCl和AgBr的固溶体,AgCl和AgX的晶型都为面心立方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的极化电阻和温度系数比Ag/AgX参比电极小,Ag/AgCl电极电位稳定性略优于Ag/AgX电极.在Br-含量不同的溶液中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电位受Br-变化影响比Ag/AgX参比电极小.
关键词:
参比电极
,
银/氯化银
,
银/卤化银
邱媛
,
王春霞
,
于宽深
,
卢野
,
徐小江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3.006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黄铜基材无氰镀银预处理浸银液的硝酸银浓度、硫脲浓度、pH等工艺参数对镀银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浸银工艺.结果表明,在100 ~ 180 g/L硫脲,20 ~ 25 g/L硝酸银,pH为1.0 ~2.0,室温,90 ~120s的条件下浸银后,沉积的银层结合力强,且经300℃保温1h除氢处理,镀层无起皮、脱落及起泡现象.
关键词:
铜合金
,
漫银
,
脱落
,
起泡
,
除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