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70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我国超硬材料制品及工艺的发展趋势

朱永伟 , 张新明 , 贺德胜 ,

材料导报

简要地描述了我国超硬材料制品的现状,通过对发达国家超硬材料的发展历程和国际上超硬材料制品发展的热点的观察,认为真空烧结、磨粒制粒化等工艺将被广泛使用,PCD、PCBN及其制品、专业锯片等产品在2l世纪初前景看好.

关键词: 超硬材料制品 , 金刚石 , 立方氮化硼 , 中国

金刚石表面镀钛对金刚石锯片性能的影响

朱永伟 , 张新明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金刚石表面镀钛与否对Co基和Cu-Sn基胎体抗弯强度、 金刚石锯片切割性能的对比研究表明, 金刚石表面镀钛可提高金刚石工具的寿命及切割效率。 采用扫描电镜对抗弯强度试验样品断面和使用过的锯片刀头的观察分析, 确立了镀钛层与不同胎体的结合类型。

关键词: 金刚石表面镀钛 , 工具寿命 , 切割效率

非偏振叠加传播及散射势获取的相关讨论

张明辉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6.004

经典的Stokes理论认为非偏振叠加仍为非偏振.以高斯-尔模光束为示例,表明光场在自由传播的过程中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并以此为例,展示Stokes理论的可叠加性原理在描述场传播过程中的本地行为和全局行为上是有区别的.作为应用示例,讨论了一个与大气和生物组织相关的散射势获取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部分相干 , 部分偏振 , 自由传播 , 散射势

浅析珠漆的珠效果

郎允祥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1.05.006

根据配色原理,介绍了云母系珠颜料的显色效果,并通过试验比较了珠颜料在不同底色漆中的显色效果。讨论了影响珠漆珠效果的因素,以及提高珠漆珠效果和遮盖力的途径。

关键词: , 配色 , 颜料 , 显色效果

水热制备掺锑纳米TiO2及其活性抑制研究

丘永樑 , 陈洪龄 ,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在200℃,6h条件下水热制备两种掺锑二氧化钛,Sb2O3:TiO2介于0-0.35mol%.第一种以二氧化钛和SbCl3为原料;第二种以偏钛酸和SbCl3为原料.用XRD、SEM、EDS、TG、IR表征样品,乐公式估算晶粒直径.EDS检测到Sb2O3的存在,XRD检测表明掺锑TiO2均为锐钛型.锑的掺入可有效抑制第二种掺锑二氧化钛晶粒的长大.通过罗丹明B的光降解,表明两种掺锑纳米TiO2活性均得到有效抑制.以偏钛酸为原料制得的掺锑TiO2活性低于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得的掺锑TiO2.当Sb2O3:TiO2为0.21%时,掺锑二氧化钛活性最低.

关键词: 水热法 , Sb2O3 , TiO2 , photocatalysis , rhodamine B

水热制备掺锑纳米TiO2及其活性抑制研究

丘永樑 , 陈洪龄 ,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3.011

在200℃,6h条件下水热制备两种掺锑二氧化钛,Sb2O3:TiO2介于0~0.35mol%.第一种以二氧化钛和SbCl3为原料;第二种以偏钛酸和SbCl3为原料.用XRD、SEM、EDS、TG、IR表征样品,乐公式估算晶粒直径.EDS检测到Sb2O3的存在,XRD检测表明掺锑TiO2均为锐钛型.锑的掺入可有效抑制第二种掺锑二氧化钛晶粒的长大.通过罗丹明B的光降解,表明两种掺锑纳米TiO2活性均得到有效抑制.以偏钛酸为原料制得的掺锑TiO2的活性低于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得的掺锑TiO2.当Sb2O3:TiO2为0.21%时,掺锑二氧化钛活性最低.

关键词: 水热法 , 三氧化二锑 , 二氧化钛 , 光催化 , 罗丹明B

隔离器及其相关的磁材料

张溪文 , 董博 , 洪炜 , 娄骁 , 张守业 ,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2.03.035

本文简要介绍了磁隔离器的理论、结构和分类,并提出了该器件今后发展的几个问题,最后介绍了几种磁材料.

关键词: 隔离器 , 材料 , 法拉第旋转角 , 薄膜

复合导层液晶阀的研究

于永红 , 杜丕一 , 王瑞春 , 韩高荣 , 翁文剑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3.03.014

介绍了一种具有柱状结构的a-Si:H/nc-Si复合导层的液晶阀,复合导层是通过热蒸发和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沉积方法,采用Al诱导a-Si:H制成的.经过测试,这种柱状结构薄膜具有电导各向异性,其横向电导率小于纵向电导率.用这种薄膜制成的液晶阀其分辨率达到500lp/inch.

关键词: 液晶 , 柱状结构 , a-Si:H/nc-Si复合薄膜 , 导层

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林秋宁 , 杨云龙 , 方倩 , 包春燕 , 朱麟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4.01.003

控技术具有非物理接触和时空分辨等优势.扳机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响应分子,它具有激活、剪切和释放三大基本功能,是构筑控材料的核心元件之一.随着控技术的应用(尤其在生命领域)不断拓展,对光响应分子特别是扳机分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重点介绍了典型的扳机分子的种类、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近年来扳机分子在生物和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扳机 , 香豆素 , , 剪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7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