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6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中的二自由度头托设计

潘宇骏 , 韩玉琢 , , 杨乐宝 , 王少鑫 , 李大禹 , 宣丽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4.0590

眼科临床上所使用的简易头托限定医生与受试者的距离不能超过一臂之长,因此无法用于较为庞大的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为了达到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与受试者瞳孔快速对准、稳定定位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可长距离控制的二自由度的头托.采用具有自锁能力的梯形丝杠驱动头托垂直运动,采用传动效率高的滚珠丝杠驱动头托水平运动,以步进电机提供动力.基于PIC16F877单片机,完成了头托移动控制的软硬件设计,并在MPLAB与Proteus环境下进行了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头托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以20 μm的精准度定位,能够实现长距离、快速准确的瞳孔对准和左右瞳孔切换过程,是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的良好辅助工具.

关键词: 眼底自适应成像 , 头托 , 丝杠 , PIC16单片机 , 步进电机驱动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ZrTiNiCuBe块体非晶合金剪切带内温与断裂温

潘念侨 , 杜忠华 , 朱正旺 , 雷晓云 , 徐立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室温环境下(25℃)对某ZrTiNiCuBe块体非晶合金材料进行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静态与动态压缩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试样断口、侧面等进行表征,对比静、动态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貌的差异。结果表明:静态压缩时为剪切断裂,微观形貌上出现脉状花样与剪切带;剪切带诱发裂纹的形成,裂纹随着剪切带扩展。动态压缩时为脆性解理断裂,断面粗糙且发现大量熔滴;断口处出现解理台阶,塑性阶段出现明显的锯齿流变现象。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利用变形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推测剪切变形区域内温的变化规律,温的变化规律揭示锯齿流变与试样的断裂机制。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锯齿流变 , 绝热温 , 弹性应变能

热线理论计算线材精轧机组的温

赵德文 , 白雪峰 , 王晓文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基于热线理论提出计算高速线材轧制温的新方法.由于线材精轧轧制速度快,散热条件差,可认为轧制过程是绝热的,线材轧制外功几乎全部转换为热.线材温的热量全部来自于变形区内的速度不连续线所做的剪切功率,称此速度不连续线为热量分布线(热线).道次温升为变形区内全部热线温的总和,在假定道次变形中椭圆长轴或短轴不变条件下推导出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温计算公式.对φ6.5 mm线材精轧进行了实际温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的理论温略低于实际测量温,线材精轧入口温度越低,出口累计温越大.

关键词: 热线 , 速度不连续线 , 剪切功率 , , 高速线材轧制

热线理论计算线材精轧机组的温

赵德文 , 白雪峰 , 王晓文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

基于热线理论提出计算高速线材轧制温的新方法。由于线材精轧轧制速度快,散热条件差,可认为轧制过程是绝热的,线材轧制外功几乎全部转换为热。线材温的热量全部来自于变形区内的速度不连续线所做的剪切功率,称此速度不连续线为热量分布线(热线)。道次温升为变形区内全部热线温的总和,在假定道次变形中椭圆长轴或短轴不变条件下推导出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温计算公式。对6.5 mm线材精轧进行了实际温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的理论温略低于实际测量温,线材精轧入口温度越低,出口累计温越大。

关键词: 热线;速度不连续线;剪切功率;温;高速线材轧制

强化管管外膜蒸发换热特性实验

杨国忠 , 王如竹 , 夏再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膜蒸发是利用微细槽道对液体的毛细抽吸作用,在强化管外表面覆盖一层薄液膜,进而以薄膜蒸发的形式实现强化换热.本文针对强化管在水中的浸入深度,蒸发压力,加热壁面过热度等因素对膜蒸发换热性能的影响展开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管外液位的降低膜蒸发换热系数明显提高,此外,蒸发压力和加热壁面过热度因素对膜蒸发换热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 强化管 , 膜蒸发 , 实验研究

水平刻槽管壁面液体膜非线性特性研究

于海燕 , 梅宁 , 刘学波 , 何明珠 ,

工程热物理学报

水平刻槽管壁面膜流动是一种低雷诺数流,低雷诺数流动的特点是惯性力与粘性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时,常忽略对流项进行计算.本文通过采用一种级数解法,对含有对流项的Navier-Stokes方程进行逐级求解,分析不同雷诺数下含对流项的Navier-Stokes方程对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 水平刻槽管 , 低雷诺数 , 对流项 , 级数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特性分析

李新静 , 张佳瑢 , 魏引利 , 刘炎金 , 丁绍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热量是影响电池安全性能的主导因素之一.为了研究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热问题,本文根据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倍率放电时的温数据模拟计算了镍钴锰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电池及不同型号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等效比热容,结果表明电池的制作材料和电池结构两个方面对电池等效比热容和电池温数据都有影响,三元材料电池的温升速率比磷酸铁锂电池要快,体积较大极片较长的电池散热系统较差,温较快.此结论为电池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数据支撑,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深刻而有意义的影响.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 等效比热容 , 材料选择 , 电池结构 , 电池温

低周疲劳损伤过程的自热温变化特征

童小燕 , 王德俊 , 徐灏

金属学报

通过对低周疲劳过程中试样的自热温红外测试,讨论了不同控制应变下,试样的温变化规律及其表面的温度分布与循环数、控制应变水平及加载频率的关系。探讨了循环疲劳损伤与温变化的对应关系及其能量变化规律。

关键词: 疲劳损伤 , cyclic hysteresis energy , infrared thermometry , self-heating temperature increment

螺旋角对凝结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

余敏 , 郭莹 , 杨茉 , 卢玫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具有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槽换热管进行了凝结换热和阻力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角在螺旋槽管凝结换热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分析了螺旋角β对凝结换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机理,提出考虑了螺旋角因素的凝结换热经验关联式.

关键词: 螺旋槽管 , 螺旋 , 凝结换热特性 , 经验关联式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