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电子轰击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烟草中农药残留

司晓喜 , 朱瑞芝 , 张凤梅 , 陆舍铭 , 朱丽 , 冷思漩 , , 刘春波 , 刘志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3010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GC-TOF MS)技术在负化学电离( NCI)源和电子轰击电离( EI)源两种模式下测定烟草中2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烟叶样品于100℃下用二氯甲烷-正己烷(3∶1,v/v)混合溶剂微波萃取10 min,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检测分析。在NCI源和EI源质谱模式下,24种农药的线性关系均良好( r2﹥0.9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8.6%和9.1%,定量限分别为0.3~6.9μg/kg 和10.2~44.9μ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5.2%~94.8%和75.0%~95.1%。比较两种离子源模式下的色谱图和质谱图,NCI源模式较 EI源模式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基质干扰小、图谱简单易于解析,检出限低一个数量级以上,在分析低含量、复杂基质的样品时更具优势。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 负化学电离 , 电子轰击电离 , 农药 , 烟草

Pd-Cr合金高温应变材料

郭锦新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1999.01.002

运用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微区分析、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Pd-Cr合金的加工工艺、性能、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快冷成型工艺,获得了结晶状态和加工性能良好的合金铸锭.同时,通过表面分析技术,对合金的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由中国昆明贵金属所提供丝材,美国宇航局刘易斯研究中心研制的800℃温度补偿应变计,在世界同类产品中为者.

关键词: Pd-Cr合金 , 应变材料 , 温度补偿应变计

二极管激光器阵列微通道冷却实验研究

李志刚 , 淮秀兰 , 陶毓伽 , 王立

工程热物理学报

5 W/cm2的界面热流密度.实验结果还验证了Shah和London提出的表观阻力系数关联式、用于预测平均努尔数的Sieder-Tate关联式以及Shah&London关联式.

关键词: 微通道 , 流动阻力 , 传热特性 , 激光器热管理

流体在微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胥蕊娜 , 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空气流过烧结微多孔介质内部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颗粒直径下对流换热努尔特数随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为200~40μm时,实验得到的对流换热努尔特数与已有研究结果符合很好;当颗粒直径为20μm和10 μm时,实验结果略小于已有研究结果,说明空气在微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换热需要考虑微尺度效应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微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努尔特数与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并提出了考虑努森数的修正关联式.

关键词: 微多孔介质 , 实验研究 , 对流换热 , 微尺度效应

微小尺度下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杨德伟 , 黄善波 , 林日亿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直接电加热法对平均为101 μm、403 μm及801 μm的铜丝进行加热,使用高精度电阻仪测量电加热前及电加热后的铜丝的电阻值,根据温度与金属电阻之间的关系能够相当精确的测量整个铜丝电加热后的平均温度值.电加热时的电压及电流也同时被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实验得到的努尔特数与经典的准则关联式得到的努尔特数随着外径的减小,其偏差越来越大,最大偏差超过50%.

关键词: 微尺度换热 , 细铜丝 , 电阻 , 尔特数

路用木质纤维性能研究

徐静 , 赵永利 , 刘加平

材料导报

采用了德国JRS、国产某BH及新型絮状木质纤维,通过伦堡沥青析漏、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水稳定性、渗水系数及构造深度等试验,研究木质纤维性能对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易于分散、低含水率、高吸油率、惰性大、动弹模高的木质纤维有利于增强SMA的路用性能.

关键词: 木质纤维 , 沥青混凝土 ,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聚酯纤维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影响

张岭岭 , 吴金荣

硅酸盐通报

伦堡析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聚酯纤维掺量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随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纤维掺量为0.4%时,其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的减少效果最明显,为最佳纤维掺量.

关键词: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 聚酯纤维 , 伦堡析漏试验 , 最佳沥青用量

悬浮态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理论与技术创国际领先水平

钢铁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徐德龙院士团队发明的“悬浮态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理论与技术”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克昌担任组长、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工艺多项指标达到新型干法技术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国际领先水平 , 干法技术 , 分解理论 , 高固气比 , 悬浮态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预热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