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二氧化钛薄膜制备的影响因素

廉冰娴 , 邱望标 , 杨绿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03.012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取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电压加载方式对薄膜表面的影响以及不同磷酸质量浓度对成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缓加渐进方式施加电压有利于形成无斑点、表面均匀的薄膜;阻挡层电阻和厚度随磷酸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氧化电压 , 磷酸质量浓度 , 二氧化钛

阳极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原理剖析

廉冰娴 ,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4.014

通过实验制备了几种不同厚度的氧化钛薄膜,从膜的形成机理及氧化着色原理,得出薄膜厚度随电压增加而增加,且其增加速率大致在2.5 nm/V.重点剖析了氧化钛薄膜的氧化着色原理,并通过实验模拟分析了氧化膜形成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氧化薄膜 , 厚度 , 原理剖析 , 模拟

阳极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机理探讨

, 廉冰娴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2.06.010

在钛合金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制备出氧化钛薄膜.通过实验验证了阳极氧化原理,得出在不同的氧化电压下可生成不同厚度的氧化钛薄膜,薄膜越薄呈色越鲜艳;并分析了阳极氧化电解液对形成薄膜的影响;最后模拟分析了氧化薄膜的生长过程.

关键词: 阳极氧化 , 氧化电压 , 氧化钛薄膜 , 机理

纳米晶氧化钛薄膜的制取及表征

邱望标 , , 杨绿 , 廉冰娴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8.09.004

在玻璃表面上通过磁控溅射金属钛薄膜,再运用阳极氧化使钛薄膜氧化生成纳米氧化钛,经过8 h,180℃的退火处理使其晶化.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晶化处理前后薄膜的表面形貌,用电子探针对薄膜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晶化处理后薄膜具有典型的晶体结构衍射峰尖锐特征,为锐钛矿纳米晶氧化钛薄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与X-射线衍射结果一致.最后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阳极氧化 , 晶化 , 表征

非线性Tavis-Cummings模型压缩光场的Pancharatnam相位特性

, 谢芳森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4.01.007

研究了存在非线性Kerr介质时耦合双原子与单模压缩真空场相互作用系统的Pancharatnam相位特性.选取合适的初始条件并运用旋波近似,通过解薛定谔方程求出Pancharatnam相位的表示形式,并对此相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耦合双原子处于任意初态,随着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强度、两个二能级原子偶极-偶极耦合强度和非线性Kerr介质非线性的增大,Pancharatnam相位演化的频率都显著增长.耦合双原子初态同处激发态时,Pancharatnam相位演化有明显的振荡上升(或振荡下降)趋势.耦合双原子初态只有一个处于激发态时,随着Kerr介质非线性作用的增强,Pancharatnam相位演化变混乱.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Pancharatnam相位 , Tavis-Cummings模型 , 压缩光场 , Kerr介质

电化学氧化赖氨酸应用于改变碳表面荷电状态

姚继开 , , 邵会波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9.006

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稳定的赖氨酸单层膜.利用电化学活性探针Fe(CN) 3-6 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在溶液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不同电荷的阳离子的条件下该单层膜对带负电荷活性探针的静电排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从1.5增大到9.7,赖氨酸单层膜的静电排斥能力不断下降,Ca2+或Al3+的加入也会减弱其静电排斥能力,并且其静电排斥能力随Ca2+加入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通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将赖氨酸键合到碳表面,改变碳的表面荷电状态使其对带负电荷物质具有静电排斥作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表面改性 , 玻碳 , 赖氨酸单层膜 , 循环伏安 , 静电排斥作用

确定雷达罩设计用值的方法研究

周春苹 , 李兴德 , 朱杉

玻璃钢/复合材料

按照CCAR25.613条款“材料与结构用值”的要求,民用飞机雷达罩需进行用值设计.本文通过研究确定了进行雷达罩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设计用值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采用的标准、试验环境、试验件数量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并将采用ASTM标准测试得到的用值试验数据与用GB标准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照ASTM标准进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用值试验得到的数据分散性小,用值的测试数据高,避免了采用国内标准导致的性能数据低的情况.该设计用值已成功应用于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雷达罩的设计和静力试验.

关键词: 雷达罩 ,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 结构用值

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材料和设计用值的确定方法

冯振宇 , 邹田春 , 郝鹏 , 杜洪增 , 田秀云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1.05.004

分析国内外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材料用值、设计用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研究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材料用值的表征和应用、试验以反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静强度、疲劳强度、损伤容限和修理设计用值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 飞机结构 , 复合材料 , 材料用值 , 设计用值

35CrMoV钢硬度概率分布与抗拉强度设计用值预测分析

马延辉 , 张天会 , 李华英 , 徐人平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1.03.003

采用最小二乘法和K-S检验方法进行分布拟合检验,在求得35CrMoV钢硬度和抗拉强度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对其硬度和抗拉强度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运用线性相关系数判断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具有强正线性相关关系.运用正态代数运算方法,从硬度的概率分布估计抗拉强度的概率分布,预测其设计用值,并与从抗拉强度概率分布计算得到的设计用值进行分析比较,预测的结果均值误差较小,方差误差较大,故求得的设计用值有一定的误差.

关键词: 布氏硬度 , 抗拉强度 , 35CrMoV钢 , 设计用值 , 概率分布

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板压缩用值

杨旭 , 何为 , 韩涛 , 王进

复合材料学报

为评估航空结构中常用的T300级和T800级2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冲击后压缩用值,对2种材料体系下具有不同厚度及铺层的层板进行了低速冲击和冲击后压缩试验;讨论了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损伤面积及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厚度、铺层、表面防护等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重点关注了2种材料体系下各组层板的目视勉强可见冲击损伤(BVID)形成条件以及含BVID层板的剩余强度.结果表明:厚度及铺层对层板的凹坑深度-冲击能量关系影响较大,而对冲击后压缩强度-凹坑深度及冲击后压缩破坏应变-凹坑深度关系影响较小,且在相同铺层比例下,BVID对应的冲击能量随厚度近似呈线性增长.X850层板的损伤阻抗性能明显优于CCF300/5228层板的,但二者损伤容限性能相当.加铜网、涂漆等表面处理显著提高了层板的损伤阻抗,但对损伤容限性能影响不大;在损伤不超过BVID时,所有CCF300/5228试件的压缩破坏应变均大于4 000με,而X850材料体系下压缩破坏应变均在3 000με之上.

关键词: 压缩用值 , 低速冲击 , 冲击后压缩 , 目视勉强可见冲击损伤 , 凹坑深度 , 表面防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