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五喜
,
刘有智
,
张芳
,
李裕
,
郭雨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4.016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胶溶剂种类及用量、蒸发时间、老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最终溶胶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在确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一个因素,来考察单个因素对溶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的实验研究,找到了制备稳定透明的勃姆石溶胶的优化参数,其最优参数为:水解温度85℃,n(H+)/n(Al3+)=0.14:1,n(H2O)/n(Al3+)=140:1,蒸发时间3 h,老化温度90℃,老化时间4 h.
关键词:
氯化铝
,
溶胶-凝胶法
,
勃姆石溶胶
,
陶瓷膜
章德玉
,
刘有智
,
谢五喜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2.007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微滤α-Al2O3支撑体上制备了γ-Al2O3超滤膜.考察了聚乙烯醇(PVA)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气体和液体渗透和截留分子量等实验方法,对所制备的不对称超滤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氧化铝超滤膜,表面无裂纹和针孔等缺陷产生,孔径分布窄,平均孔径为8 nm左右,气体和液体渗透性稳定,对分子量约为6 000的PEG截留率为90%.
关键词:
氯化铝
,
溶胶-凝胶法
,
γ-Al2O3超滤膜
,
制备
,
表征
赵雪淞
,
石倩倩
,
李彩霞
,
张孝松
硅酸盐通报
氧化亚铁微螺菌和喜温嗜酸硫杆菌是浸矿细菌的一种两种常见的浸矿细菌,为了测定重金属镍离子对它们活性的影响,设置了不同浓度镍离子的摇瓶实验,在温度为45℃,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开展实验.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在小于2g/L时,氧化亚铁微螺菌和喜温嗜酸硫杆菌的活性不受影响;镍离子浓度在4 g/L时,细菌的活性受到影响,活性降低,但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还可以继续生长;镍离子浓度大于8g/L时,细菌几乎不生长.
关键词:
氧化亚铁微螺菌
,
喜温嗜酸硫杆菌
,
活性
,
镍离子
丁建南
,
朱若林
,
康健
,
张成桂
,
吴学玲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自云南酸性热泉水样中分离出一株中度嗜热硫氧化菌YN12.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证明,该菌株归属于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重金属抗性实验表明,YN12菌株对3CdSO4-8H2O具有超强抗性,其最高初始Cd2+耐受浓度达4.8 g/L.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3CdSO4-8H2O浓度,其最终Cd2+耐受浓度可达31.5 g /L(相当于3CdSO4-8H2O 210 g/L).在该最终Cd2+耐受浓度下,经过连续3代的适应性生长,YN12菌株的生长速度和硫氧化活性均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关键词:
喜温嗜酸硫杆菌
,
YN12菌株
,
镉抗性
,
最高耐受浓度
杨惠琳
,
侯丽琰
,
焦光联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5.018
采用明胶含量为6.7%,电导率为3 620μS/cm的五道明胶溶液作为试验对象,应用平板式超滤试验装置进行了脱盐试验.探讨了明胶生产过程中第五道胶液超滤脱盐的可行性及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以0.5~0.6 MPa为宜;运转液温度宜保持在40~45℃.超滤脱盐采用在运转过程中逐渐加入洗脱水,使明胶溶液中的盐分随水透过超滤膜,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加入和透过的洗脱水达到原液的3.5倍时,明胶溶液的电导率降低至350μS/cm,达到了脱盐要求.
关键词:
明胶
,
脱盐
,
超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