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eV能量离子辐照拟南芥干种子和含水种子存活曲线对比

梅韬 , 怀 , 薛建明 , 王宇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7.02.010

离子束辐照植物种子所产生的水自由基对植物种子存活率会有影响,实验中为了观察这种辐射效应,采用6.5 MeV能量的质子分别辐照拟南芥干种子和含水种子.这个能量点的质子无论对干种子还是含水种子都可以完全穿透,减少了因损伤部位不同带来的差异.实验中采用的质子注量从4 ×109ions/cm2到1×1014ions/cm2.实验结果显示干种子和含水种子存活曲线均成肩形下降趋势,而且含水种子下降注量点明显低于干种子.这是自由基作用结果.同时在辐射生物学靶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通过参数的合理设置,很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

关键词: 存活曲线 , 含水种子 , 靶学说 , 自由基 , 拟南芥

有机氟聚合物涂料及其在防腐中的应用

管从胜 , 张明宗 , 熊金平等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综述了聚四氟乙烯衬里的方法、里设备在化工防腐中的和衬晨变质损坏的原因;各种改性有机氟聚合物涂料的性能、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特怀;基体材料表面预处理方法对涂层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 flumpolymer , fluo~ocoating

巴比妥钠对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缓蚀作用的研究

王成 , 江峰 , 许刚等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通过极化曲线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巴比妥钠对硬铝合金(LY12CZ)在3.5%NaCl中的缓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巴比妥钠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并且能提高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抗点蚀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通过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不溶怀盐转化膜来实现的。 

关键词: 铝合金 , sodium barbital , inhibitive mechanism

竹炭及SiC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江泽慧 , 任海青 , 费本华 , 张东升 , 岳永德 , 陈晓红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6.01.001

以毛竹、印度竹为原料,在氮气氛中炭化制得竹炭,然后于1450℃下采用熔融Si渗透技术制得SiC陶瓷材料.借助SEM、XRD、X射线能谱仪、TGA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竹炭和SiC陶瓷材料的微观构造、物相构成、材料的微区成分、力学特性及竹材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炭及其SiC陶瓷材料都继承了竹材的各向异性和微观构造特征;竹基SiC陶瓷是一种包含单质Si、C和SiC多相成分的复合材料;由两种竹材制备的竹炭及其SiC材料在微观构造、相组成和抗压力学性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竹材 , 竹炭 , SiC陶瓷 , 微观结构 , 抗压强度

TRIP钢中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研究

熊自柳 , 蔡庆伍 , 江海涛 , 唐荻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3.003

采用分阶段拉伸、XRD、EBSD、SEM、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RIP钢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奥氏体转变较快,拉伸变形后期奥氏体转变较慢;奥氏体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处于铁素体、贝氏体晶界或者相界面1um以上大颗粒奥氏体几乎在变形初期就全部发生相变,而晶粒小于1um的残余奥氏体在变形后期发生相变,缓解相界面局部应力集中对TRIP效应有较大贡献;铁素怀晶粒内部奥氏体力学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相变,少量较大的颗粒拉伸后会形成M-A岛.

关键词: TRIP钢 , 奥氏体 , 力学稳定性 , 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 , 组织特征

热处理对莫来石短纤维增强ZL107合金高温循环蠕变行为的影响

王珊玲 , 于维成

金属学报

研究了经峰时效(T5)及过时效(T5+300℃)处理的莫莱石纤维增强ZL107复合材料在300℃时的拉-拉循环蠕变的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状态下, 复合材料都显示出循环蠕变减速现象, 峰时效状态下, 循环蠕变与静态蠕变相比表现出低的表观激活能非热空位机制作用较大, 而过时效状态下, 循环蠕变与静态蠕变相比表现出的高的表观激活能, 滞弹怀机制作用较大.

关键词: 莫莱石短纤维 , null , null

城市近郊型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分布规律与来源解析

王喆 , 卢丽 , 夏日元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1.201505020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广西清水泉地下河水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地下河水中PAHs的组成、分布规律及主要来源,为城市近郊型地下河系统持久性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162.13-224.99 ng·L-1,平均值为191.71 ng·L-1,PAHs以4环为主,占47.14%;地下河水中PAHs的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降低;PAHs来源解析表明,上游地区PAHs来源以草、木、煤燃烧源为主,中下游地区敢怀村附近PAHs来源为石油源,地下河出口处PAHs来源以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为主.

关键词: 多环芳烃 , 城市近郊型 , 地下河 , 分布规律 , 来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