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36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E,E-1-(3'-吲哚基)-5-取代苯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孙纲春 , 常俊标 , 陈荣峰 , , 程桂芳 , 王流芳 , 何娟 , 王利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7.003

合成了9个E,E-1-(3-吲哚基)-5-取代苯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通过MS、1H NMR、UV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化合物对小鼠耳部巴豆油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吲哚 , 戊二烯酮化合物 , 合成 , 抗炎活性

等离子喷涂钼基非-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樊自拴 , 孙冬柏 , 俞宏英 , 李辉勤 , 孟惠民 , 王旭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2.022

一种多元素钼基非-纳米合金粉末(含C、Si、B、Cr、Fe、Ni、Mo等)作为喷涂材料,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分析测量涂层的组织和性能,并用乐公式计算晶粒尺寸.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涂层含有非和纳米,颗粒尺寸为10~50nm;这种非纳米复合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高达1055HV和214.40GPa.

关键词: 钼基合金 , -纳米 , 等离子喷涂 , 组织与性能

FeCoNbSiBCu大块非合金的热稳定性与化过程研究

贾元智 , 魏尊杰 , 马明臻 , 曾松岩 , 王文魁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6.009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了(Fe36Co36Nb4Si4.8B19.2)100-xCux(x=0, 0.5, 0.6, 0.7)大块非合金的热稳定性及其化过程.结果表明,微量Cu显著改变了Fe36Co36Nb4Si4.8B19.2大块非合金的化过程,无铜合金表现出单一尖锐化峰,而含铜量原子分数为0.5%,0.6%和0.7%的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Cu的加入提高了非合金纳米析出相的热稳定性.原位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FeCoNbSiBCu大块非合金初始化相为bcc-FeCo并于930K转变为bcc-Co7Fe3相.Cu添加后bcc-Co7Fe3的化表观激活能由460.41kJ/mol升高至545.69kJ/mol.用乐公式计算样品在840K保温17.5min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2.3nm.

关键词: 大块非 , 热稳定性 , , 晶粒尺寸

Mn∶ZnS 胶体纳米的结构及光谱性质研究

卓瑞双 , 瑞士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7.008

利用一种绿色的合成工艺,采用巯基乙酸作为配体,在水溶液中成功合成了水溶性的 Mn∶ZnS 纳米,并研究了掺杂浓度对 Mn∶ZnS 纳米的结构及光谱性质的影响.XRD 结果表明,合成的 Mn∶ZnS纳米呈立方闪锌矿结构,通过乐公式估算的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1 nm;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产物的晶胞参数逐渐减小,表明 Mn 离子已经掺入到ZnS 纳米中,该发现与 EDX 结果相吻合.FT-IR 光谱发现,配体巯基乙酸成功包覆在纳米的表面.Ra-man 图谱进一步证实,Mn∶ZnS 纳米为立方闪锌矿结构.UV-Vis 吸收谱表明,不同掺杂浓度 Mn∶ZnS纳米的吸收峰均随粒径的减小向短波长方向移动,通过吸收峰计算的纳米平均粒径为2.3 nm.

关键词: 化学合成 , 掺杂纳米 , ZnS , 结构性质 , 光谱性质

沉淀法制备ZnS:Cr纳米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李丽华 , 瑞士 , 刘凌云 , 肖定全 , 朱建国

功能材料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nS及不同掺杂浓度的ZnS:Cr纳米.利用XRD和TEM对纳米物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nS和ZnS:Cr纳米均为立方闪锌矿结构,利用乐公式估算ZnS和ZnS:Cr纳米平均粒径分别为2.1和2.2nm.TEM观察到纳米近似为球形,平均粒度为3nm左右,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且分布均匀.荧光光谱(PL)表明,纳米在420、440和495nm处有发射谱带,前两者被认为是S空位深陷阱发光,后者被认为是表面态或中心辐射复合发光.

关键词: 沉淀法 , ZnS , Cr , 纳米 , 荧光光谱

NiTiO3纳米的溶胶-凝胶制备工艺研究

郝品 , 黄剑锋 , 曹丽云 , 吴建鹏 , 贺海燕

人工晶体学报

以无机镍盐和钛酸四丁酯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TiO3纳米.采用X射线衍射(XRD)、综合热分析仪(DSC/TG)以及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纳米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研究了不同镍源、后处理温度对钛酸镍纳米相组成以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镍为起始原料更易获得单一物相的NiTiO3纳米;以硝酸镍为原料,乙醇为溶剂,n(柠檬酸):n(Ni2++Ti4+)=1:1,后处理温度为700 ℃为制备NiTiO3纳米的最佳工艺条件.由乐公式推算得出NiTiO3晶粒生长符合Brook关系式,计算得到晶粒生长活化能为Ea=43.07 kJ/mol.

关键词: NiTiO3 , 溶胶-凝胶法 , 纳米

SPS制备纳米Bi0.75Er0.25O1.5固体电解质

李榕 , 甄强 , 袁强 , 鲁雄刚

功能材料

以分析纯Bi2O3和Er2O3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合成Bi和Er的氢氧化物前驱体,并对共沉淀的pH值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前驱体在500℃焙烧3h后得到Bi0.75Er0.25O1.5的纳米粉体,高温XRD结果表明该粉体主要为β相,乐公式计算平均晶粒尺寸为10nm,并且随温度升高在650℃转变为δ相.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了SPS下烧结Bi0.75Er0.25O1.5陶瓷适宜的温度和氧分压条件,最后在测试温度为500℃保温1min得到了相对密度达到96%的δ相纳米的Bi0.75Er0.25O1.5陶瓷,平均晶粒尺寸为18nm.

关键词: 反向滴定共沉淀 , 纳米Bi0.75Er0.25O1.5 , SPS , 相转变 , 优势区图

Q235钢表面双脉冲电沉积纳米光亮锌层的耐蚀性能

牛香全 , 葛文 , 屈新鑫 , 张飞霞

材料保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脉冲镀锌层的性能,采用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在Q235钢表面电镀纳米光亮锌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锌镀层的相结构、择优晶面取向和表面形貌,并用乐公式计算了锌镀层的晶粒尺寸;通过极化曲线测试了锌镀层的耐蚀性;研究了光亮剂浓度、硫酸铈用量对锌镀层晶粒尺寸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镀层均为直系六方结构,主要晶面取向为(100),(101)和(110);随光亮剂浓度的增加,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耐蚀性先增大后减小,光亮剂浓度为16 mL/L时,镀层耐蚀性最好;随镀液中硫酸铈浓度的增加,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整体变化不大,镀层的耐蚀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0.4 g/L时最好.

关键词: 双脉冲电沉积 , 纳米光亮锌镀层 , 耐蚀性

燃烧合成法制备氮掺杂粉色氧化锌纳米

吴佳卿 , 郑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1277

以尿素为燃料, 表面活性剂为助燃剂, 硝酸锌为锌源, 通过燃烧合成法快速制备出氮掺杂粉色ZnO纳米. 研究了煅烧温度、物料配比对所制产品性能的影响. 采用FTI、RSEM、XRD、XPS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利用热力学公式对理论绝热燃烧火焰温度进行了计算. 实验结果表明: 在微量助燃剂作用下, 当燃料与物料摩尔比为4.920,煅烧温度为800℃,Zn(NO3)2·6H2O水溶液的浓度为60g/L时所得到的粉体综合性能最好, 根据乐公式计算的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30nm, 相与标准立方相ZnO衍射峰完全一致, 没有其他杂相出现, 颜色为均匀的粉色. XPS测试分析表明粉体中氮掺杂量为1.02%时, 具有较好的紫外屏蔽性.

关键词: 燃烧合成法 , zinc oxide nanocrystalline , pink , nitrogen-doped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3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